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耳属白色变异菌株的研究进展

2016-04-04张阔谭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118

食药用菌 2016年4期

李 晓 张阔谭(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8)

木耳属白色变异菌株的研究进展

李晓*张阔谭
(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118)

摘要概述我国木耳属白色变异菌株的研究进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毛木耳白色变异品种,统一使用中文名称玉木耳,拉丁名Auricularia cornea var. Li.。并对未来研究提出若干重点问题。

关键词木耳属;玉木耳;白色变异

木耳属(Auricularia Bull. ex Jus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ceae),是我国十分重要的食用菌资源,广泛分布于各地。几乎所有木耳属下的种经适当处理后均可食用,其中黑木耳和毛木耳是我国的重要栽培品种。公元581—600年我国开始栽培黑木耳,1975年我国首次记载了毛木耳的栽培。2012年,我国木耳年产量超过600万吨,其中黑木耳474.4万吨,毛木耳126.1万吨,仅次于香菇(635.5万吨),是我国第二大食用菌栽培品种。近年来,木耳属的白色变异品种备受栽培者及研究者关注。银白木耳、白木耳、白毛木耳、玉木耳、雪白木耳、雪耳、白玉耳等一系列混乱名称为研究者、栽培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来源出处也十分模糊。为便于深入研究和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白色变异菌株,笔者查阅、综述近年来我国这类变异菌株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

1 木耳属白色变异菌株研究现状

1980年白色木耳属变异菌株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文献中,孙华榆、居如生摘译了1977年小松光雄在日本菌蕈研究所的内部报告,小松光雄将野生茉莉上采集到的542菌株与641菌株杂交获得了遗传稳定的白色毛木耳变种[1]。1981年 Kobayasi等人也在文章中报道木耳属 3个白色的变型种[2]。1985年李丽嘉和刘波第一次报道了我国木耳属的白色新种,定名为象牙白木耳Auricularia eburnea Li et Liu sp. nov.[3]。

河北地区以银白木耳为名称命名研究的是河北农林科学院赵大振团队。1989年赵大振等从黑木耳的选育中发现了一个白色变异菌株,并第一次使用银白木耳的名称;同时做了营养成分分析和毒性试验[4]。1990年浦在《河北农业科学》简讯报道了银白木耳研究项目通过验收[5]。1991年赵大振、王朝江等在《真菌学报》报道了榆树腐木上采集的毛木耳白色变种,命名为 Auricularia polytrichavar. argentea Zhao et Wang.,同年在《华北农学报》报道银白木耳的栽培技术的研究[6,7]。1991年汪麟在《中国食用菌》以简讯形式报道了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成功驯化银白木耳[8]。1993年《食用菌》期刊封面刊登银白木耳子实体彩色图片[9]。1995年赵大振、王朝江、池惠荣对银白木耳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发现银白木耳能够增强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10]。1998年王朝江、池惠荣在《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报道了木耳属的一新记录白色变型,与其以前报道的银白木耳形态差异大,并拮抗,而其标本同样来自于榆树倒木[11]。1999年王树对银白木耳凝血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银白木耳多糖具有抗凝血、抗血栓作用[12]。银白木耳是至今我国文献报道研究最多,最为系统的白色木耳属变异菌株。

1992年,雪白木耳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文献中,汪麟在《中国食用菌》简讯报道了河北省科学院黑木耳诱变育种获得的黑木耳白色变种的栽培获得成功,命名为雪白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 var. nivalis[13]。1995年河北省科学院牛福文等通过人工诱变获得黑木耳的白色变异菌株,命名为雪白木耳,并对雪白木耳进行了相关描述[14]。2010年高留现等从变异毛木耳中选育一白色菌株并命名为雪白木耳,并对其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15]。

