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道溃疡首诊的艾滋病1例报道
2016-04-05刘永祥林晓明
刘永祥 林晓明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 271000)
以消化道溃疡首诊的艾滋病1例报道
刘永祥林晓明
(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泰安271000)
消化道溃疡;艾滋病;首诊
艾滋病(AIDS)发病率逐年升高,常累及消化系统,据文献报道高达90%以上的HIV感染者和AIDS(HIV/AIDS)患者在病程中可表现有程度不等的消化道症状[1]。消化系统的表现包括消化道感染,溃疡、出血以及恶性肿瘤等。现将入住我院的以消化道溃疡首发的1例艾滋病患者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男,43岁, 因进食梗噎感1个月,吞咽、进食时胸骨后疼痛7天入院。患者入院1月前出现进食梗噎感,在外院行食道造影示食管粘膜紊乱,呈网格状改变,服用泮托拉唑胶囊、铝碳酸镁等药物,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前7天出现吞咽、进食时胸骨后疼痛。患者既往发现有阑尾炎手术史10年。入院查体:T 37.8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口腔粘膜表面覆乳白色白苔,不易脱落;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两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03×109/L,中性粒细胞0.714 ,淋巴细胞0.191,CRP 41.12 mg/L,ESR 98 mm/h,抗核抗体八项均阴性;乙肝五项均阴性,丙肝抗体阴性。入院后病人仍有进食后胸骨后疼痛,时有发烧,有少量咳嗽,无脓痰,予泮托拉唑、灭滴灵针治疗后仍有低热,后行胃镜检查,发现口腔大量奶酪样物质覆着,食管上段奶酪样物质覆着,食管距门齿30~39 cm,食管粘膜广泛性充血水肿、伴糜烂,多发大小不一浅表溃疡,最大直径达1.5 cm,在溃疡4边缘处进行活检4枚,发现送检食管粘膜为鳞状上皮粘膜呈急、慢性炎症伴溃疡,并见炎性坏死及肉芽组织形成;上段食管粘膜奶酪物给予刷检涂片发现真菌感染;检查病理报告为食管粘膜慢性炎伴溃疡。后给予梅毒抗体(ELISA)检测,呈阳性,梅毒甲苯胺红试验阳性、梅毒滴(甲苯胺红法)1∶4阳性;行HIV抗体检测,结果为可疑阳性,后经省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认确诊为艾滋病。
2 讨 论
艾滋病可侵犯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分为肺型、中枢神经型、胃肠型和发热原因不明型,而消化系统症状为艾滋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2]。HIV感染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使发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概率增高。真菌性食道炎是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发生率在10%以上[3],临床出现口腔、咽喉真菌感染是AIDS患者真菌性食道炎临床最典型的症候。本文艾滋病患者表现为上消化道的溃疡,常规治疗效果欠佳,且有伴有真菌感染。故在临床中,患者若出现不典型的、难治的溃疡以及反复的发热、感染,要警惕艾滋病的可能,及时检查。一旦发现,应尽早控制传染源。
[1]AlMiohamed F,Lule GN,Nyongo A,et al. Prevalanc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endoscopic findings in HIV seropositive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symptoms at Kenyatta National Hospital,Nairobi[J].East Afr Med J,2002,79(5):226-231.
[2]周伏喜,卢放根,吴小平,等.消化系统症状突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12):751.
[3]Vazquez EE.Therapeutic op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sopha-ryngeal and esophageal candidiasis in HIV/AIDS patients[J].HIV Clin Trials,2000,1(1):47-59.
刘永祥(1973—),男,山东泰安人,副主任医师,硕士, 主要从事内镜下治疗EMR、ESD、ESE及ERCP等。
R593.3
B
1004-7115(2016)09-1068-01
10.3969/j.issn.1004-7115.2016.09.042
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