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面麻醉与筋膜囊下麻醉在经巩膜隧道超声乳化术中的随机双盲比较研究

2016-12-17朱丽丽徐常山管怀进梅小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3期
关键词:巩膜筋膜乳化

徐 凯, 朱丽丽, 徐常山, 管怀进, 梅小飞

(1. 扬州大学附属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江苏 泰州, 225500;2.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眼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表面麻醉与筋膜囊下麻醉在经巩膜隧道超声乳化术中的随机双盲比较研究

徐 凯1, 朱丽丽1, 徐常山1, 管怀进2, 梅小飞1

(1. 扬州大学附属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眼科, 江苏 泰州, 225500;2.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眼科, 江苏 南通, 226001)

表面麻醉; 筋膜囊下麻醉; 超声乳化术; 巩膜隧道

白内障手术采用表麻和筋膜下麻醉给药过程痛苦少,特别是表面麻醉,给药过程几乎无疼痛且安全有效[1-2]。有研究[3-5]比较表面麻醉与其他麻醉技术的镇痛效果,发现表麻的患者术中的不适感更明显。本研究通过对患者术中、术后的疼痛不适及患者的整体合作进行评分,比较表面麻醉与筋膜下麻醉应用于小切口巩膜隧道白内障超声乳化术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5年8月200例患者使用表麻或Tenon囊下麻醉行白内障手术。所有患者均经自闭小切口巩膜隧道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入选标准:符合白内障手术指征;剔除Ⅴ级(极硬核)、瞳孔后粘连、小瞳孔者;排除合并眼球运动障碍、联合手术、利多卡因过敏者、不能理解疼痛量表或遵守指令者(耳聋、智障者、痴呆、有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表面麻醉组(表麻组)和Tenon囊下麻醉组(Tenon组)各100例。Tenon组用2%利多卡因2.5 mL后部筋膜下注射。表麻组0.5%丙美卡因点眼。Tenon囊下注射技术: 0.5%丙美卡因点眼1次,距角膜缘5 mm处用19号特制钝针头将2.5 mL利多卡因注入到后部筋膜下。表面麻醉技术:术前10 min给予麻醉剂0.5%丙美卡因点眼3次。

1.3 评价指标

要求患者应用Stevens[6]的可视疼痛表评价手术不同阶段的疼痛,记录为0~10, 并描述相应的疼痛, 0代表无疼痛, 10代表非常疼痛。同时要求手术医生对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合作情况如眼球运动、眼睑挤压、总的合作满意度进行评价(0~3级, 0级是最小合作, 3级是最大合作);手术总的合作满意度受眼球运动、眼睑挤压及手术耗时的影响。同时记录2组患者术中的眼内操作相关的并发症。手术结束时,评价骨折术中的疼痛、手术结束时的疼痛及术后30 min的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应用SPSS. 19.0软件包,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比较应用t检验,秩和检验用于比较手术不同阶段2组患者的不适感, 2组患者的性别及配合度比较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Tenon组患者年龄42~90岁,平均67.8岁,女性44例(44%); 表麻组患者年龄46~88岁,平均71.4岁,女性47例(47%)。患者自评价中, Tenon组患者术中、手术刚结束、术后30 min的疼痛评分依次为(2.49±2.2)、(1.67±1.8)、(1.27±1.7),均显著低于表麻组(3.74±2.3)、(2.49±2.2)、(2.30±2.1)(P<0.05)。本研究中, 2组患者眼球运动、眼睑挤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手术医生记录了2组手术操作的内眼并发症的发生率。Tenon组2例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2%; 表麻组1例后囊膜破裂,发生率为1%。

3 讨 论

Fichman[7]首次报道表面麻醉方法应用于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多个报道[8-9]也证明表麻技术是安全有效的。

