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困境与突破

2016-04-04隋志宇

关键词:体制竞技体育

隋志宇,杨 波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510275;2.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110102)

当代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困境与突破

隋志宇1,杨 波2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510275;2.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沈阳110102)

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大背景下,现有体育体制难以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迫在眉睫。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从梳理当代中国体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剖析了体育体制改革的阻力与动力,提出: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与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以高层次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全面协调发展;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促进体育产业科学发展等建议,努力实现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发展进程。

体育体制;改革;困境;发展;理念;模式

1 当代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困境剖析

1.1 体育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受“金牌至上”锦标主义的驱使,在高度行业化集权经营的传统体制下,优质的体育资源更多地被倾注到高层次竞技项目中,背离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1 传统体制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与进步的要求

1)违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

以市场经济的理念来观察,运动员的培养方式、竞技体育的项目设置、赛事的举办方式、运动员来源与出路、奖惩制度等方面均未能按市场规律取向行事。也不应将个人功利性极强的“精英竞技”作为公共产品纳入公共管理体系,精英竞技中充斥着“假球、虚报年龄、黑哨”等诸多诚信缺失行为。

2)缺乏可持续发展基础

传统体制仍停留在人的工具本位上,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和退役后生活保障缺乏有效解决手段。短视青少年体育发展,造成了青少年体质长期不断下降和体育后备人才短缺,动摇了中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长期执行的“金牌战略”将大量优质的体育资源集中在顶层,周而复始的短期行为销蚀了竞技体育的基础[1]。

1.1.2 传统体制迟滞我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1)竞技体育热门项目鲜有突破

随着国际体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传统的体制已很难跟上世界体育发展的步伐。从北京、伦敦奥运会已经不难看出,传统体制下田径、“三大球”等项目仍没有较大突破,少数项目距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逐渐拉大,长此以往,我国体育在世界的影响力仍将难以改观[2]。

2)群众体育开展依然薄弱

长期以来,对公共体育服务不够重视,体育组织体系建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科学健身指导等诸多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体育人口比例偏低,群众体质健康问题、群众体育开展经费投入低等问题长期并存。

3)学校体育开展不容乐观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然而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却连续多年下降,学生的体育精神缺失及健康理念落后,大中小学体育教育缺乏有效衔接,新的体育测试标准不升反降等现象更值得我们深思。

1.1.3 传统体制偏重竞技体育导致体育发展失衡

1)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

传统体制倾力于体育的政治和外交等非本质功能,将各种有效资源投向有望取得显著效果的竞技体育,导致用来保障公共体育服务体育的资源相对减少,目前我国体制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对体育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2)地区间体育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区域结构的不均衡,造成各地区间的人均体育消费、设施建设、体育人口比例、竞技水平、人均体育经费、重视程度及体育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距明显。

3)各体育门类、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

由于体育战略目标的错位以及奥运任务的压力,在所有体育活动中人为地突出竞技体育,在竞技体育中人为地突出奥运项目,在奥运项目中又人为地突出有望夺牌的项目[3],所有这些日益加大了优势项目与劣势项目以及奥运与非奥项目之间的差距。

1.2 体育体制改革的阻力

改革的进程取决于动力、阻力的较量以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阻力既有遗留下来的旧观念,更有既得利益体的阻挠、理论认识分歧以及体育发展的惯性[4]。

1.2.1 陈旧观念

计划经济的发展理念和管理手段在体育系统中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形成巨大的抵触力量。“举国体制”在竞技体育上曾经取得的辉煌成绩,必然也成为抵制改革的一个借口。

1.2.2 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

在寻求最大化利益的改革进程中,各个利益集团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从而对改革起到不同的影响。在前期不成型的改革中,部分利用制度真空和不正当手段获得巨大利益的既得利益者,为进一步获取利益,更愿意保持当前不规范的制度机制,进而反对和抵制改革。

1.2.3 理论认识分歧

就竞技体育体制而言,当前理论认识上还存在着多种不同见解,虽然“举国体制仍然受一些政府官员和运动员大力支持”,但现实中我们不可忽视金牌光芒后的阴影。对体育资源的配置、责权利的分配、政府职能如何转变,竞技体育如何实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等理论问题的探讨悬而未决,极大限制了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进程。

1.2.4 体育发展的惯性

尽管传统体制存在种种弊端,但“举国体制”还是短期内获得金牌的有力武器,而地方政府和人民对金牌的热情未见明显消退,所以,明知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仍会贪恋现有体制,迟滞体育体制的改革的步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体育学界对于进行体育体制改革的方式和程度莫衷一是,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现有的体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不能适应我国体育强国战略进程,为了促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与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也只有克服种种阻力,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才能得以实现。国家体育总局刘鹏局长在2012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曾经说过:“目前中国体育的转型依然面临诸多问题,改革是唯一的出路。”[5]

2 体育体制改革的动力

2.1 中国体育发展的需求必然成为体制改革的内在动力

2.1.1 体育与社会其他领域协调发展的需求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体育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密不可分的,体育的发展必然要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协调一致。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体育发展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破除体育体制、机制的种种弊端,促进体育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管理体制、产业经营、职业化建设、赛事举办都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必然要参与到如火如荼的文化体制改革当中。

