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探索

2016-04-05何树林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两系探索高产

何树林

(四川省岳池县大佛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 岳池 638300)



两系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探索

何树林

(四川省岳池县大佛农业技术推广站,四川 岳池 638300)

摘要:近年来,三系杂交水稻在川东丘陵地区开展创高产栽培, 但受到自身特点以及气温、光照、降雨等多种气候因素的制约,产量水平提升幅度不大。而选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的两系超级杂交水稻种,配合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对水稻创建750kg/667m2以上的产量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两系;水稻;高产;探索

目前,川东丘陵地区水稻主要种植品种在实际生产中的种植密度,远远达不到高产所需要的密度,导致产量都在550kg/667m2左右徘徊。特别是近年来因气候变化较大,水稻移栽后的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 ,雨日多,空气湿度大,导致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逐年加重。因此,目前大面积种植的三系杂交水稻,已严重制约了本地区水稻产量上升的空间。而两系杂交水稻具有植株间通风透光好,株形紧凑,剑叶直立、窄、短、功能期长,分蘖力强,抗倒伏,耐高温,结实率高等优点,生产上容易达到高产目标所要求的基本苗和有效穗。所以,从2011年起,在开展三系杂交水稻高产创建的同时,选用部分抗性强、产量表现稳定的两系超级杂交水稻进行示范、推广,通过5年的生产实践,在两系超级杂交水稻产量上取得了较大突破,平均产量水平连续稳定超过三系杂交水稻200kg/667m2以上,最高产量达到812kg/667m2,最低为751kg/667m2,平均为761.5kg/667m2。 其具体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1选择高产、高抗、适应性广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近年来,两系超级杂交水稻审定和参加示范推广的品种较多,经示范表明,Y两优1号、Y两优5845、 深两优5814、晶两优华占等品种具有株形紧凑,剑叶直立、窄、短、功能期长,植株间通风透光好,分蘖力强,抗倒伏,抗高温,结实率高等优点,增产潜力大,高产田块产量都在750kg/667m2以上。因此,生产上应多选用高抗高产的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2科学施肥

两系超级杂交水稻由于基本苗、有效穗比普通三系杂交水稻增加50%左右,根据施肥原理, 结合我地实际,其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及微量元素肥料应该比普通三系杂交水稻施肥量增加30%~40%,同时应增加微量元素肥料用量。要使两系超级杂交水稻达到750kg/667m2以上的产量水平,配方施肥是基础,平衡施肥是关键。经示范证明,种植两系超级杂交水稻产量超过750kg/667m2的田块,在土壤肥力中等及以上的情况下,需要施总含量40%的水稻专用复合肥(氮22%,磷8%,钾10%)25~30kg/667m2,返青分蘖期还需要施用含氮量46%的尿素2kg/667m2,并施用2~3kg/667m2的硫酸锌, 这样才能满足750kg/667m2以上的高产水平所需要的大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肥料需求。

3合理密植

在多年的生产实际中。大多数普通三系杂交水稻的种植密度为都在0.8~1.2万窝/667m2,基本苗4~5万苗/667m2甚至更低,结实率基本保持在85%左右;而两系超级杂交水稻因株型紧凑、耐密植,结实率可达到95%以上。因此,将两系超级杂交水稻的种植密度提高到1.3~1.5万窝/667m2,基本苗达到6~7万苗/667m2,通过合理的农艺措施使有效穗达到16~18万穗/667m2甚至更高,是实现高产目标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4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草害

制约三系杂交水稻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种植密度不够,基本苗、有效穗达不到高产指标,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飞虱及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会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加重。而两系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完全可以有效解决三系杂交水稻的以上缺陷,因此,在两系超级杂交水稻的田间管理上,保持植株间的通风透光、降低病虫发生率是高产的基础。在实际生产上,我们采取的病、虫、草要防治措施是:选用基部粗扁,根系发达,分蘖5~6个,秧龄50~60d,无病虫危害以及整齐均匀的健壮秧苗, 在移栽后5~7d,用70% 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3g/667m2拌尿素4kg/667m2全田撒施,保持3~5cm浅水层4~5d,以防除稻田杂草;移栽后15~20d,用先正达产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8g/667m2加爱苗(30%苯甲.丙环唑)20g/667m2加75%三环唑 30g/667m2或75%丰登20g/667m2,对水30kg/667m2全田喷雾,防治第一代螟虫、稻蓟马、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等;水稻孕穗后期或抽穗初期,用先正达产福戈(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8g/667m2加爱苗(30%苯甲.丙环唑)20g/667m2加75%三环唑 30g/667m2或75%丰登20g/667m2,对水30kg/667m2全田喷雾,防治第二代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及其他水稻后期病虫害。通过5年的示范,实践证明这一套病虫草防治方案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生育期内各时段的病虫草害。成熟收获时秆青叶绿,剑叶功能期比其他同类品种长5d以上,无论机收或人工收获,掉落的稻粒极少,同时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发生率极低,褐色叶枯病、第二代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发生危害率在1%以下,为两系杂交水稻高产稳产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5后期管理不放松

在两系杂交水稻生长后期,要随时注意田间水分、养分供应及病虫害发生情况,保持田间孕穗及抽穗扬花期的浅水层,防止过早断水。对出现养分短缺的田块要及时补充养分,用尿素2~3kg/667m2,据苗情采用“凼凼”施肥法进行撒施。对出现氮肥施用过量的田块,可掌握在水稻抽穗5%~10%时用赤霉素晶体4g/667m2加高度白酒200g/667m2,充分溶解后对水60kg/667m2全田均匀喷雾,使水稻植株细胞拉长,增加株高,加大氮素等养分的消耗,促使水稻恢复正常生长。对出现病虫防治缺陷的田块,及时补施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轻水稻中后期病虫害对产量的不利影响。

6总结

两系杂交水稻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较具有一定的优点,以上所述的这一套栽培技术方案,在投入上增加60元/667m2,但产量增加200kg/667m2以上,实际增收450元/667m2以上,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收稿日期:2016-05-02

作者简介:何树林(1963-),男,汉族,四川省岳池县人,农艺师,长期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两系探索高产
神农传人
——农民邓祚荣曾绘的水稻“两系”育种神话图谱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我国两系杂交水稻选育进展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