表1 2组患者眼球运动、眼睑挤压、合作情况比较

与表麻组比较, *P<0.05。

研究[2,5, 10-11]表明Tenon囊下麻醉是安全有效的。Manners等[12]比较表面麻醉与Tenon囊下麻醉在经巩膜切口的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发现表麻组患者术中需要追加球结膜下注射麻醉,但患者术中的疼痛不适感仍然高于Tenon囊下麻醉组。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Soudabeh Haddadi等[5]比较表面麻醉和Tenon囊下麻醉在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的镇痛效果,结果表明Tenon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低, Tenon囊下麻醉的效果更好。

本研究经自闭巩膜隧道小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结果显示Tenon组术中、手术刚结束、术后30 min患者的疼痛不适感低于表麻组,同时Tenon囊下麻醉在控制患者术中眼球运动及眼睑挤压方面的效果优于表麻组; Tenon组虽然合作满意度较高,但2组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未比较Tenon囊下麻醉与表面麻醉给药过程中的疼痛。筋膜囊下注射时或多或少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由于熟练的医生筋膜囊下注射的操作过程是很短暂的,疼痛评分的临床价值不大,而且患者易混淆了给药过程中疼痛与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本研究中,2组中绝大多数患者能良好合作,术中眼内操作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眼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的术中合作好坏程度有关,合作不佳会增加手术过程中的难度,但医生的手术技巧可能才是决定并发症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均由手术熟练的主任医师完成,患者的疼痛和合作稍差一点,可能对手术的顺利完成无明显影响,但对手术操作不很娴熟的人来说,患者疼痛不适的控制、良好的合作就显得格外重要。

总之,表麻与Tenon囊下麻醉用于自闭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均安全有效。表面麻醉给药快捷、无痛苦、术后无麻醉相关的并发症,但Tenon囊下麻醉的患者术中、术后的舒适度更高,患者的配合度更好。

[1] 张瑞帆, 陈波, 关敏, 等. 表面麻醉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的应用[J]. 实用防盲技术, 2015, 10(1): 13-15.

[2] Muge Coban-Karatas, Oya Yalcin Cok, Rana Altan-Yaycioglu. 3 mL和5 mL利多卡因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比较研究(英文)[J]. 国际眼科杂志, 2015(11): 31-36.

[3] Haddadi S, Marzban S, Fazeli B, et al. Comparing the effect of topical anesthesia and retrobulbar block with intravenous sedation on hemodynamic changes and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taract surgery (phaco method)[J]. Anesth Pain Med, 2015, 5(2): e24780.

[4] Ahmad N, Zahoor A, Motowa S, et al. Satisfaction level with topical versus peribulbar anesthesia experienced by same patient for phacoemulsification[J]. Saudi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12, 6(4): 363-368.

[5] Rashmi S, Akshaya KM, Mahesha S. Comparison of Topical Versus Sub-Tenon′s Anesthesia in Phacoemulsification at a Tertiary Care Eye Hospital[J]. J Ophthalmic Vis Res, 2014, 9(3): 329-333.

[6] Stevens J D. A new local anesthesia technique for cataract extraction by one quadrant sub-Tenon′s infiltration[J]. Br J Ophthalmol, 1992, 76(11): 670-674.

[7] Fichman R A. Use of topical anesthesia alone in cataract surgery[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1996, 22(5): 612-614.

[8] 邱海江, 高宗银.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疼痛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2): 340-342.

[9] 王舒. 表麻及球周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2): 52-53.

[10] 张宏杰, 陈庆明. 眼球筋膜囊下麻醉在青光眼术后颞侧巩膜小切口白内障术中的应用[J].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9): 1604-1606.

[11] 李乐义, 徐长华, 周婧.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麻醉方式的合理选择[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33): 19-21.

[12] Manners T D, Burton R L. Randomised trial of topical versus sub-Tenon′s local anaesthesia for small-incision cataract surgery[J]. Eye (Lond), 1996, 10 (Pt 3): 367-370.

2016-10-16

R 614

A

1672-2353(2016)23-179-02

10.7619/jcmp.201623068

猜你喜欢

巩膜筋膜乳化
巩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巩膜镜的临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老年表层巩膜炎和巩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