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布氏杆菌病14例临床分析
2016-04-04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吴忠市人民医院儿科吴忠751100张丽芬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吴忠市人民医院儿科(吴忠751100 ) 张丽芬 李 莲
儿童布氏杆菌病14例临床分析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吴忠市人民医院儿科(吴忠751100 ) 张丽芬 李 莲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浪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或慢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炎、睾丸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等,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牛、羊和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可经皮肤粘膜的接触、消化道、呼吸道、苍蝇携带、蜱叮咬等传染,近年来发病有增高趋势,主要流行于西北、东北、青藏高原及内蒙古牧区。该病人群普遍易感,在流行区小儿布氏杆菌病很常见,占发病数的1/5~1/4。因儿童患病后病情较为复杂,与多种疾病症状相类似,临床上又难于鉴别,常易发生误诊,因此,为加强儿科医生对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相关检查、治疗以预后情况上的认识,以利于及时诊断与治疗,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布氏杆菌病患者14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14例布氏杆菌病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3~14岁,平均年龄10岁;有明确牛羊接触12例,居住地有布氏杆菌病流行10例,平素喜欢饮用牛奶1例,无明显牛羊接触史1例。诊断依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标准[1]:①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密切接触家畜、野生动物,包括观赏动物、畜产品、布氏杆菌培养物等,或生活在疫区的居民;②临床症状和体征应除外其他疑似疾病;③实验室检查:病原分离,试管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若第①项、第②项和第③项中的任何一项检查呈阳性,即可确诊为患有布氏杆菌病。
2 临床表现 14例患儿均有发热,体温38~39.8℃,间歇发热,发热持续时间7d至2月,平均15d,伴有多汗8例,伴心前区不适1例,伴皮疹2例,伴脾大1例,伴关节疼痛12例,伴腰椎脓肿1例。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正常10例、增高2例、下降2例,淋巴细胞比例升高8例,血红蛋白轻度下降5例,血小板14例均在正常范围,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8例,C反应蛋白升高4例,血沉增快12例,14例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均阳性。
4 治疗及预后 14例患儿均给予利福平每日10~15mg/(kg·d),分3次口服;多西环素2mg/kg,顿服,连服6周为1疗程,停止治疗后21d后再重复1个疗程,14例患儿均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1例2年后复发。
讨 论
布氏杆菌病是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6种布氏杆菌属中牛种、羊种、猪、犬种四种对人类致病,其中,羊种致病力最强,感染后症状重,可引起爆发流行[1]。布氏杆菌主要在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细胞内繁殖,应选择能穿过细胞膜的抗生素,且要联合规范用药。一般可有以下几种方案:多西环素联用利福平,利福平联用磺胺甲基异恶唑,四环素联用链霉素,氧氟沙星联用利福平等。国内推荐用药4~6周,但是国外研究表明,用药少于5个月者复发率可达59.4%,而且三联用药优于两联用药,三联用药可以有效地治疗并发症,并减少复发[2]。 小儿布氏杆菌病的特点:无症状性大约占到15%~25%,临床表现不一,一般小儿发病比成人急,体温会迅速上升,症状比较轻,病程也很短。布氏杆菌病临床上可分急性阶段、慢性阶段活动型和慢性阶段相对稳定型,每个阶段呈现的特点也不同。急性阶段的患儿表现为逐渐起病,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头痛、肌肉关节处会酸痛、嗜睡、发冷、发热,若是羊型菌感染体温一般在39~40℃左右,若是牛型菌感染一般无发热或低热者占多数。76%患者有关节痛,类似风湿性关节炎,而睾丸肿痛最具特征性,肝脾肿大常见。偶见合并骶髂关节炎性改变[3];慢性阶段患儿有低热或无发热,症状多种多样,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身体虚弱,关节周围炎。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但是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或伴有贫血病症。年长儿童则可能出现神经官能症状样表现,病程长,易发生营养不良,并影响发育。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有复杂的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但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没有特异性改变。
本组14例患儿均表现为发热,病程1周以上,12例伴有关节疼痛,2例皮疹,1例脾大,8例转氨酶增高,诊断时需除外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如淋巴结结核、肺结核、伤寒、沙门氏菌病、风湿热及类风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氏病、弓形虫病等相鉴别,询问有牛羊接触史,其居住地为布氏杆菌病疫区,结合实验室检查可诊断布氏杆菌病,经过系统治疗后缓解,因此临床上如遇到长期发热病人,多系统受累,尤其有单核-巨噬系统,骨关节或神经系统受累,且应用普通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时,应仔细询问牛羊或其相关产品的接触史,早期进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治,以减少合并症发生。
[1] 彭文伟.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特异性学(上)[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1181.
[2] Tanir G, Tufekci SB,Tuygun N.Presentation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outcome of brucellosis in Turkish children[J].Pediatr Int, 2009,51(1):114-119.
[3] Thoma S,Patsiogiannis N,Dempegiotis P,etal.A report of two cases of brucellar sacroilitis without systemic manifestations in Greece[J].J Pediatr Orthop,2009,29(4):375-379.
(收稿:2016-05-19)
@布氏杆菌病 流行病学 儿童
R725.1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6.1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