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畜共患病—猪水疱病的防治建议

2016-04-05冯雪云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水疱隐性典型

冯雪云

(山东省招远市齐山畜牧兽医站,山东招远 265414)

人畜共患病—猪水疱病的防治建议

冯雪云

(山东省招远市齐山畜牧兽医站,山东招远 265414)

猪水疱病为典型的人畜共患病,此病自然感染情况下,潜伏期在2~5d,甚至更长。根据病程长短,可细分为典型型、温和型、隐性型。致病病毒外界存活能力极强,被猪只感染后危害极大,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而且,在短时间内清除难度较大。由此,务必用多种措施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猪水疱病;防治;要点

1 流行特点

猪为唯一宿主,不同品系、性别、年龄,均有易感可能。

此病传染源为病猪、带菌猪、康复带毒猪,致病病毒排出体外,污染饲草、饮水、车辆、工具等等,为成为间接传染源。此病病毒主要经破损皮肤和宿主黏膜进行感染,孕猪感染有经胎盘传播感染的可能。此病四季流行,但是,冬春季节多发。这些年,随养猪规模的扩大,水疱病危害性大增,发病率尤高,严重制约生猪长势,影响养殖效益。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情况下,此病潜伏期2~5d,甚至更长。而在人工感染情况下,病程也就在1d左右。根据病程长短,可细分为典型型、温和型、隐性型。

2.1 典型型

病变症状以蹄冠部为典型,明显可见水疱症。早期感染病例,病变部位角质与皮肤融合,后期上皮组织苍白,渐显水肿,水疱渐大。随着病程的发生,水疱开始破溃,形成大的溃疡面。皮肤真皮暴露,显鲜红色。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例,蹄壳脱落。行走过程中,可严重损伤蹄部,导致行走困难。

不同猪种感染后,症状略显差异。母猪感染,病变集中在乳头、舌苔、鼻端等处,明显可见有水疱出现。仔猪感染,典型病变集中在鼻端。共同的典型症状,表现为: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生产性能降低。所有致感病例中,仔猪感染后致死率最高。而成年猪感染,无继发感染的情况下,病死率极低。

2.2 温和型

此病型感染病例最少,而且,表现临床症状更轻微。有水疱可见,就病程而言,隐蔽而 不宜被察觉,感染速度较为缓慢。

2.3 隐性型

较上述两种病型,隐性型病例危害最大。经调查证实:将1头隐性型病例与健康猪群混养一段时间后,同群中约有2头以上的猪感染,呈温和型病变。由此可见,隐性型病例排毒极大,有着很强的传染性。

此病型典型症状,在出现水疱后,有1~3%的猪只,同时伴发神经症状,神经系统紊乱,圈舍内不停转圈,用力撞击围栏。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例,甚至出现强直性痉挛。

3 病理变化

除口、蹄、鼻等部分发生水疱外,病猪其他组织难见肉眼病变。病猪内脏和组织最常见的显微镜病变包括弥漫性脑脊髓炎,脑内髓质部可见小血管外形成的淋巴细胞“管套”,并可见到化脓性脑膜炎,脑膜出现大量淋巴细胞。脑灰质和白质均可出现软化病灶。病毒接种后一天即可见到心肌病变,表现为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小坏死灶和坏死的肌细胞。也有人发现心内膜有炎性细胞浸润的变性和坏死灶。这些病变很可能是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和仔猪死亡率较高的原因。

4 类症鉴别

本病在症状上有明显的水疱、高热、仅有猪感染等特异性,较易诊断,但隐性传染则几乎不能从临床症状来判定。而且,口蹄疫、猪水疱病、猪水疱性口炎三者的综合症状极相似,很难区别,为了正确诊断只有通过实验室补体结合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来确诊。

(1)猪口蹄疫本病多发生于秋、冬、春严寒季节,常呈大流行。剖检心呈虎斑状,接种2日龄、7~9日龄乳鼠及乳兔均发病。

(2)猪水疱病猪只密集、调动频繁的猪场传播快,接种2日龄、7~9日龄乳鼠及乳兔,7~9日龄鼠不发病,其余发病。

(3)猪水疱性口炎有时腕前、跗前皮肤也出现水疱,水疱较大。用病料接种2日龄和7~9日龄乳鼠及乳兔均不发病。

5 防治措施

猪水疱病非致死率高的病症,但是,临诊期间极易与口蹄疫、水泡性口炎等混淆。同时,致病病毒外界存活能力极强,生猪规模养殖场一旦形成传染态势,很快能造成猪群批量感染,在短时间内清除难度较大。由此,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对降低此病感染率更具现实意义。

5.1 接种疫苗

接种防疫疫苗,为有效防控此病的关键。日常接种,用BEI水疱灭活苗,接种有效效力半年,90%以上的保护率,能更好预控此病的发生和蔓延。紧急接种,用猪水疱病高免血清和康复猪血清,具体用量0.1~0.3ml/kg,接种有效效力1年,90%以上的保护率。

5.2 消毒管理

注意卫生消毒管理,猪舍、运输工具、周边环境等等,无死角彻底消毒。建议几种消毒药剂轮换使用,漂白粉液、福尔马林液、过氧乙酸等等,皆有很好的消毒效果,轮换用药能避免耐药性的产生。病死猪尸体、残留粪便、场区垫料等等,严格无公害化处理,避免菌源的扩散蔓延。

5.3 饲喂管理

作为传染性疾病,此病防控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此,加强饲喂管理,为防病关键中的关键。主要自如下几方面着手:

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配比相应的日粮配方,确保补给全价日粮。同时,注意补充相应制剂,降低此病感染机率。改善猪场卫生条件,注意清洁干燥,控制饲喂密度,降低各类不良应激,营造适宜的长势环境。

5.4 中药疗法

大部分病猪不经治疗可自愈。为了缩短病程和防止继发感染,可用5~10%龙胆紫液等涂擦局部溃疡面。个别病情严重者,可肌肉注射抗生素。治疗用中草药治疗,有一定作用,验方如下:①藿香叶50g,石菖蒲叶25g,野菊花、板蓝根(全草)各100g,水煎服。②马兰、金银花、蒲公英各适量,煮沸喂猪,以预防本病。

[1] 殷卫.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治[J].畜禽业,2010,(3):76-77.

[2] 周吉.猪水疱病的综合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6):147.

[3] 彭红梅,郭彬,王晓峰,等.猪水疱病及其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138.

猜你喜欢

水疱隐性典型
用最典型的事写最有特点的人
四肢骨折后张力性水疱的处理方法
多项式求值题的典型解法
典型胰岛素瘤1例报道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拔罐起水疱是体湿吗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牛水疱性口炎的诊疗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