乳白毛木耳是福建省发现并研究的白色木耳属变种。1993年陈淑贞等对漳州农校后山柯木上采到的毛木耳白色变种进行了驯化栽培,并定名为木蜇菌[16]。1995年陈淑贞等简讯报道乳白毛木耳研究项目通过验收[17]。1995年朱丹等对古田9334白色木耳菌株和野生的厦门9331白色毛木耳菌株进行了盛夏季节的栽培研究[18]。1996年陈其煌等研究乳白毛木耳AupA菌株特性,并用甘蔗渣和木屑作为栽培主料进行栽培,乳白毛木耳生物学效率达120%~150%[19]。尽管乳白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的研究不及银白木耳研究多,但栽培推广还是做了大量工作。

雪耳菌株应该是台湾地区栽培的白色木耳属变异菌株。1997年《台湾农业探索》简讯报道了雪耳栽培情况,尽管未报道其来源及分类情况,但可以看出其非银耳[20]。2013年任献文两次报道日本雪耳在中国山东胶东种植获得良好效益,但对其来源及分类情况无任何描述,就报道内容看是白色木耳属的变异菌株[21]。

玉木耳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是 2005年。林汝楷、黄年来、上官舟建对野生采集的琥珀木耳进行了驯化栽培,得到遗传稳定的白色变种,并命名为玉木耳[22]。2008年张明华用五节芒草粉栽培了玉木耳,发现30%以下的五节芒草粉配比有利于玉木耳生长[23]。2008年通过RAPD分析,发现玉木耳与九里湖木耳为同一种[24]。2016年李召义报道了山东邹城福禾种植的玉木耳,系统介绍了玉木耳吊袋栽培的相关技术流程和栽培管理方法[25]。2016年吉林农业大学金凤石等对新品种玉木耳乳饮料进行了工艺研究[26]。

白色毛木耳四川地区研究较多。2012年王波、周洁从琥珀木耳中采集白色变异菌株分离获得AP2010白色木耳,其颜色不受光照影响,耳片较硬口感较差,还需进一步改良[27]。2013年丁湖广简要介绍了9501号白色毛木耳菌株的栽培特性[28]。2015年王波等报道了白色毛木耳优良品种的选育,选育的白色川耳6号和川耳1号已经在四川大面积推广[29]。2015年王波、贾定洪再次报道毛木耳突变菌株的遗传差异与产量表现,发现突变菌株与野生型差异较大[30]。

白木耳较多用于银耳俗名,44篇白木耳文献中仅发现一篇为木耳属白色变种,2015年姚方杰、张友民等报道了白色木耳属菌株的短棒栽培技术,文中提到白木耳为毛木耳或黑木耳的野生菌株和白化菌株,并介绍了全日光栽培白木耳模式[31]。

2 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有限的 36篇文献中使用了银白木耳、乳白毛木耳、白木耳、白毛木耳、玉木耳、雪白木耳、象牙白木耳、木蛰菌、雪耳等9个名称,加上百度网站中使用的白玉耳、白玉木耳、玉耳等,名称十分混乱,而且白木耳原本是传统的银耳用名[32],雪耳、银白木耳等极易与银耳商品名称混淆[21,33]。

木耳属的几个白色变异品种分类归属也极其混乱,发表的有限文章中,个别作者甚至出现了前后不一致的分类归属,一篇论文提到是木耳诱变出来的白色变异菌株,另一篇又是野生采集的毛木耳变异菌株。其中3篇文献进行了形态描述和分类研究,吴芳、员瑗、刘鸿高、戴玉成认为是无效发表[34]。只有河北农林科学院赵大振团队1989年至1998年间对银白木耳形态、成分、栽培、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而福建、四川、河南、山东等大部分是对栽培应用和选育的报道。

作者对收集的 31个各地木耳属的白色变种样本进行鉴定,均为毛木耳白色变种,黑木耳白色变种还没有发现。31个菌株生长特性差异明显,同一地区不同菌株差异也较大。个别菌株商品性状差,而且容易发生变异。AP2010菌株在漳州试种一年后整体变异,不能直接运用于生产。

