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临床治疗体会
2016-04-05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661699陈巧敏周维俊杨丽清张庆荣
云南省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661699)陈巧敏 周维俊 杨丽清 张庆荣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且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手足、口腔皮疹、疼痛、溃疡为典型表现,重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肿等。传染源为显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1]。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诊治的32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临床症状、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手足口病患者320例,其中女186例,男134例,年龄8个月~11岁。
1.2 临床症状 ①全身症状:潜伏期一般3~7d,无明显前期症状,多数患儿突然起病,轻重不一。约半数患儿发病前1~2d或发病时伴发热,多在38.5℃左右,部分患儿有咳嗽、流涕、纳差等症状。②局部表现:多数患儿发热后1~2d,手、足、口出现粟米样斑丘疹,很快在疹的顶端形成小脓疱,周围有红晕,口腔黏膜主要在软腭、硬腭、舌尖颊黏膜、齿龈等部位,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部分婴幼儿因口腔溃疡致哭闹、拒食。皮疹呈离心性分布,多数在手心、手指屈侧、足底部多见。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多无疼痛或痒感。皮疹在5~7d,由红变暗,然后消退,不留痕迹[2]。并发症:8例患儿出现脑脊髓炎、脑炎、脑膜炎和心肌损伤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3][4]。
2 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治疗:①利巴韦林喷剂每天5~8次给药,连续用药8~10天;②利巴韦林注射液5~7.5mg/kg每天2次,以1mg/ml的浓度静脉缓慢滴注,连续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③注射用炎琥宁3~7mg/kg静脉滴注7天一个疗程;④严重患者合用适量的糖皮质激素,甲基强松龙首剂5~20mg/kg/d静脉滴注,3天后剂量减为2~5mg/kg/d,若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可以停用该药物;⑤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考虑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为2g/kg,分2~5天给药;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为患儿应用适量的利尿剂或甘露醇进行降颅压治疗,并实施常规的降温治疗和其他对症处理,320例患儿无死亡病例发生,全部治愈出院。
3 预防
正确认识本病,加强疫情报告,控制疫情扩散,是预防手足口病在易感人群中爆发的重要措施。疫情流行时,应严格隔离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减少儿童到公共场所的机会。学龄儿童可通过晨检等发现本病流行病学特征。加强预防力度,根据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指南,对病症患儿制定专门病区和诊疗室,建立专门对手足口病实施预防工作的预防小组,制定多项预防措施,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全面培训。加强管理力度,加强对患儿诊断和治疗的管理力度:①在病症盛行时期,医院需采用预检分诊的方法。对出现发热、出疹高度疑似的患儿,引导其到专门的诊疗室就诊,医生需对患儿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对患儿的出疹状况、各项并发症、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②确保病区空气流通。加强候诊区和就诊区清洁和消毒,室内需实施湿式清洁,以减少病毒传染;③减少患儿间的相互接触。注意医护人员的执业防护,加强医护人员、患儿及家属相关知识培训[5][6]。
4 讨论
通过对320例患儿的治疗分析研究发现,手足口病的发生没有地区性,传染速度快、范围广、途径多,病毒的传染性强。在对手足口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时,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的重视;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接诊原则,避免患儿病情的继续发展和传播。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更好地促进预防工作顺利实施,缩小疾病传播范围,提高患儿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