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保存探究*——基于图书馆视角

2016-04-05张天颖陈龙翔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2期
关键词:江苏党史图书馆

全 勤 张天颖 李 玮 陈龙翔 耿 健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保存探究*——基于图书馆视角

全勤张天颖李玮陈龙翔耿健

摘要网络地方信息资源是指以网络为载体,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发展的一种信息资源。论文分析了江苏省131家级政府网站、65家政府厅局网站及市级部门网站,56家公共图书馆、26家综合类博物馆和76家综合类档案馆网站,44个区县地方党史网站,中国江苏网等23个新闻网站的地方信息内容,对江苏地方网络信息内容分布、类型、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保存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网络资源地方信息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保存

分类号G255.76

DOI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2.004

*本文系2014年度江苏省文化科研项目课题“数字时代的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基于图书馆视角”(项目编号:14YB08)研究成果之一。

Probe into Preservation of Jiangsu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Based on the Library Perspective

Quan Qin,Zhang Tianying,Li Wei,Cheng Longxiang,Geng Jian

Abstract The network lo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is a kind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at takes the network as the carrier t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ultural sociopolitical.This paper analyzes local information content of 131 provincial government websites, 65 government bureaus and municipal departments websites, 56 public libraries, 26 comprehensive museums and 76 comprehensive archives websites, 44 county local party history websites and 23 news network, such as Jiangsu Network.It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information content distribution, types,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Jiangsu local network information.Therefore, it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 opinion of Jiangsu network information resources preservation.

Key wordsNetwork resource.Local information.Local literature.Lo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preservation.

网络地方信息资源是指以网络为载体,反映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发展的一种信息资源,是本地社会历史沿革的原始记录和历史见证,它具有独特价值,对促进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2012年,南京图书馆启动了“江苏省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典藏项目”,开展江苏地方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试验性工作。为了进一步开展江苏地方网络信息保存工作,课题组调查研究了江苏省131家政府网站、65家政府厅局网站及市级部门网站,56家公共图书馆、26家综合类博物馆和76家综合类档案馆网站,44个区县地方党史网站,中国江苏网等23个新闻网站的地方信息内容,对江苏地方网络信息内容分布、类型、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对开展江苏网络信息地方保存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

1 保存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图书馆责无旁贷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的文献资源保障中心,具有收集人类文化遗产、保存人类文明记忆的社会职能,在数字时代,必须建立涵盖纸本文献、缩微文献、数字资源、网络资源等各种资源类型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长期采集与保存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的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使得一个地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得以保存和传承。

20世纪90年代末,网络信息保存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国外一些组织、机构的关注,图书馆、档案馆、研究机构和商业公司纷纷开始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相关研究与实践。为了保护与存取与本国和本地区有关的网络珍贵原生数字资源,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图书馆均认为开展网络信息保存是图书馆责无旁贷的责任,许多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保存的实验项目。

在开展实验项目的基础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全面收藏互联网资源。201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与Twitter在达成了一项协议,收录2006年到2010 年4月期间产生的210亿条推文,后来又补充了从那时起直至现在的1500亿条推文。美国国会图书馆认为社交媒体是现代社会重要的沟通和表达方式,是一种新型馆藏资料,“对信件、日记、期刊以及其他馆藏资源形成了补充,有时甚至可以替代后者”[1]。

从2013年开始,英国国家图书馆开始保存互联网上的所有英国网站、电子书、网络新闻和博客,以保存该国的“数字记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将从2016年1月起,获准抓取来自电子书、博客、网站、社交媒体的所有信息,以及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任何信息。受益于此,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将收集到上亿的澳大利亚网页,上万的澳大利亚电子书、期刊和杂志,以及未来将出现的各种新形式的出版物[2]。

世界最大文献服务机构——计算机联合编目中心(OCLC)在2010年研究报告《把握我们的脉搏》中指出,原生数字资源的管理是图书馆资源建设面临重要挑战。目前,OCLC 92%成员馆已经开始进行原生数字资源保存工作,另外8%成员馆也正开始进行计划或实施[3]。

我国网络信息保存项目的实践与研究起步于本世纪初,2003年起,中国国家图书馆采集与保存了中国5万个政府网站信息,主要保存了2006—2008三年间我国的重大事件。2002年起,北京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实验室开发建设了“中国Web信息博物馆”,该系统收录了超过75亿的中文网页,它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历史网页,对于追寻重大历史事件发展进程的全貌有着特殊意义。我国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和大型公共图书馆也开展了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

