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家校企协同教育创新途径探索

2016-04-04于潞野

时代农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院校

于潞野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00)

高职院校家校企协同教育创新途径探索

于潞野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00)

近年来,家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高校、企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视。家校企协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家校企协同创新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1 家校企协同的内涵

协同一词来源于希腊文 synergetics,意为共同工作。当协同这一概念引入到教育系统中就出现了协同教育一词。高校与家庭、企业之间的这种协作关系(家庭——学校——企业)被称为家校企协同。家校企协同可以是一个包括校家、校内、校际、校企、校地以及跨境合作等多元主体的协同体系,其本质属性是家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家校企协同不同于一般的校企合作教育,家校企协同是培养集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能力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家校企协同强调以各自为独立主体,基于各自的目的和目标资源结合,使双方的优势资源要素协调互补的行为。通过功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实习、实训,直接面向技能实践,了解产品研发的前沿知识提供了机会和途径。家校企协同教育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为理论指导,其中各要素共同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实现了教育效果最优化。

2 当前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存在的障碍

我国虽然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但目前尚无高职院校家校企协同教育及创新教育中心建设研究,而且许多学校和企业对自己在合作中该做什么、怎么做有时还显得很迷惑,在决策时也显得比较迷茫。部分学者指出,目前,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并不多,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仅停留在口头上,主要是因为政策、收益等方面的不足所造成。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采取自主经营,并追求经济效益以取得生存与发展为主要目标,与学校在经营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设立了一道强大的障碍。此外,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政策和一系列法规的支持和约束,这都使校企合作缺乏依据,也得不到保障。

3 家校企协同教育创新途径探索

(1)高职院校更新办学理念,推动家校企协同教育创新全员参与。高职院校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到校企协同教育创新之中。通过邀请专家讲座、组织教师外出考察、定期学习汇报等方式深入学习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家校企协同创新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向家校企协同创新的开展倾斜。通过立足本地,依托行业、紧扣产业、服务产业经济,探索家校企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思路,积极推动“家庭对接学院”、“学院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师生对接职业岗位”的“四层对接”家校企合作办学格局,做到领导重视,师生全员参与。

(2)推进教学改革,提升家校企合作培养创新人才能力。整合现有课程,完善课程体系。遵照生产一线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规律,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把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转化为对应的学习情境,以能力为本位,对现有的课程进行充分的论证后重新进行整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项目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建设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一套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制定实践课程的标准,共同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人才的培养质量。

(3)项目为导向,协同建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照本宣科,按照项目制作的需要,以项目为导向,校企协同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的培训。通过引入企业项目到课堂,实现生产任务课堂化、教学任务项目化,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和教学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在进行项目教学的时候,可以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相当于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组织和工作的协调。在企业技术骨干和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行项目的设计和论证,然后从各小组中选出优秀的作品供企业使用,并对作品被选用的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通过引入企业生产项目,以项目为导向,采用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构建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内容。通过三个阶段的实践教学,实现从职业基本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到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三级递进能力培养,使学生不仅能胜任第一个工作岗位,而且能够具有岗位迁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优化专兼职教师结构,打造技能过硬的师资队伍。推进校企协同创新,关键在于人。因此,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直接影响着家校企协同创新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建立学校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制度,推动学校教师企业化;通过对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的课程学习和师范技能的培训,培养兼职教师的师范技能,使企业人员教师化。建立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制度,实现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的身份转变,家校企协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5)家校企协同教育评价标准。家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规格是将其特征转化为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规范化,一般将人才培养的评价指标划分为知识、能力、素质三种。应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出一个具有科学依据的、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的评价标准。人才培养的评价应由高校和企业共同来完成,评价主体是学生。①知识方面的评价标准。第一,基础知识方面,应具有从事本专业所需要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经济类、管理类知识。第二,专业知识方面,首先要具有扎实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其次,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有一定的了解;再次,要掌握一定的本专业领域技术标准和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②能力方面的评价标准。能力方面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③素质方面的评价标准。基本素质方面主要包括热爱所从事的专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追求卓越的态度;艰苦奋斗精神;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学会沟通;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此外应拥有良好的质量、安全、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梁欢.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理念下的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Exploration on the Innovation of Family-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U Lu-ye
(Jilin Technology Colleg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Jilin,Jilin 132000,China)

In recent years,as a new type of education mode,the famil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has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universities,enterprises,government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The family-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and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home school cooperation;personnel training

G711

A

2095-980X(2016)12-0142-01

2016- 11-27

于潞野(1987-),黑龙江伊春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院校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