APP下载

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措施

2016-04-05季梅景杜一新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竹园景宁两用

季梅景 ,杜一新

(1.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农技站,浙江 景宁 323500;2.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浙江 景宁 323500)



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措施

季梅景1,杜一新2

(1.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农技站,浙江 景宁 323500;2.浙江省景宁县农业局,浙江 景宁 323500)

摘要:景宁县东坑镇是我县重要的竹笋两用基地, 竹笋两用林是高产高效竹林。既然是高效产岀, 必然从土壤中带走相比传统竹用更多的营养成分, 如果仅凭土壤的自然肥力, 其养分供应将难以为继, 因此, 对竹笋两用林的地力培肥更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前我镇绝大多数竹农对竹笋两用林的地力培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方法措施上无所适从,为图方便,仅有部分竹农于冬季施用化肥补充营养,难免引起地力衰退和养分失衡,进而影响产岀效益。有鉴于此,笔者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结合考虑有机肥源的禀赋条件,试就我镇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提出一些建议措施,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竹笋两用林; 地力培肥; 措施

东坑镇地处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部山区, 是景宁县毛竹林面积较大且较为集中连片的重点产竹乡镇之一, 现有毛竹林面积2533.33余hm2, 其中有竹笋两用林560余hm2。 众所周知, 竹笋两用林是高效高产竹林, 在抚育管理上如果仍沿用传统的竹用林施肥管理方法, 势必难以满足其高产高效出产的养分所需, 随着时间的延续, 不仅难以实现高产高效产岀, 甚至会引起竹林衰败, 有失于竹笋两用林基地建设的初衷。 故此, 对竹笋两用的地力培肥和施肥管理相比于传统的竹用专用林更显得尤为重要。而我镇多数竹农对竹笋两用林的地力培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缺芝积极有效的措施, 仅凭土壤自然肥力供应竹林养分,最多只在冬季施用一些复合肥等化学肥料, 不仅难以满足高效产岀的养分所需, 更不利土壤地力培肥,容易引起地力衰退,影响产岀效益。有鉴于此,为了有效提高竹笋两用林的土壤基础肥力,以现实既可相应降低施肥成本投入,又能实现高效产岀的目的,笔者在借鉴其他经济林园地力培肥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生产现实,试就我镇竹笋两用林地力培肥措施作—浅述,以期为生产上提供参考。

1 改良生产条件

相对竹用林而言,竹笋两用的立地条件要好—些,但由于我镇地处山区,山峰林立,山体破碎,加之农户的经济条件并不殷实,在林区道路、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显得比较滞后,给有机肥、农业废弃物的投入使用、产业协调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今后应借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竹笋两用丰产林项目建设的良好机遇,通过整合项目资金,发挥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聚集民间资金,招商引资兴办经济联合体等途径,加大投入,改良生产设施条件,为加强林地管理,实现种养结合,协调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2充分利用有机肥资源

积极扩大使用有机肥,增加对土壤中有机肥的投入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进土壤对水分的吸纳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培肥土壤基础肥力,保持林地常青,还可平衡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供应,避免单—施用化学肥料缺素问题的发生,减少化肥用量的和施肥成本,减轻因偏施化学肥料而加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将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1]。我镇地处边远山区,有机肥源较为丰富,常年有食用菌废弃菌棒近1840t;可供过腹还田、堆肥、直接还田的作物秸秆6470余t;有6万余头(羽)畜禽粪便的上好有机肥源可资利用,而当前绝大多数农户为了贪图方便,在生产过程中偏向于对化肥的使用,使上述这些上好的有机肥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大多是被废弃于自然环境中,这不仅造成了可用资源的浪费,还加重加了对环境的污染。对此,今后应加强竹笋两用道路交通建设,对这此可资利用的有机肥源加以充分利用,有效发挥资源的应有效益,达到物尽所用,洁净生产,高效产出之目的[2]。

