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县蚕桑综合利用典型示范户介绍
2016-04-05吴奇彬,王瑛
资中县蚕桑综合利用典型示范户介绍
吴奇彬王瑛
(资中县蚕业管理局 ,四川资中641200)
赖常元,资中县球溪镇高坳村农民,今年61岁,一家5口人,近年来发展果叶兼用桑园,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成为资中县蚕桑产业致富的典型。2015年1hm2(15亩)果叶兼用桑园养蚕15张,蚕茧收入19350元,桑果收入47000余元,利用桑枝种植大球蘑菇收入15万元,桑园间作草莓0.13hm2(2亩)收入45000元,全年蚕桑综合收入达到26万余元。具体做法:
1长期坚持栽桑养蚕
赖常元原来一直在外务工,从1984年开始回家从事栽桑养蚕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不论茧丝市场行情如何变化,每年坚持栽桑养蚕产茧。建有专业的养蚕房、配套养蚕设施,现在保持一年养蚕10多张,养蚕收入从当初的几千元到目前的上万元。同时修建标准化的小蚕共育室60m2,承担全村的小蚕共育工作,带领同村其他村民一起栽桑养蚕,一起致富。2015年底,又流转土地1hm2(15亩)建成桑园,使他家桑园面积达到2hm2(30亩)。
2坚持发展果叶兼用桑
2013年资中县将果桑引进高坳村,赖常元抓住机会,当年嫁接0.2hm2(3亩)桑园,次年桑果收入近3万元,加上养蚕和共育年收入首次突破4万元。2014年带动全村果桑栽种面积达到13.33hm2(200余亩)。去冬今春引进新桑品种“无核大十”、“长江一号”等,不断丰富果桑品种。果桑产业已成为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3开展蚕桑资源多元化综合利用
赖常元在栽桑养蚕的同时,积极开展多项蚕桑综合利用, 2015年桑园间作草莓0.13hm2(2亩),利用桑枝种植大球蘑菇0.33hm2(5亩),加工桑叶茶 500kg,酿造桑椹酒1000kg,利用桑叶、蚕沙养鱼养鸡,拓展增收渠道。
4建立合作组织带领农户增收致富
2013年,他组织成立了球溪镇果桑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任社长,积极为社员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2015年该村充分利用省级蚕桑产业发展项目,目前已新建标准化小蚕共育室7个,标准化室外钢架大蚕棚40个,新栽果叶兼用果桑26.67hm2(400亩),修建蓄水池5个,排水沟1600m,作业道1600m,便民道4000m,不断完善桑园基础设施建设和养蚕物质装备。合作社的果桑、养蚕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正着力打造电商平台,利用本村果桑、大球盖菇、养蚕、水果等特色种植产业,力争将高坳村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集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编者按:去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于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二战时期蚕丝被称为无烟军需品,川丝支撑了中国人民抗日和盟国军需,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丝丝凝聚着数百万蚕农、数十万丝绸工人、数千名科教和管理人员的群体奉献,他们虽无硝烟战场上可歌可泣的事迹,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但在蚕丝行业里,这段“蚕丝救国”史流传至今。
为了人们怀念和敬佩前辈们的不朽功绩,特续转载四川蚕业研究所万家集先生文章,辑录近代四川蚕丝救国历史,缅怀前辈功绩,祭奠作古者,告慰健在者,让后来者温故知新、开创未来。
作者简介:吴奇彬(1965-),男,本科,高极农艺师,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