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怎样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2016-04-05霍明飞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猪只养猪经济效益

霍明飞

(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牧业局,吉林梨树 136507)

农民怎样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霍明飞

(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牧业局,吉林梨树 136507)

近年来养猪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这些养猪生产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经济收入而如何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也就成为了农民最想了解的问题。

科学;养猪;效益

近年来养猪有了迅速的发展,养猪成为了大多数农民除种地以外增加收入的第一选择。而如何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也就成为了农民最想了解的问题。而要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就要采取合理的养猪模式、选择优良品种、做好防疫措施、科学配制饲料、实行科学饲养管理、适时出栏销售等一些综合措施。

1 规模化养殖

必须饲养瘦肉型猪,好的品种比本地猪生长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可提高经济效益10~12%。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如果饲喂配合饲料,瘦肉型猪生长速度最快时日增重可达0.75kg。如果自繁自养,仔猪出生后160d左右即可出栏。

2 选择优良品种

品种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首要条件,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猪的生产性能、饲料消耗量、饲养周期和料肉比等。选种要坚持“三化”养猪模式:公猪良种化,母猪二元化,育肥猪杂交一代化。

坚持饲养杂交一代猪,用良种公猪配当地土种母猪所生产的仔猪成为杂交一代猪,其生活力强,生长迅速,饲养效果好。

3 严格防疫制度

防疫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养殖户目前必须严格执行的一项制度,它直接决定经济效益。防疫的概念不要仅仅局限于免疫注射,而是应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防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综合性的防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选好场(区)址、建好场(区),布局合理,符合饲养场防疫条件要求;二是实行严格隔离消毒制度,切断疫病传播途径。三是根据本地区和本场(区)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操作规程进行免疫注射;四是定期监测猪群抗体水平,指导或修正免疫程序以及决定是否淘汰不合格猪只;五是规范消毒操作,切实杀死病原微生物。六是对粪便、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消灭传染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七是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发现重大动物疫情,应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尽快扑灭疫病。

还要搞好疾病防治。专业大户养猪一定要及时做好生猪预防和疾病治疗工作。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防疫和免疫程序,坚持做好春秋两季定期和不定期的防疫、驱虫工作并搞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防疫搞好了,可以降低猪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4 科学配制饲料

用配合饲料喂猪比随意用某些饲料喂猪有明显的许多优势,不但生长速度快得多,而且可以节省精饲料20%左右。用生饲料喂猪,生猪每增重1kg可节省精饲料0.2~0.5kg,生长也较快。饲养瘦肉型猪要喂干料或湿拌料。干料或湿拌料比汤料容易被猪消化吸收,符合猪的生理要求,也便于饲喂。

5 实行科学饲养管理

5.1 人员的管理

人员可分为场内人员和场外人员,猪场应尽可能拒绝场外人进入生产区,确实要进入的,应消毒、换衣、换鞋。场内生产人员应尽可能减少外出、串栏,有事外出归来也应沐浴、消毒、换衣、换鞋,条件允许的要净化2天,才能进入生产区。此外,猪场老板还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学习,让员工安心于场,积极工作。

5.2 猪只的管理

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只有不同的管理措施,大体上应注意:(1)合理分群,肉猪10~16头/栏,按大小、强弱、公母分群。(2)及时调教,转栏时对猪只进行采食、排泄、卧睡三定位调度。方法是在猪只进栏前,先将排粪尿区用尿或水泼湿,或放一点猪粪,猪进栏后,将全群赶到排泄区,让其做进栏后第一次排泄,个别猪不在指定区排的粪要及时铲除,一般看管2~3d可形成良好习惯。(3)搞好防疫与驱虫,保持猪只良好的健康状况。(4)按需供给新鲜饲料和充足清洁饮水。(5)创造适宜的环境,减少应激。(6)全进全出。

5.3 饲料的管理

饲料约占养猪成本的70%,是最具潜力可挖的,想降低饲料成本,须注意:一是使用全价饲料,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营养需求不同,配制饲料时应根据相应的饲料标准。二是采用质优价宜的饲料原料,在不影响猪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本地资源丰富或价钱较低的饲料原料。三是做好饲料仓贮,防雨、防鼠、防污染等,在初春至初夏,气温、湿度较高时,应添加防霉剂或缩短饲料贮存时间,贮存时间粉料不超过7d,颗粒料不超过14d(用抗氧化剂除外)。四是减少饲料浪费,要根据猪只的需要、体况、健康状况等投料。五是做好猪只的驱虫等保健工作,提高饲料利用率。

5.4 环境的管理

主要是搞好猪场内外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猪场粪污,对内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外尽量减少猪场对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6 适时出栏销售

一般生猪收购价上半年低于下半年,逢年过节猪价均会有不同程度的上扬。农户要根据饲养水平,计划好出栏时间,一般在3~4月,7~8月购猪饲养。当然更重要的是根据猪前期增重慢、中期增重快,后期增重又变慢的规律确定猪出栏时间,一般育肥猪饲养180~200d为宜,我国地方早熟品种体重达到80kg,培育品种体重达到90kg,杂交猪体重达到100~200kg,这时肉猪是最理想的出栏时间,省料肉质好,大大提高养猪效益。

7 小结

多年来,我国养猪业的发展是呈现波浪式的,周期长短段不一。分析多年猪价的波动,基本上是遵循“猪少价高,利大多养,猪多价低,利小少养”的轨迹变化的。为适应市场需要,抵御养猪生产的风险,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①开发饲料资源;②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商品猪质量;②加强基础建设,包括良种繁育体系和饲料工业体系、卫生防疫体系;④适度规模经营,加速产业化进程,开发深加工;⑤最好要能理顺猪粮比价,使养猪生产者有利可图。

[1] 霍之剑.浅谈科学养猪提高经济效益[J].新农村:黑龙江,2014,(12):214.

[2] 王宇,张宏民,关英.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2(1):120.

猜你喜欢

猪只养猪经济效益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养猪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