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倒刺缝线的应用研究

2016-04-04孙鹤云邹建纲陈仰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缝线实质泌尿外科

孙鹤云, 邹建纲, 苏 彤, 陈仰之, 陈 静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江苏 常州, 213002)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倒刺缝线的应用研究

孙鹤云, 邹建纲, 苏 彤, 陈仰之, 陈 静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江苏 常州, 213002)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倒刺缝线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技术要求很高,手术的难点在于肾集合系统及肾实质的缝合,并需要尽可能地缩短肾热缺血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1]。本院2013年—2016年应用新型倒刺缝线V-LocTM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中行连续贯穿缝合,简化术中腹腔镜下缝合、打结等复杂操作,取得了不错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6月本院42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的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彩超、CT平扫加增强等检查,明确肿瘤的部位及大小。42例患者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45~76岁,平均56.6岁,左侧肾肿瘤19例,右侧肾肿瘤23例;肿瘤位于肾上极8例,肾中部11例,肾下极23例;肿瘤直径2~5.6 cm, 平均3.8 cm。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腹膜后途径完成手术。气管插管全麻后健侧卧位,抬高腰部。常规三孔法建立后腹膜通道,清理后腹膜脂肪,沿腰大肌向内侧先游离出肾动脉。切开肾周脂肪,游离出肾脏,显露出肾肿瘤,保留肿瘤表面的脂肪组织。用Bulldog钳夹肾动脉,距离肿瘤0.5 cm以剪刀锐性完整切除肿瘤及部分肾组织。切除完毕后以电凝创面止血。采用强生倒刺缝线V-LocTM, 缝线尾端有一封闭环,缝线均匀布一组倒刺,缝线可单向收紧,不会回缩。集合系统破损的病例双层缝合,使用3-0 SRS缝线修补,先缝一针,针尖穿过尾部封闭环后收紧,依次缝合集合系统,每缝一针均收紧,缝合完成后穿出肾实质末端夹一个Hem-O-lok夹固定。第二层肾脏实质的缝合使用2-0号SRS缝线,也同上缝合方法,直至缝合全部肾脏创缘。记录患者的肾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

2 结 果

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切除肾脏病例。手术时间86~126 min, 平均手术时间102 min, 肾热缺血时间16~29 min, 平均19 min, 术中出血量20~180 mL, 平均68 mL。术后无尿漏、感染等并发症。1例术后3个月出现动静脉内瘘,予介入栓塞后好转。

3 讨 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具有伤口小、疼痛小、恢复快等优势[2-3]。但该手术对缝合技术要求很高,特别是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肾肿瘤切除、集合系统及肾脏实质修补、打结等复杂操作,尽可能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保护肾功能。

LPN的手术重点在于控制肾热缺血时间,研究[4-5]表明超过25 min的肾脏热缺血时间即可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损害。大型研究[6]表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热缺血是时间较开放手术要增加10 min, 而手术中创面的缝合打结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热缺血时间,为简化这些操作,推出了在每针缝合后用Hem-O-lock固定的方法,虽然简化了打结,但反复更换器械打断了缝合的连续性,增加了热缺血时间。

V-LocTM是一种新型自固定倒刺缝线,其缝线尾端有一个固定环,线身分布单向倒刺,术中缝合后拉紧缝线即自动收紧不会滑脱,从而连续缝合不需打结,显著减少了缝合、打结时间。国内外研究[7-11]报道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使用该缝线能够明显缩短肾热缺血时间、降低出血,且安全可靠。作者在缝合时对于较深的瘤体,特别是有可能肾集合系统破裂的病例采用双层缝合,先用3-0倒刺线缝合肾集合系统及肿瘤基底部,再用2-0倒刺线贯穿缝合肾实质,对于瘤体较浅的病例采用2-0倒刺缝线直接贯穿缝合肾实质。术中、术后的出血、尿漏基本没有发生。由于缝线自带的倒刺在肾组织内的单向固定作用,每次缝合收紧后缝线不回缩,且不需要反复更换器械上Hem-O-lock夹,明显缩短了肾脏修补时间,减少了热缺血时间,有利于肾功能的保护,极大的提高了缝合的效率,对于肾脏热缺血来说无疑更有益处。

[1] Winfield Hn, Donovan Jf, Godet As, et 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 initial case report for benign disease[J]. J Endourol, 1993, 7(6): 521-526.

[2] Mitchell R E, Lilbert S M, Murphy A M, et al. Partial nephrectomy and radical nephrectomy offer similar cancer outcomes in renal cortical tumor 4cm or larger[J]. J Urol, 2006, 67(2): 260-4.

[3] 邵鹏飞, 殷长军, 孟小鑫, 等.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评价[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0, 31: 658-661.

[4] Lane B R, Gill I S. 5-year outcomes of laparoscopic partical nephrectomy[J]. J Urol, 2007, 177(1): 70-4.

[5] Desai M M, Gill I S, Ramani A P, et al. The impact of warm ischaemia on renal fun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J]. BJU Int, 2005, 95(3): 377-83.

[6] Gill IS, Kavoussi L R, Lane B R, et al. Comparison of 1800 laparoscopic and open partial nephrectmies for single renal tumors[J]. J Urol, 2007, 178(1): 41-46.

[7] Murtha A P, Kaplan A L, Paglia M J, et 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technique for wound closure using abarbed suture[J]. Plast Reeonstr Surg, 2006, 117: 1769-1780.

[8] Sammon J, Petros F, Sukumar S, et al. Barbed suture for renorrhaphy during robot-assisted partial nephrectomy[J]. J Endourol, 2011, 25: 529-533.

[9] Shikanov S, Wille M, Large M, et al. Knotless closure of the collecting system and renal parenchyma with a novel barbed suture during laparscopic porcine partial nephrectomy[J]. J Endourol, 2009, 23(7): 1157-1160.

[10] Weld K J, Ames C D, Hruby G, et al. Evaluation of a novel knotless serf-anchoring suture material for urinary tract reconstruction[J]. J Urol, 2006, 67: 1133-1137.

[11] 殷国林, 张大宏, 宋正尧, 等. 免打结倒刺缝线与传统可吸收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比较研究[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5(7): 601-603.

2016-09-21

邹建纲, E-mail: 16769068@qq.com

R 699.2

A

1672-2353(2016)23-103-02

10.7619/jcmp.201623033

猜你喜欢

缝线实质泌尿外科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美术作品的表达及其实质相似的认定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期待实质进展
缝线抗议
捆扎钢丝结合缝线引导指屈肌腱断端回缩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