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溪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6-04-05李彦刚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兽医站畜牧兽医

李彦刚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华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华宁 652804)

华溪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李彦刚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华溪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华宁 652804)

畜禽疫病是危害畜牧业和畜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事关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畜禽防疫和疫病控制水平,建立健全畜禽疫情测报、监控、检疫体系,有效防止现有畜禽疫病和境外恶性传染病入侵,维护畜牧业的生产安全,确保畜禽产品生安全,保持畜牧业的优势地位和健康发展势头,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畜禽疫病;防控工作;问题;对策

1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

1.1 成立组织,签订责任,分片负责

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各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的华溪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在畜牧兽医站,负责具体事务并进行紧急防疫。在具体的行动上畜牧兽医站人员分片挂钩,每人负责3个村。镇政府与各村委会层层签订防控责任书,责任具体到各村委会。

1.2 完善队伍建设,强化人员配置

镇畜牧兽医站有人员编制4人,现有在岗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人。全镇6个行政村有基层防检员10人,其中享受财政补贴6人。基本做到镇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村有防检员的防疫体系。

1.3 基础设施配置及防疫物资储备情况

镇畜牧兽医站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设有疫苗冷藏设备1套,各村配有冷藏箱1个。镇畜牧兽医站储备各类疫苗0.7万ml,购置储备消毒药品80kg,基本具备开展强制免疫工作的条件。

2 存在问题

2.1 畜禽生产模式粗放,广大群众对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我镇养殖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遍及农村的个体养殖户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这些养殖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养殖技术落后,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饲养中滥用添加剂;出现了疫病意识淡薄,私自滥用药物治疗,不注意疫病预防的现象。更有甚者,法律意识淡薄,明知自己的畜(禽)群发生了严重的疫情,不但隐瞒不报,而且还将病畜偷偷处理,作价贱卖与不法商贩,致使疫情严重扩散。流行病学情况复杂,农村散养户泔水喂猪情况现象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新免疫的传染病,养殖户接受意识低,以各种借口拒绝免疫,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小型养殖场户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小型养殖场(户)消毒意识淡薄,消毒设施不齐备、消毒措施不健全,场、舍门口没有消毒池、垫,外来器具未经消毒进入饲养场所的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养殖场(户)每周仅消毒一次。粪便无害化处理措施不落实,许多养殖场(户)的畜禽粪便没有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普遍存在随意堆放现象。

2.2 防疫保障经费投入不足

畜牧兽医站动物防疫经费不足,交通工具紧缺,车辆燃油费、防控物资经费财政预算不足。除紧急防疫任务外,一般都没有动物防疫工作经费预算,村级防检人员工资太低,防疫设备设施的投入跟不上。

2.3 村级防疫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在全镇6个行政村都配有相对固定的村级防疫员,但由于年龄和文化水平的差异,防疫员的素质高低不一,直接影响了防控效果。而村级防疫员是畜牧生产一线工作人员,执行着国家动物强制免疫等相关任务,其政治素养、系统的业务能力、操作的熟练程度、相关法律认知度等直接关系到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效果。有的防疫员及民间兽医对于不了解的疫病还存在“以药看病”、“对症治疗”的情况,由于对病情的诊断不准确,延误了疫情的及时上报。

2.4 疫源复杂,易感动物带毒

近年来病毒变异加快、毒力不断增强、致死率不断提高、发病周期缩短的趋势,各种传染病混合感染,交叉感染。易感动物、康复动物带毒,病源传播隐患增大。

2.5 检疫检验监测手段落后、欠缺

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验检疫、动物疫情监测等基层检验监测水平滞后,使用的仪器设备落后或不全,检验监测对象覆盖面窄,部分检验监测数据分析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2.6 兽医执法体系不健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

畜牧兽医卫生执法人员虽然经过培训,但由于日常工作繁杂,疲于应对,加上日常执法时间不足,导致对相关法律条文理解不够透彻,执法依据不明确、不充分,执法宽度和深度不够,服务水平不足。产地检疫、动物流通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真正起到“以检促防、防监结合”的综合防控效果。法律法规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病死及死因不明动物处置办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不到位,不少养殖场户对以上法律法规根本不知晓,工作人员有的对法律法规不能融会贯通,在部分养殖场(户)从业人员心目中防疫工作的重要性还未认识到位。

2.7 养殖户的免疫缺乏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

无论散养还是规模养殖,科学的免疫程序对疫病是否发生起决定性作用。就当前养殖水平而言,华溪镇养殖户只有小部分是有科学文化的年轻人,养殖主体绝大部分是农村闲散劳动力,文化低、素质差、老龄化是这一群体的特点,加之国家强制免疫病种有限,受经济条件的影响,在养殖生产中动物免疫缺乏程序化、科学化。部分业主为节省经济开支,防止疫病传播等原因拒绝防疫员进入场区,动物免疫工作也在走自家操作趋势,加之近年来新的疫病不断出现,养殖场(户)由于信息不灵,自家防疫不到位、不彻底化的情况比较普遍地存在。

