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养殖户母猪生产力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2016-04-05刘发金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产仔数生产力科学技术

刘发金 吕 华

(云南省会泽县五星乡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02)

浅析基层养殖户母猪生产力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刘发金 吕 华

(云南省会泽县五星乡兽医站,云南会泽 654202)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的科学技术应用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基层养殖户也开始逐步利用全新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提升养殖水平。基层养殖户在母猪养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力低下的问题和现象。因此,本文就将针对基层养殖户母猪生产力低下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且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以期为相关的养殖者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和具体对策,进而提升我国基层养殖户的整体养殖水平,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基层养殖户;母猪;生产力低下;原因;策略

1 基层养殖户母猪生产力低下的具体原因分析

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基层养殖户在母猪饲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来看,造成母猪生产力低下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品种相对较差。母猪品种是母猪生产力高低的主要因素。现在,基层养殖户的母猪品种普遍还差,究其原因主要是优良母猪的价格太高,养殖户难以接受,以及在引种过程中一系列的麻烦,导致了大多养殖户随意选择,甚至就地取材。一些地方品种的母猪,自身的产仔数量相对较低,并且还会出现乱杂交、乱组合的现象,造成了产仔数量无法保障。

第二,在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饲料喂食。许多基层养殖户由于自身科学文化知识的匮乏,导致其本身对地方品种母猪的饮食习惯不够了解,加之其落后的思想观念,普遍认为母猪没有必要进行太好的喂食,这就会造成母猪的诸多元素摄取不足,所以在母猪生产之后,很容易出现众多疾病,这对于母猪自身的健康以及产仔数量,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第三,饲养户没有针对疫情和疾病进行把控,从而造成了母猪繁殖性能下降,进而出现产仔数量较少,幼崽质量偏低等问题,甚至还会存在死胎现象。另外许多疫病也会直接影响母猪的生产质量和水平。比较常见的疾病包括蓝耳病、猪瘟等。如果不能对其进行严格把控,势必会造成母猪生产质量的不断下降以及生产数量的不断减少。

第四,母猪生产力下降,往往还是因为受到养殖户错误饲养流程的影响。饲养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就需要其严格执行科学饲养的管理程序。比如因为配种时机把握不当,很容易造成产仔的数量降低;还有可能因为公猪的精液质量不高,这也会造成母猪无法顺利受孕。

第五,基层养殖户的养殖观念相对落后。尤其在农村地区,许多养殖户都属于小型规模的养殖户,所以其本身对养殖缺乏科学且完整的认识。加之许多地区养殖户存在一定的传统观念,所以对于一些全新的养殖知识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这样势必会造成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偏低。

2 针对上述原因的具体改进对策分析

2.1 选择品种相对较好的母猪

选种是养殖过程中绝对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这就需要养殖户精心进行品种选择,一定要选择品种较好的母猪,并且针对不同品种的母猪生活习性与喂食特点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例如针对一些地方品种的母猪,需要对其日常生活特点、饲料特点进行认识,这样才能确保在后续的配种和生产过程中,提升产仔数量,进而确保母猪的生产力可以提升到相对较高的水平。

2.2 严格按照相关的饲养标准进行喂料

母猪在一生的生长与繁殖过程当中,需要经历多个繁殖周期。并且由于系统的不同,造成不同的繁殖周期也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对营养有不同的需求,同时饲养的流程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需要相关的养殖户严格按照饲养标准和流程对母猪进行分阶段的饲养。尤其在母猪的正常生长时期、妊娠时期以及妊娠后期和哺乳期进行严格的饲养标准调控,这样才能确保母猪的产仔数量。

2.3 对疾病和疫情进行严格把控

疫情和疾病无疑是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关键性因素,所以,这就需要基层养殖户注重对疾病和疫情的全面控制,避免疫病对母猪产生影响。

首先,需要及时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疫苗接种的方式无疑是对疫情最好的控制手段之一,其可以有效对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一旦有严重的患病母猪,则应该进行淘汰,绝对不可以再次配种。

其次,则需要对母猪进行定期驱虫处理,这样可以确保母猪的身体健康。

2.4 严格按照饲养程序进行

针对母猪进行精细化管理,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母猪生产力。这是因为不同阶段的母猪,需要进行不同阶段的不同饲养,只有严格按照饲养流程和标准进行,才能改善这一现象。

首先,针对后备母猪进行全面培育,一般而言后备母猪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需要在其配种前的10d左右,每天喂食2~2.5kg混合全价料。如果青饲料相对充足,则可以每天喂食1~2kg新鲜的青饲料。

其次,需要对母猪初配年龄进行确定,针对不同的母猪不同的生理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初配年龄的选择以及初配体重的控制。一般而言,普遍的母猪都需要确保在8~10月的年龄,体重在100kg以上。在这之前存在发情现象的母猪是不可以进行配种的。

最后,需要针对配种时机进行选择。通过对母猪进行发情鉴定,从而为其进行相应的配种工作。在进行配种的时候,需要注重适时配种。也就是说,不同品种和年龄的母猪,其所选择的配种时间略有差别。

2.5 转变管理与饲养观念

观念对于养殖整体水平的影响很大,所以这就需要基层养殖户对从前的养殖理念进行转变,提高科学技术意识。养殖户需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所提供的培训资料,通过积极学习的方式,提升科学技术应用水平。同时还需要针对科学养殖知识进行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其自身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同感,最终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1] 饶翠英,刘永伍.基层养殖户母猪生产力低下的原因及解决策略分析[J].当代畜牧,2015,(29):25-26.

[2] 杨锦辉.基层养殖户母猪生产力低下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国畜牧业,2012,(13):69-71.

猜你喜欢

产仔数生产力科学技术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因素和解决措施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通过第1胎母猪的活产仔数预测母猪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