3实行竹园生草栽培

在竹笋两用林内实行生草栽培,不失为优化竹园生境,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今后我们可将竹林密度调整在150~200株/666.7hm2之间,并对竹株进行适当的钩梢整枝,对分枝过低的竹株于新竹抽枝后展叶前,用带钩竹竿钩掉竹秆下部4~6盘枝条;于9月下旬至12月将新竹下部钩去竹冠全长1/3的枝条,以利增加园内透光,适当增加地表受光率[3]。在园内清除树桩、石块、高大恶性杂草后,结合竹园翻耕松土,间作套种白三叶草、黑麦草、麦冬、商陆等较为耐阴、耐瘠、抗旱的矮生草本植物,或者在园内有意向地培植留养诸如二月兰、败酱草、夏至草、蓬垒、马齿苋、霍香荊等原生地低生杂草,力避寸草不留的“光秃”性除草,更应禁止草甘膦等药剂除草不良行为的延续,以增加地表覆盖率,优化竹园生境,增进空间异质,提高生物多样;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蓄水抗旱能力,并以其杂草生长,养分自然回归培肥地力,或为发展林下畜禽生态养殖提供食源,有效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安全,节本增效的可持续农业发展。

4推行竹园生态养殖

实行竹园林下生态养殖是随着人们生态理念的提升和生态效益农业的发展,为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优化竹园生境,提高土壤肥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林、畜产品品味和单位产岀效益的—种生态种养模式。目前这一生态种养模式己在各悄然兴起,针对于以林为主的山区而言,更显示出其优越性。根据我镇竹笋两用林的生产现实和食品多样化需求,以及农户间科技水平、传统习俗的差异,不可采取单—的种养模式,应因地、因人而宜作出合理的选择配置。在交通方便,水源条件较好的缓坡地处,农户经济基础好,科技意识强的可以尝试选址建立适度规模的养猪、养兔场,实行猪(兔)-沼-竹生态种养,或搭建鸡、鹅棚舍,实行园内放养;对于交通管理不便,水源条件差的陡坡或坡顶地处,可在缓坡处搭建棚舍,发展活动能力强、野生性強,善于爬坡的山羊养殖,以便管理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行竹园林下养殖,即通过采取适当控制竹林留养密度、钩梢整枝,适当增进林地透光,套播白三叶草、黑麦草或意向留养矮生杂草等措施,—方面可以为畜禽养殖添补饲料来源,扩展畜禽活动区域,增进畜禽产品风味,节省舍养便处理成本,有效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降低饲养成本;另一方面可利用畜禽排泄物肥地,尽可能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因过多依赖化肥使用的不利影响,并能有效降低人为施肥的成本投入,以实现省力化种养,资源循环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岀效益的多赢目标[4],为生态效益农业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添加新的内容。

5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

当前,以畜禽粪便为原料的商品有机肥产业在浙江大地己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省政府为了加快商品有机肥的推广应用步伐,专门发文岀台了扶持政策,我们应把握这一难得的良好机遇,充分发挥政策优势,通过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阐述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的作用意义,树立典型示范样板等途径,以激励农民朋友大力推广使用养分含量齐全,使用方便,有利于环保和土壤地力培肥的商品有机肥,以克服山高坡陡,交通不便给施用低养分含量农家有机肥的不便,消减长期单—使用化学肥的不良影响,或只顾索取自然地力,不顾及地力培肥的不良陋习的延续,将我镇竹笋两用林基地建设不断推向新的层面。

6结语

在竹笋两用林基地建设实践中,为使产业基地得以持续健康发展,应拚弃为了贪图方便,肆意索取,就竹论竹单一化作业的不良行为,以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论为指导,树立资源循环高效利用,生态安全的思维理念,避化学农业之短,扬生态循环农业之长;弃示意索取之蔽,扬地力常青可持续利用之长,将生态循环农业良好传统农作措施与现代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生产设施改良融为一体,以支撑我镇竹笋两用基地建设这—颇具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主导产业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杜一新, 梁碧元. 我国化肥使用现状与减轻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07,(20):53,55.

[2]陈传科, 李丽伟, 杜一新, 等. 板栗园地力培肥途径探索[J]. 上海农业科技,2012,(6):121-122.

[3]浙江效益农业百科全书[M].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岀版社,2004.

[4]石家成, 杜—新, 李丽伟, 等. 景宁县发展生态绿色畜牧经济效益简评[J]. 农业与技术,2013,33(4);163-164.

收稿日期:2016-05-06

作者简介:季梅景(1985-), 女, 浙江景宁人, 农业技术员, 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竹园景宁两用
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为侨服务呈现新局面
晴雨天两用鞋
融合上下文的残差门卷积实体抽取
景宁县畲乡草鱼塘国家森林公园景宁木兰资源调查与保护
药食两用说食姜
景观规划设计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景宁金钟雪梨种质资源调查与后续利用探讨
景宁县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
贵州大竹园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综采工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