3 对策

畜禽疫病是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关键,为了保证华溪镇畜牧业健康、持续、稳步地发展,使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较大的提高,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促进华溪镇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传染病在动物间蔓延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做好动物基础免疫,使动物机体获得免疫抗体,变易感动物为非易感动物,就能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奠定良好基础。依靠和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级防疫机构,开展群众性防疫,相关部门密切配合。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有关畜禽防疫的政策法令、防疫规章制度、防疫计划。采取有主导环节的综合性防疫措施,查明和消灭传染源,截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提高畜禽对疫病的抵抗力。因时因地制宜,坚持反复防疫,集中力量歼灭疫病。平时的预防措施:采取“养、防、检、治”为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施。发生疫情时的扑灭措施:贯彻“早、快、严、小”的原则。

3.1 实施政府行为,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领导体系

树立动物防疫无小事的观念,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实现动物防疫由单纯的畜牧工作向社会性工作的转变。 畜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畜牧业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随着人畜共患病的逐年增加,重大动物疫病的危害不仅局限于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制约农民收入,而且上升为影响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问题。因此,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务院〔2001〕14号等相关文件规定,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对当地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镇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克服松懈麻痹思想,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层层建立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群防群控、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华溪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包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任务,强化工作责任。一是抓责任落实,确保部署到位。增强防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建立健全层层负责制。二是抓宣传培训,通过板报、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着重正面引导和宣传,并就村级防疫人员如何实施强制免疫和广大农户应主动接受免疫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宣传到位,为免疫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抓强制免疫,确保防疫密度。落实集中免疫与平时补防相结合的防疫制度,按照“四不漏”,即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要求,重点搞好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工作。四是抓疫情监测,确保信息畅通。按照“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的原则,实行防疫工作日报告制度。加强对辖区内规模场的监督检查,对病死畜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五是抓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到位。镇政府、镇畜牧兽医站成立工作组,深入村组检查指导,及时解决防疫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全力以赴做好防疫工作。

3.2 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强制免疫病种的免费动物防疫机制

一是政府设立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畜牧业,突破现有的养殖生产方式,按照总量控制、农牧结合、种养平衡原则,加快转变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等传统的养殖方式,着力抓大户、建基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逐步提高群众的畜禽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大力推进群防群控工作。以发展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为重点,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处、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原则,引导社会资金建设养殖小区或规模养殖,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改善防疫条件。二是建议由政府出钱建立强制免疫病种的免费防疫机制。面向千家万户的强制的收费免疫方式,既不利于全面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更不利于养殖户主动配合职能机构做好动物防疫工作。强制免疫时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只实施强制防疫而不向养殖户收费,所有防疫用工、物资全部由政府承担。

3.3 各级政府加大动物防疫的投入,确保动物防疫经费足额到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社会赋予给动物防疫工作的社会功能,各级动物防疫行政主管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工作要求。为了确保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发挥更大、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政府应随着工作要求的提高、工作量的增加、社会物价指数的上涨,增加对动物防疫的经费投入,以保证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3.4 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大了对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但也还有很多基础设施硬件水平与现代社会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使动物防疫新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受到很大制约,与社会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进一步加大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动物防疫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动物防条件,普遍提升基层防疫设施水平,以适应当代动物防疫的需要势在必行。

3.5 加快畜牧兽医技术支撑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畜牧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的职责不仅仅是开展春、秋两季防疫,同时要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控制和扑灭的措施落实;动物疫病防治技术的指导、培训;监管动物及其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环节以及与之相关的公共卫生行为;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疫病监测、普查、净化、疫情报告、防疫检疫统计报表;组织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等各项工作。因此,没有一支熟悉业务、专业化、职业化的专业技术队伍,很难高标准完成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建议:一是建议充实镇畜牧兽医站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二是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人员的专项培训,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快速提升镇畜牧兽医工作站科技人员及村级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建立一支人员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好的队伍。只有畜牧兽医科技人员的素质提高了,养殖户的生产发展才有更好的保障,传染病的控制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消费者才有更安全可靠的动物性食品源。

3.6 畜牧兽医站加大对疫病的防控

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积极的综合配套措施。降低疫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疫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畜牧业稳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保证。为此,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综合配套措施显得尤其重要。必须要求相关部门以及所有的从业人员树立牢固的防疫观念。当前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预防群发性疾病的发生,预防疾病的发生而不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进一步树立防重于治的观点,既要着重于集约化养殖场的疫病防治,也不能放松广大农村散养户的防疫工作。

3.7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兽医执法体。

树立以法制为中心的动物防疫观念,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宣传知识,增强全社会依法防疫的意识,实现由政府行为向以法制行为为中心的转变。兽医卫生执法机构要严格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依法处置,限制流通,坚决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有关法规,对健康畜禽进行强制免疫。增加检疫检验设施设备,提高检疫人员检疫水平,严格执行定点屠宰、严禁私屠乱宰,对畜禽肉品必须经畜牧兽医部门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动物肉品,绝不留情,一律按有关法规作无害化处理。

总之,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着重解决好先进的饲养方式与科学的管理和总体防疫水平低的主要矛盾。要使我镇的动物疫病防治达到一个新水平,适应养殖业的快速、稳定发展,需要各级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监督和协调;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畜禽养殖人员业务技能的提升;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养殖生态环境的有效控制;主要疫病的净化和扑灭;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卫生措施的落实等。

[1] 李启成,赵永邦,涂雪珍,等.浅谈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13,(3):16-18.

猜你喜欢

兽医站畜牧兽医
生猪防疫检疫与兽医站的监督管理策略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我是兽医志愿者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兽医改行搞发明
兽医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