2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网站选取

江苏地方网络信息资源分布广泛,内容良莠不齐,因此在进行网络地方信息选取时我们确定了3个原则,一是网站创建者、网站内容发布的主体,二是网站内容的权威性、资料性,三是江苏境内网站。依照上述原则,主要选取4种类型网站地方信息内容。

2.1政府网站

政府网站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窗口,是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截至2015年7月7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上报的政府网站共85 890个,其中地方82 674个,国务院部门3216个[4]。

政府网站主要是向全社会宣传和展示政府形象,提供政府系统、权威、详实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政府文件及其准确的解读和分析等,网站提供的内容信息具有相当的权威性和公益性。政府网站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提供服务,它是一级政府在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搭建平台,对于依法行政、改善与转变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的政府网站共分为三个层次,省级政府网站、省级政府部门网站、区县政府网站。江苏省政府网站一般分为政府网站和政府门户网站两个部分,省级政府部门既有政府网站又有门户网站,而市县区级的政府部门网站与门户网合二为一。各级政府网站名称一致、栏目设置基本一致,一般都设有地方介绍与概况栏目,如“走进江苏、苏州概览、美丽徐州、魅力锡城”等。“走进江苏”,包含江苏概况、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改革开放等内容和统计数据;“镇江概览”中有市情介绍、特色文化资源、城市座标、名胜旅游、市民讲坛等内容。江苏省政府网站的栏目、页面风格等方面比较统一,但各个网站相互独立,信息不能共享[5]。

目前江苏省各级政府共有网站131家,江苏省政府厅局各部门网站共有65家,下属市一级部门网站共893家。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和13个地级市105县区级均建立了信息中心,60多个政府部门的信息机构组成了行业性信息系统,各系统均由省市县区多级网络组成,面向本行业提供信息服务。

2.2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网站

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公藏机构网站上的地方网络信息内容具有很强的资料性与权威性。目前江苏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04家,综合类博物馆63家,综合类档案馆共120家,专业类博物馆共53家,综合类城建档案馆有22家。其中共有56家公共图书馆、26家综合类博物馆和76家综合类档案馆有单位网站,网站设有专门介绍当地地情的专题栏目,重点介绍地方文化、历代名人、风景名胜、古迹遗址、特产、旅游服务等内容。

江苏省公共图书馆网站大部分设有地方文献专栏,内容有当地名人、地方文化、地方艺术、名胜古迹、街景、非遗统计、民风民俗、美食等,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展示,如南京图书馆有江苏旅游资源库、江苏文化民俗库、江苏文物库、江苏政策法规库;扬州市图书馆有扬州地方法规条例、扬州名人数据库;淮安市图书馆有淮扬美食文化数据库;溧阳市图书馆有溧阳印象等。

博物馆网站上关于地方信息的内容相对单一,主要以各类展览的展板图片展示为主,个别网站设有地方文献资源专栏,如南京市博物馆的印象朝天宫、金陵轶事,常州博物馆的记忆常州,如皋市博物馆的印象如皋等。

档案馆网站中也设有地方专栏,如无锡南长区档案馆的走进南长,分南长概况、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经济发展、南长风采等子栏目;南通市档案馆的南通名人、通城变迁等等。部分地区城市建设档案馆内容较为丰富,如南通市城建档案馆的城建历史,沭阳城建档案馆的风土人情、城市历史栏目。

2.3地方党史、地方志网站

地方党史办公室,主要负责当地党史研究,重要党史资料征集整理出版工作;地方志办公室主要负责本地区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献整理编辑工作。地方党史、地方志网站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史料性和准确性。

江苏省13个省辖市都建有地方党史网站,有44个区县有地方党史网站,网站一般包括编研动态、党史研究、党史著作、党史遗址、党史人物、党史知识、党史大事等内容。如南通市有通州史志网,设有党史编研、史志动态、史苑撷英、人物春秋等9个栏目,详实记录了通州区地方党史情况和党史研究动态。

