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平两亩桑 脱贫奔小康
——兴文县推进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与成效

2016-04-05艾泽远袁永辉

四川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兴文县蚕农蚕茧

艾泽远 曾 义 袁永辉

(兴文县农业局, 四川 兴文 644400)

基地建设

人平两亩桑 脱贫奔小康
——兴文县推进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的做法与成效

艾泽远 曾 义 袁永辉

(兴文县农业局, 四川 兴文 644400)

1 产业发展及产业扶贫情况

扶贫工作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兴文县自2014年以来,结合实施宜宾市20万亩蚕桑循环产业带建设,在周家镇、九丝城镇、共乐镇、五星镇等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蚕桑产业扶贫,按照“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模式,因户设计、因人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蚕桑产业已覆盖全县精准扶贫村22个,占57个精准扶贫村的38.6%,有2938户贫困户,12998人贫困人口栽桑,共栽桑16796亩,2015年贫困户养蚕收入2582.12万元,人均养蚕收入1986.55元。今年,1777户精准贫困户春、夏两季养蚕4638张,茧款收入837.53万元,人均养蚕收入1127.4元,贫困户全年人均养蚕收入将达2600元,其中470户精准贫困户依靠蚕桑产业人均收入可达4500元,实现脱贫。

2 主要经验

2.1 精心设计,科学规划

根据兴文县的实际及多年的蚕桑发展经验,我们进行了“人平两亩桑”模式设计,贫困户年初每人平均栽种优质嫁接桑两亩以上,配套建设养蚕设施设备,当年秋季、晚秋2亩桑养蚕1张,蚕茧收入可达1800元,加上间种等收入,蚕农综合收入是种粮收入2倍以上,第2年两亩桑养蚕3.5张,蚕茧收入5000~6000元,桑园综合利用开发还可增收3000元,总共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蚕农就可以实现脱贫,第3年桑树达到盛产期后每亩桑园综合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蚕农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完全实现致富奔小康目标。按照这一思路和模式,2015年按“高效、省力、生态、多元”的发展思路,我县先后组织编制了《兴文县十三·五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兴文县周家镇石屏村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兴文县九丝城镇新建村蚕桑产业发展规划》和《兴文县蚕桑产业扶贫实施方案》,制定2015年—2020年的蚕业发展及桑园综合开发进度计划,通过规划引领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和贫困村产业扶贫。2015年启动周家镇石屏村、九丝城镇新建村、共乐镇大沙村、五星镇大同村、毓秀苗族乡胜利村等5个村蚕桑产业扶贫工作。2016年起动麒麟苗族乡德应村、中和村、大坝苗族乡黄草坪村、古宋镇金凤村等4个村蚕桑产业扶贫工作。目前,蚕桑产业在这些贫困村已初见成效,深受群众的欢迎,在脱贫奔康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2 政府主导,企业牵头,政策扶持

各乡镇、村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包括产业发展在内的各项扶贫工作,贫困村确定蚕桑产业扶贫后,各级政府及农业(蚕桑)主管部门对各贫困户进行建档建卡,分析贫困原因,制定扶贫办法,落实栽桑计划、养蚕设施占地政策等,安排资金项目入村入户,全县已累计向贫困村安排5个项目2000多万元资金,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了扶持优惠政策,免费向贫困户提供优质嫁接桑苗,补贴桑树肥料、农药,提供养蚕设施标准图纸,对贫困户修建养蚕大棚60%补助,统一配送蚕台、方格蔟,在贫困村因地制宜地建立小蚕共育室,补贴蚕种款、共育费。在蚕桑产业扶贫中,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协调企业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兴文县石海茧丝绸公司主动承担起贫困村蚕桑产业扶贫任务,安排科技人员联系贫困村,提供“一对一”的全程技术服务,“手把手”教会贫困户栽桑养蚕,让贫困户掌握精湛的技术,成长为养蚕能手,使蚕桑产业扎地生根。

2.3 技术帮扶,增产增收

我县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乡镇蚕茧站、村级技术服务点、蚕农”四位一体的技术推广体系,加大蚕业生产科技普及力度,做到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园、技术要领到人,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等培训活动,对蚕农进行栽桑、桑园综合管理、消毒防病、小蚕共育、大棚建设、大蚕省力化饲养、方格蔟自动上蔟等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蚕农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使“村有技术带头人、户有技术明白人”,栽桑养蚕的新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基本达到了蚕桑良种化、桑园标准化、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种药配套化、蚕棚设施化、管理机具化、收茧计量化的现代蚕业发展要求,蚕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新技术的全面推广,保证了蚕农蚕茧的单产、质量和效益。2015年,我县蚕茧质量再获全市第一,全县蚕茧平均单产43.96kg/张,全年平均收购价36.9元/kg,一张蚕蚕茧收入1642元,比2014年增加224元/张,提高15.8%。今年,全县前三季蚕茧平均单产48.32kg/张,全年平均收购价37.95元/kg,一张蚕蚕茧收入1833.7元。

2.4 多元发展,效益最大

我县在引导栽桑贫困户积极养蚕的同时,结合贫困村的土壤、气候条件,积极开展蚕桑多元化发展利用。2015年在周家镇发放魔芋、花生、大豆、脱毒马铃薯种子20多吨,引导贫困户在桑园地中间作马铃薯、魔芋、花生、大豆等作物,亩均桑园综合开发收入在3000元以上,加上养蚕主业收入,每亩已达8000元以上,蚕农受益显著提高。今年又在德应村试验种植竹荪等名贵食用菌,加大桑园综合利用。同时结合石漠化治理工作,在石漠化较严重的区域栽桑2.1万亩,耕地石漠化得到有效遏制,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蚕桑产业在我县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理念引领下,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强大生命力。

艾泽远(1965-),男,大学,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兴文县蚕农蚕茧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乌蒙山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新路——兴文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做法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申春对兴文县地方志工作作出部署
躲雨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