近年来,吉林农业大学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中心对木耳属进行了深入研究,李晓带领的玉木耳研究小组通过对木耳属白色变异菌株的收集、驯化、系统发育、杂交育种、环境胁迫、精深加工、功能成分分析的一系列研究,选育出了适合吊袋小孔出耳的新品种“玉木耳”和“玉木耳1号”。“玉木耳”圆边、单片、小碗、无筋、肉厚,是木耳种植者追求的最佳品质,且色泽洁白,晶莹剔透,白璧无瑕,秀色可餐。目前已经获得新品种审定与登记,中国农业出版社还出版了《图说玉木耳优质高产栽培》,“玉木耳”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鉴于目前国内木耳属白色变异品种的混乱命名现状,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研究这一食用菌新资源,李玉院士建议目前的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使用统一名称“玉木耳”,拉丁名Auricularia cornea var. Li.,以此区别银耳别名[35]。

3 展 望

人们对白色食品有着天然的喜好,不是专业人士不知道金针菇原本是金黄色,双孢蘑菇的自然色泽是棕色;洁白如玉的海鲜菇、白玉菇的销量也压倒性地超越了蟹味菇,白色食用菌已经成为食用菌界的宠儿。

玉木耳Auricularia cornea var. Li.的出现,使众多栽培者眼前一亮。黑木耳和毛木耳是我国传统胶质菌,药食两用,清肠、润肺、降血压、降血脂,深受消费者欢迎。成了当下环境污染、雾霾天气下的首选食品。黑色入肾,白色入肺,玉木耳洁白如玉,晶莹剔透,必将成为食用菌中的栽培新贵。

由于木耳属胶质菌均有干制后复原性好的特性,便于储存、运输,是偏远山区菇农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目前黑木耳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栽培较多,浙江、湖北生产量逐年降低。毛木耳以四川、福建、山东、河南四省较多。玉木耳通过在全国各地试种,均表现良好,尤其是其生物学特性适合工厂化周年栽培,鲜品、冻鲜销售,市场价格已经远远高出金针菇、杏鲍菇。玉木耳将为我国传统生产和工厂化生产提供新选择。

自然界的变异是永恒的,毛木耳栽培中的白色变异菌株早就被栽培者及研究者发现,如何不浪费“造物主”的无私馈赠,发现并利用优良的变异是食用菌研究者的职责。然而从发现这一变异到现在已经过去40多年,在仅有的30多篇文献中很难获得更多有价值信息。如何正本清源地分类鉴定,统一名称,以及稳定种性,保护性开发利用新品种,系统研究遗传、育种和药用价值、药理药效、精深加工等,都是未来玉木耳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小松光雄,孙华瑜,居如生. 毛木耳的白色子实体[J]. 食用菌. 1980(04): 48-49.

[2]Kobayasi Y. The Genus Auricularia[J]. Bull. Natn. Sci,Mus.,Tokyo,Ser. B. 1981,7(2): 41-67.

[3]李丽,刘波. 木耳属一新种[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01): 56-58.

[4]赵大振,王朝江. 银白木耳品种选育成功[J]. 华北农学报. 1989(04): 55.

[5]浦. 银白木耳的发现和试栽通过鉴定[J]. 河北农业科技. 1990(10): 29.

[6]王朝江,赵大振,池惠荣. 银白木耳栽培技术研究[J]. 华北农学报. 1991(S1): 169-174.

[7]赵大振,王朝江. 毛木耳一新变种[J]. 真菌学报. 1991(02): 108-112.

[8]汪麟. 银白木耳在河北驯化成功[J]. 中国食用菌. 1991(01): 48.

[9]赵大振,王朝江. 银白木耳彩照[J]. 食用菌. 1993(01): 1-5.

[10]赵大振,王朝江,池惠荣. 银白木耳药用初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1995(02): 100-102.