江苏13个省辖市都建有地方志办公室网站,有45个区县建有地方志网站。如南京地方志网设26个栏目,有新编方志、地情书览、南京年鉴、古籍整理、方志学会等;赣榆史志网设有方志编修、年鉴编纂、徐福文化、赣榆印象等10个栏目,在赣榆印象栏目下设有赣榆概览、赣榆山水、赣榆之最、赣榆人物、赣榆风情5个子栏目,这些内容反映了赣榆县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风土人情、人物春秋、风景名胜等内容。

2.4新闻媒体网站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传媒功能角色的转变,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人类信息的传播方式,新闻媒体网站成为人们浏览查阅最多的网站之一。目前江苏省由政府主管、各地新闻报业集团主办的新闻媒体网站目前共有23家,全省13个省辖市,每市基本拥有2个新闻媒体网站。如南京有龙虎网和南报网、无锡有太湖明珠和无锡新传媒。这些地方新闻媒体网站集新闻发布、文化传播、商情互动、信息资讯、公共服务等于一体,贴近网民、贴近现场、贴近市场,具有权威性和区域性特点,已经成为与报纸、广播、电视并列的第四主流媒体。

3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不足之处

3.1内容广泛但缺少深度,利用率较低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内容广泛,既有大量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民生信息,又有地方史志、年鉴、地方概览、旅游资料、名录、地图、家谱等史料性内容。如地方概览包括介绍江苏各地风物习俗、风士人情等;旅游资料包括介绍江苏各地风景名胜、古迹遗址、特产、旅游服务等以及江苏籍人士和在江苏工作生活过的各界人士的著作、传记、年谱等。

3.2缺少统一规划和整合,地方信息内容重复建设

由于缺少统一规划与合作,各地政府网站、门户网站、地方旅游网站之间内容重复建设,缺乏共建共享,如宿迁政府网站中走进宿迁栏目里的概览宿迁、宿迁大事记、宿迁年鉴、风土人情,宿迁史志网里中有人文概览、党史记事、宿迁年鉴,宿迁市图书馆网站有风土民情,虽然栏目名称不同,但其中部分内容重复;无锡政府网站中魅力锡城栏目下的无锡年鉴、无锡人文与无锡市史志网中无锡年鉴、无锡人文的内容重复。资源重复建设加大了建设成本,浪费了人力财力。

3.3搜索功能弱,导航系统不完善

由于网站以用户为中心意识不强,不同网站使用的软件不同,所提供的检索途径也不相同,给用户检索与利用地方信息资源带来不便,导航功能也不完善.栏目设置重叠、交叉、或者栏目名称意义不明确,使得用户难以发现需要的信息,有些网站则栏目过于繁多和杂乱,网站导航系统又比较混乱。如金陵图书馆自建资源里的南京地方法律法规数据库,提供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方式;常州图书馆的古典文献栏目,就提供书名、作者、出版社检索入口;太仓市图书馆里的太仓历史人物名录数据库提供姓名、字号、生卒年月和生平做检索入口。相同专题地方栏目归属的所在栏目名称不同,给用户查找利用带来不便,也影响到用户的检索利用效率,如南长区档案馆的“南长大事记”归到了“档案业务”,扬州市档案馆将“扬州大事记”归到了“成果介绍”,江都区档案馆将“江都大事记”归到了“服务社会”,宝应县档案馆的“大事记”归到了“新闻中心”。

4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保存构想

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分布广泛,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是一种新型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载体,根据江苏省目前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现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

4.1提高认识、科学实施,建立全省地方网络信息资源保存体系

多年来,我国制定了相关信息资源建设政策,但是缺少对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的政策规划。省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地方信息保存的重要性,统一规划全省网络信息保存工作,制定相关政策,统筹协调组织有关机构进行分工与合作,引导全省信息行业开展江苏地方网络信息保存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数字文化遗产保存指导方针》中提出,国家图书馆拥有法定权去获取和保存该国出版的文化遗产。在欧美发达国家,网络资源保存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都主要是国家级图书馆、联盟组织、专业研究机构等,其中国家级图书馆项目的实施主体,在网络资源保存项目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我省地方网络信息保存体系中,南京图书馆作为省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在江苏地方网络信息保存工作起主要作用,积极推动全省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保存工作的开展,通过共同合作,建立起江苏省网络地方信息保存体系,成为全省范围内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保存中心。

