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体系的可持续性循环
2016-04-04李海兵
李海兵
服装“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网络体系的可持续性循环
李海兵
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到来(自2007年以来),全球研究发展的公共支持资金投资的减少,相关投资部门为避免基础科学投入下滑、应用科学研究受阻、研究时间延长,导致一定程度上增加投资集团的整体资金投入。面对现实,在整个创新系统最前端的高等院校,更应积极思考和行动,如何提升自身的协同创新能力,与其他子系统相互搭配和协调,最终促使整个系统的研发热力升华,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笔者借鉴政府、企业等其他子系统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的先锋研究成果,分析、比较各参与主体间的资源、技术与知识优势,结合本学院、本专业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的实践,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回答。
协同创新网路体系;创新周期;可持续性机制;高校网络平台
随着科技创新在世界范围内的空前活跃,以及研发创新技术复杂性的增强、周期的缩短,当代科研创新涉及学科和地域范围广,各国、各学科、科技与经济之间的创新互动日趋紧密,合理地联系创新的各个子系统,为当下创新活动的整体推进,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立体、高效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以实践为据,用行动论证了高等院校的研发能力是推进协同创新的引擎。早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整个大学研发体系就为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特别是以柏林大学为代表的众多颇具创新意识、“学研”协同研究实践能力强的高等院校。再如,美国作为二战以后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菲尔兹数学奖人数最高的科学强国,从研制原子弹的工程、设计研发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再到后来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大学的科研团队也一直是协同政府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又推出了先进技术计划,节约成本的同时,按照企业化、集团化的方式对申请项目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管理和支持,确保产学研合作组织内的各个主体之间相互了解和配合,合理分配科研资源,缩短研发技术从实验室应用到市场的时间,改善科研和教育体制。日本从明治维新进入近代世界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在二战之后,日本大学教育也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鼓励产业与学术界交流合作。尽管受到2007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世界各国用于研发的国内总支出仍在大幅增长。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5年科学报告:面向2030》中统计,美国用于研发的投资以占全球28%的优势依然领先,而我国用于研发的投资经费支出已超越欧盟和日本,达到20%,升至全球第二。
高等院校是构成我国协同创新体系,“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应用机构”的主体之一。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截止到2015年5月21日,全国共有2845所高等院校,其中2553所普通高等学校中,包含有447所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275所独立学院和7所中外合作办学;除普通高等院校外,还设有成人高等学校292所①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层级体系,不同于政府及企业系统成员结构的单一,高等院校体系中工作成员远离外界干扰,具稳定性。高校教师与学生二子系统之间互动紧密,通过代代传承的方式向社会输出,造成的影响力具有深远的传承性和广泛的辐射性。高等院校引起的人口迁徙和商业聚集式发展,具有向心性。高等院校对于协同创新体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输送了引领性人才,从创新研究的角度来说,是知识创新的中坚力量。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不同,院校在开展科研实践,得出创新成果之后,还要把知识条理化、规范化,具象化现有的学科,形成创建新的学科,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实现知识创新的价值。
我们现有的高校协同创新平台,主要可以分为高等院校成立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建立协同创新联盟、中心两种:设立独立法人,共建实体的方式有利于各方资源优势的整合,各方明确产权利益,建立循环持续的合作关系,通过市场化运作保持发展动力,使得技术和研发更接近市场。从2005年教育部推动全国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工作以来,高等院校创设的独立法人实体的工作在全国高校展开,2011年四川省西南交大成立四川省交大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了西南交大与乐山市合作的纽带和桥梁;2012年宣告成立的浙江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由国有企业、浙大、民营企业和金融、创业投资企业共同出资,实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化运营方式,。突破产、学、研等各方面的壁垒,促进了许多实用型高新技术与产品成功孵化。
另一种高校建立协同创新联盟、创新战略联盟或者协同创新中心的协同方法。结合院校自身的教学研究理念和实际,在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倡导的“大艺术、超时尚”的理念下,将艺术、教学与实践环环相扣,于2013年1月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成立由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与支持的湖北IFA时尚艺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IFA中心”),成为湖北高校人文社科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同时也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关于时尚艺术类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将IFA中心“艺术介入生活、艺术改变生活”的理念,以落地性的课题结合时尚艺术的高视野在“产学研用”体系中发挥所长。
