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骨科手术麻醉1例报告

2016-04-04韦晓勇闵红星

实用老年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苏醒丙泊酚芬太尼

韦晓勇 闵红星



·病例报告·

老年患者合并多种疾病骨科手术麻醉1例报告

韦晓勇闵红星

1 病例

1.1临床资料患者,男,89岁,体质量55 kg,身高176 cm。术前诊断: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左肺肺大疱、高血压(2级)、冠心病心功能Ⅲ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双侧胸腔积液、肺气肿、脑萎缩、肝损待查。拟在全麻下行右侧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年,冠心病史10余年。个人史:间断饮酒60余年,吸烟50余年,每天约1包。术前查体:双肺呼吸音减弱。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轻度ST段改变;心脏彩超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明显减低;胸部CT示:双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并左肺肺大疱形成,右肺中叶、左肺钙化灶,双侧少量胸腔积液;肺功能示: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为36.1%,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重度);脑部CT示:脑白质变性,脑萎缩,左侧额颞顶部硬膜下积液;生化常规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107.3 μ/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76.3 μ/L。余无异常。

1.2麻醉经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减轻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取仰卧位,监测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159/80 mmHg,心率(HR)80次/min,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88%,面罩吸氧(3 L/min),并将手术床置于头高脚低位,之后患者SpO2逐渐上升至93%。开放外周静脉通路,缓慢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局麻下左桡动脉穿刺监测有创血压(IBP),并行动脉血气分析血液酸碱度(pH):7.469,二氧化碳分压(PaCO2):32.1 mmHg,碱剩余(BE):0,氧饱和度(SO2):93%,血清钾离子(K+):3.6 mmol/L,葡萄糖(GLU):4.9 mmol/L,血红蛋白(Hb):8.8 g/dl。清洁患者额面部皮肤并正确粘贴脑电双频指数(BIS)电极,连接BIS监测仪持续监测 BIS值。麻醉诱导:IBP 160/77 mmHg,HR 82次/min,SpO293%,BIS 98,面罩辅助通气,去氮给氧,缓慢静脉依次给予丙泊酚25 mg,舒芬太尼10 μg, 苯磺顺阿曲库铵15 mg,倍他米松8 mg后,IBP 下降至123/67 mmHg,HR减慢至73次/min, SpO2为98%,BIS为57,继续缓慢静脉给予丙泊酚25 mg,舒芬太尼7.5 μg后, IBP降至108/46 mmHg,HR降至61次/min, SpO2为98%,BIS为50,此时用2%利多卡因3 ml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呼吸模式:间歇正压通气(IPPV),潮气量(TV):350 ml,呼吸频率(RR):16次/min,同时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维持在30~40 mmHg之间。麻醉维持:术中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复合维持麻醉,维持BIS值波动范围在48~60之间、收缩压(SBP)在120~140 mmHg之间、舒张压(DBP)在70~80 mmHg之间、HR:60~70次/min。麻醉维持共125 min(开始微量泵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至手术结束所用时间),术中依据BIS值调整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泵注剂量,期间共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为260 mg和1.6 mg。术中补液1500 ml(复方氯化钠注射液1000 ml、琥珀酰明胶500 ml),尿量约200 ml,出血约400 ml。麻醉苏醒:手术结束前5 min停用丙泊酚,结束时停用瑞芬太尼,此时BIS值68,约5 min后患者清醒,给予新斯的明1 mg、阿托品0.5 mg拮抗残余肌松,观察5 min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达到脱管指征,遂拔出气管导管,并复查动脉血气(pH:7.322,PaCO2:44.1 mmHg,BE:-3 mmol/L,SpO2:100%,K+:3.5 mmol/L,GLU:4.7 mmol/L,Hb:6.5 g/dl),考虑患者血红蛋白较低,予以输注同型红细胞悬液400 ml。

1.3术后转归拔管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言语配合,行静脉自控镇痛,转送患者至麻醉恢复室继续观察,红细胞悬液输完后再次复查动脉血气(pH:7.37,PaCO2:36.7 mmHg,BE:-4 mmol/L,SpO2:99%,K+:3.8 mmol/L,GLU:5.1 mmol/L,Hb:9.2 g/dl),Hb明显上升,余无异常,且患者未诉不适,遂转至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术后随访患者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9 d后痊愈出院。

2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老龄化,老年患者实施外科手术的例数逐步增加,因其自身生理功能减退,机体代偿能力差,合并多种疾病时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很差,术中易发生不良事件,比如循环、中枢、呼吸系统、肝肾功能障碍以及内环境紊乱等并发症,麻醉风险和病死率明显增加[1]。鉴于此,对于此类高危患者的麻醉,从术前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诱导、维持到苏醒等每个环节应仔细慎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本例考虑到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肺部疾病等,且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穿刺困难,故选择全身麻醉,以便术中更好管理循环和呼吸的稳定。

麻醉维持过程中,考虑该患者术前合并左肺大疱、肺气肿和冠心病等疾病,故机械通气时选用小潮气量和快频率的呼吸方式,以免术中肺大疱破裂。另外,术中应保持氧供与氧需平衡,监测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维持呼PETCO2在30~40 mmHg之间、血压在术前20%范围内波动,避免低血压、低碳酸血症和心肌缺血的发生。因低血压可减少脑组织血供,而低碳酸血症可引起冠状动脉收缩或痉挛使心肌缺血,且可减少脑血流量,引起脑组织收缩而加重脑萎缩,不利于该患者麻醉苏醒及术后恢复。

老年患者各脏器生理性功能减退,而该患者肝脏受损,且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术中应避免麻醉药的过量,以防术后苏醒延迟及加重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临床依BIS值可合理调整麻醉药剂量,维持适宜麻醉深度,避免麻醉药过量及术中知晓,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因此,在该类患者中应尽量使用BIS监测。临床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在麻醉苏醒期易出现血压反射性升高,HR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缺氧,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意外[8]。而瑞芬太尼可增加患者术后耐管时间,减少术后躁动,避免拔管时血压和HR的波动[9],手术结束时甚至在拔管后停用瑞芬太尼,对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极为有益。

总之,对此类患者麻醉,应充分做好术前评估及准备,选用合理、熟悉的麻醉方法,优化麻醉管理,术中完善各项监测,提高警惕,避免麻醉药过量、缺氧、电解质紊乱、低碳酸血症等并发症,同时要保证充足氧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不良事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1]于秀琴,马晨芳,李之明.85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44例的麻醉处理[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6):762-763.

[2]韦晓勇,李军,王毅,等.七氟醚对老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4):379-382.

[3]杨森,杨强,常玉林.异氟烷和七氟烷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4,37(2):159-160.

[4]王刚,何开华.麻醉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33):4091-4092.

[5]张彦,田首元,张秀山,等.丙泊酚和咪达哩仑对老年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4): 305-308.

[6]芦曼,陈永权.三种喉镜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11):1077-1080.

[7]许巧巧,徐莉,代金贞. 81岁右肾肿瘤根治术合并阿尔茨海默病及脑梗死患者的麻醉处理1例[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1):87-88.

[8]夏勇军,李军鹏,李萌. 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7):647-651.

[9]姚颖,郁葱,李勇.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平稳拔管的半数有效剂量[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3):449-453.

750004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医科大学研究生院(韦晓勇);750004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麻醉科(闵红星)

闵红星,Email:minhongxing@126.com

R 614.2

B

10.3969/j.issn.1003-9198.2016.02.030

2015-03-30)

猜你喜欢

苏醒丙泊酚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植物人也能苏醒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