4.2加强法律保障、经济保障和行政管理保障,构建全省网络地方信息保存保障机制

网络资源的保存面临着复杂的知识产权问题,需要有相应法律保障版权与知识产权,根据欧盟委员会2006年发布的《关于文化资产的数字化和在线获取及数字保存建议》,欧洲已经有十多个国家制定了相应法规,如法国2006年制定的《关于信息社会版权和相关权利的法律》、意大利2006年制定的《公共文化资源呈缴条例》、2008年德国制定的《向德国国家图书馆缴存出版物条例》和英国2013年生效的《法定缴存图书馆(非印刷品)条例》都增加了数字与网络资源的呈缴内容,规定了数字资源采集与保存的权利与义务。因此,江苏省政府需要尽快制订有关出版物呈缴法规则,明确赋予图书馆采集保存网络资源的法定权利。

网络资源采集需要长期稳定和连续的巨大资金保障,各国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基金资助、社会捐赠、政府投入等途径。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应该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同时也可吸引更多商业机构和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推动我省网络地方信息资源保存工作,使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我省数字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省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统一规划全省网络信息保存工作,制订全省统一技术标准,在全省统一标准的框架内开展网络地方信息保存工作。

4.3规范全省网络地方信息资源采集方式,建立全省分级分类和分布式保存体系

网络信息资源采集方式共有全面采集、选择性采集和混合型采集三种方式。全面采集主要保存本国域名或国内以gov.、edu.、org.、等域名注册的网站信息内容;选择性采集是按事件、人物、会议或学术领域等主题保存具有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的网站信息内容;混合性采集方式主要兼具全面采集与选择性采集。在发达国家,除资金比较雄厚的国家或机构采用全面采集方式外,大多数国家与机构主要采用选择性采集方式保存网络信息资源。

江苏网络地方信息资源采集应以选择性采集为主要方式,针对本省的重要事件某一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集;采集范围主要以江苏省各级政府网站、公藏机构网站、新闻媒体网站为主要网站;图书馆要根据采集的内容进行编目并保存,通过相关技术手段进行还原供用户使用。全省网络信息资源保存流程如图1所示:

2012年,南京图书馆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开始“江苏省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典藏项目”建设工作,在文献采集、技术保障和信息存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一定成效。主要采集120多家江苏政府网站、门户网站和新闻媒体网站的江苏

地方网络信息,以网页模版、保留原文链接、网页快照三种方式呈现,共建立了新闻中心、政务、文化、经济、教育、医药卫生、交通、法律、农业、专题10个频道,频道下分设50多个子栏目。至2014年底,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典藏项目”已采集数据共134934条,达22G容量。该项目积累了地方网络信息保存项目的经验与做法,将在全省起到引领导与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国国会图书馆将收藏Twitter上所有历史记录[EB/OL].(2010-04-15)[2015-08-20].http://www.chinanews.com/gj/gj-sjkj/news/2010/04-15/2228340.shtml.

[2]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将于2016年1月全面收集互联网信息[EB/OL].(2015-07-16)[2015-08-20].http://www.nlc.gov.cn/newtsgj/yjdt/2015n/7y_11625/201507/t20150717_102963.htm.

[3]时婉璐.原生数字资源馆藏建设初探:以美国国会图书馆MINERVA项目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3(8):27-30.

[4]85890个,中国政府网站“家庭”首次摸清[EB/OL].(2015-07-21)[2015-08-20].http://www.gov.cn/wzpc/2015-07/21/content_2899963.htm.

[5]政府网站[EB/OL].[2015-08-20]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7h5quUYlngzLGGj8GKQGu0YyTqB0zI

江苏省各级图书馆应该结合本馆的方针任务,制订网络地方信息资源建设规划和目标,确定网络资源的建设方法和相关标准。大型图书馆应该设专门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网络地方信息资源的建设试验工作,将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纳入本馆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之中,使网络信息资源成为江苏省人类文明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江苏经济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03XyflVjBTyAjj2sIBmzb7_hc1lPUvoa09tyNCh_b7ZG YFZPeHrKO00a.

[6]瞿建雄.中外互联网资源采集保存现状概述[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4(75):33-37.

全勤南京图书馆研究馆员、副馆长。江苏南京,210018。
张天颖南京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李玮南京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陈龙翔南京图书馆采编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耿健南京图书馆业务管理部主管、馆员。江苏南京,210018。

收稿日期:(2015-11-20编校:邹婉芬)

猜你喜欢

江苏党史图书馆
第一次学党史
数读江苏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图书馆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