IFA中心组织结构上,注重成员的专业性、代表性与权威性,为此在2014年6月成立了由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如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李超德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肖文陵教授、四川美术学院苏永刚教授、武汉大学傅才武教授、EACH WAY(艺之卉)时尚集团董事长周胜先生等组成的IFA时尚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为中心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的湖北②《湖北IFA时尚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成立公告》http://ifa.hifa.edu.cn/tzgg/ gg/21933.htm,并在研究实践中由组织成员带动协同创新体系产生持续连动;在课题研究中将研究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并重,对研究项目不同学科之间的跨界交融以及研究涉及的协同体系各环节的承接关系,在实践和总结中为协同体系的可持续性提供了理论线索和实践经验。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政府信息、服务透明、公开、简洁化;服装产业资源信息、供应链极速网络化,而处于协同创新中间环节的高校的更新应对却相较滞后。为促进服装创新体系的可持续性,串联、完善服装创新的“闭合回路”,美术专业院校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需要搭建、升级网络平台、数据库。
1.实行“问题”项目化。例如,由于整个服装行业的日常运营中的耗水量大的,并且仍有部分废水排放的监管不得当,从而造成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为此我们则须采用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在技术层面利用能量的交换,通过生产设施、流水线的设计改良将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来减少水的消耗,进而构建更环保的服装生产系统。串联网络“回路”,通过院校网络平台高效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及时将“问题”项目化,利用互联网进行多元的成员对接和项目探讨。有利于人才资源整合;有利于通过对社会现状的专业分析,有目的地进行学术研究,实现成果转化,有预见性地引导“问题”向良性发展,为解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产生的问题提供有效方案。
2.院校与企业共同搭建学术试验室研究平台,行之有效地向企业展示最新学术成果。加强企业与院校沟通,潜移默化地保证和引导市场积极、高效的科学发展。同时以学术能力促成企业、院校间资源共享,充分利用通用设备、产业资源,保证平台运营;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将人才资源尽早、更优地应用到社会服务中。
3.对接最新科研技术。与科研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促进双方科研成果交流、共享,缩短“研以致用”的转化时间,共同承担科研风险。科技前沿与学术前沿的双剑合璧,促进科研技术的升级加速,优先吸收优质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循环再创新。
服装行业正处在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发展的瓶颈期。笔者认为,美术类高等院校在“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中,应当将“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落到实处。优化完善“政产学研用”可持续性协同创新的“闭合回路”。
首先,校、企、研之间数据库的搭建与共享。未来的竞争是资源供应链的竞争,凡具有可持续性(长久维持),皆是不断修正、调节的动态过程作用的结果。市场调研形成的有效数据,服装专业网络平台数据库的搭建和完善,给以动态调整、修正,形成未来产业文化、校园文化创新系统项目资源库。
其次,科研带动教学,教学助力科研,成果利用有利于课程改革与升级,形成科学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育改革。进入高等教育的开放发展阶段,高等学校必须适时地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职能,加大基础研究力度,从而产生更多新的知识,助力于持续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品质和教学质量。
再次,我国高等院校一直科技成果众多,却有很大一部分因为不能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相呼应,没能转化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而被束之高阁。将高校中科研、教学人员的学术兴趣和科研关注点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是解决目前高等院校在科研创新中存在问题的关键。
长期以来,国内外知名大学都把服务社会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发展战略,我国更是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的国家战略。自联合国采纳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来,高校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职能显得愈发重要。将科研促进可持续发展列为优先事项,这为我们以院校效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高等院校应积极尝试、总结经验,主动地推进协同创新网络系统新模式、新机制的构建,为促进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可持续循环的引擎,助推发力。
李海兵 湖北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系主任 副教授
[1]教技发[2006]1号. 教育部关于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中组建高校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若干意见[Z]. 2006-06-02.
[2]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等. 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2,(4).
[3]薛传会. 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 高校教育管理,2012,(6).
[4]曹青林. 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 华中师范大学,2014.
F270
A
1009-4016(2016)04-0055-03
2014年度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时尚艺术研究中心”基金项目(IFA-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