[11]王朝江,池惠荣,吕孟雨. 我国木耳属一新记录白色变型[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8(S1): 207.

[12]王树. 银白木耳对大鼠凝血作用的影响[J]. 张家口医学院学报. 1999(03): 42-43.

[13]汪鳞. 河北省选育出雪白木耳新种[J]. 中国食用菌. 1992(04): 34.

[14]牛福文,印桂玲. 黑木耳白色变型菌株研究简报[J]. 食用菌学报. 1995(04): 59-61.

[15]高留现,周建宾. 雪白木耳高产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10(01): 58.

[16]陈淑贞,陈敏奇. 乳白毛木耳的驯化栽培简报[J]. 食用菌. 1993(05): 8.

[17]陈淑贞,陈其煌. “乳白毛木耳驯化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验收[J]. 福建农业科技. 1995(05): 44.

[18]朱丹,江枝和,杨佩玉,等. 盛夏季节栽培白毛木耳的研究[J]. 食用菌. 1995(05): 36-37.

[19]陈其煌,陈淑贞. 乳白毛木耳AupA菌株特性研究[J]. 食用菌. 1996(06): 15.

[20]台新研发食用菇类—雪耳[J]. 台湾农业探索. 1997(02): 37.

[21]任献文. 匡宝君:种植日本雪耳食用菌年赚200万[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25): 44.

[22]林汝楷,黄年来,上官舟建. 玉木耳的栽培技术[J]. 食用菌. 2005(06): 42.

[23]张明华. 五节芒草粉栽培玉木耳试验[J]. 食用菌. 2008(03): 34-35.

[24]林汝楷,傅俊生,上官舟建. 玉木耳的RAPD分析[J]. 食用菌学报. 2008(02): 11-14.

[25]李召义. 玉木耳袋料吊袋立体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16(03): 30-31.

[26]金凤石,赵鑫,王大为. 正交试验优化玉木耳乳饮料生产工艺[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02): 11-16.

[27]王波,周洁. 白色毛木耳变异菌种的鉴定与产量比较[Z]. 中国北京: 20121.

[28]丁湖广. 毛木耳新品种“9501白毛木耳”[J]. 农村百事通. 2013(02): 37.

[29]王波,贾定洪,高俭,等. 白色毛木耳优良品种选育[Z]. 中国上海: 20151.

[30]王波,贾定洪,高俭,等. 毛木耳突变体菌株的遗传差异与产量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5(06): 2832-2834.

[31]姚方杰,张友民,鲁丽鑫,等. 白木耳短棒栽培管理技术[J]. 食药用菌. 2015(06): 382-383.

[32]牟艳红. 我国主栽银耳配对香灰菌β-tubulin序列的遗传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四川农业大学,2012.

[33]任献文. 种植日本雪耳食用菌年赚200万元[J]. 农业知识. 2013(28): 7.

[34]吴芳,员瑗,刘鸿高,等. 木耳属研究进展 [J]. 菌物学报. 2014,33(2): 198-207.

[35]李玉,李泰辉,杨祝良,等. 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M]. 2016: 216.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934(2016)04-230-05

基金项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北方野生菌收集保育与驯化”(CARS-24)

*通讯作者:李晓(1976.2—),男,副教授,从事食用菌教学、科研和产业化开发等研究工作。E-mail:lxmogu@163.com

A review of the advances of the research on a white variant strain in Genus Auricularia

Li Xiao1*Zhang Kuotan1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i,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888 Xincheng Street,Changchun City,P. R. China )

AbstractThe advance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white variant strain in Genus Auricularia were reviewed. Some problems are pointed out and several improvements are proposed. The white strain of Auricularia is a variant of the species Auricularia cornea.The Chinese name of this variant strain“Yu Mu Er” and the Latin name Auricularia cornea var. Li. Was purposed. In addition,some key issues for future research are given.

Key wordsAuricularia; Yu Mu Er; white variant st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