2.1.2 中国体育融入世界体育的需求

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中,现代竞技体育的表现受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体育合作与融合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出路。一方面,竞技体育已经成为和平年代提高国际影响力、树立国家形象、与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随着职业体育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体育要融入世界体育之中,并获得更好的发展,必然要在原有体育体制上进行深入的调整与变革。

2.1.3 体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需求

体育行政机构是体育体制的基础,体育行政机构的改革和局部调整,增强了体育体制从外部汲取资源的能力,为体育体制的变革提供了内在动力。体育体制的基本功能体现在体育行政的管理职能上,而体育行政职能的转变调整了体育体制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必将推动整个体育体制的变革。

2.2 中国体育改革的外部动力

2.2.1 政治环境

我国历来的体育体制与政治密不可分,作为政府行政管理机构的组成部分,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迎合与顺应政府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与潮流。

2.2.2 经济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确立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体育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这也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加注重维护自身体育权利,能够理性对待体育成绩,逐步接受商业体育、娱乐体育和休闲体育等观念和模式,广大民众新的体育价值观,必将通过各种途径与形式影响到改革措施。

2.2.3 文化环境

多元、开放、内涵丰富的系统文化环境为体育体制改革在物质、制度和精神方面创造了条件。在物质层面,各类体育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体育服务的竞争、体育文化的传播早已打破国界限制,为中国体育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体育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制度层面上,为适应多元化的体育发展趋势,就要借鉴国际先进的体育管理经验,建立公平、高效、民主的体育体制。在精神层面,更要充分挖掘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文化遗产并将之发扬光大,所有这些都将有力地促进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

3 当代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要求体育体制与时俱进,脱胎于计划经济的举国体制在统管现阶段的全国体育早已不合时宜。而体育的国际化使得当前国际体育中的职业化、商业化的浪潮猛烈地冲击着举国体制,中国的体育要屹立于国际体育之林,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体育要同国际接轨。

3.1 体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设想

3.1.1 政府主导扶助

通过制定科学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竞赛制度、发展规划,由国家体育行政机构宏观上对竞技体育的各项规定进行整体把控;主持研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指导职业体育,支持院校体育工作开展,扶助弱势项目,组织开展体育竞赛和群众体育活动。

3.1.2 社会运营管理

微观上主要由社会各级体育部门、各类体育团体和社会化体育市场承担运营管理责任,建立以自我协调管理为主的市场化社会运营和管理模式,彻底实行管办分离。

3.1.3 夯实院校基础

切实抓好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和体育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通过“优秀运动队院校化”带动院校体育发展,将院校建成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人才培养的基地。在此基础上,实现院校体育、职业体育和高层次竞技体育的有效对接,形成院校-俱乐部-高层次竞赛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模式。

3.1.4 发展职业体育

从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职业体育的行业法规、制度,明确职业体育体制的基本构成、运行机制。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建立以俱乐部为主体、竞赛为杠杆、相关产业为支撑,国家单项运动协会全面负责的职业化体系。以职业竞技体育带动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推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3.1.5 社会广泛参与

本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在加强全民健身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群众性多元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加大体育文化传播力度,普及和推广科学健康的健身知识与健康理念,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建设,构建覆盖面广的社会化群众体育网络,与时俱进的推进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倡导“休闲体育、娱乐体育、体育旅游”等新理念,并组织家庭体育、社区体育的有效开展,使体育真正成为民众生活方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3.1.6 发挥体育产业的引擎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育产业格局的完善、结构的优化、市场秩序的规范、区域间体育产业的协调、产业规模的壮大等多方面,可以借鉴经济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在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体育产业体系,促进体育与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品牌,进而带动和支持弱势项目以及群众体育发展。

3.2 体育体制改革实现路径

3.2.1 切实转变体育发展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注重体育的公益性质,使广大民众能够得益于体育体制改革的良性发展;不断深化对体育功能和作用的认识,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教育、健身和娱乐功能,使体育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化活动;转变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把体育事业发展重心放在全民健身、提高人民群众体质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体育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与理论基础。

3.2.2 调整和完善现有体育体制

通过对现有体制的改革创新,转变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垂直协调体制,促进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中介机构的实体化进程,彻底实行“管办分离”,建立政府与社会、市场互补,形成具有宏观调控能力的社会自我协调机制的体育发展模式。

3.2.3 大力发展体教结合

广大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是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而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基础,所以,逐步将“优秀运动队院校化”,建立起符合各类高校自身传统和优势的运动队伍,并为高等院校在招生、训练、学习、管理保障及竞赛体制上进行配套改革。在此基础上,逐步将业余体校也逐步纳入国民教育系统,探索高校竞技体育新的发展模式。在各大中院校普遍建立学校体育的督导制度、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和体育考试评价制度,推动后备人才的培养,努力将院校建成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人才培养的基地,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良性结合与可持续发展。

3.2.4 继续深化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

对于优势竞技项目,政府需保持固定投入;对于具有一定职业化基础的(三大球等项目),则在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完全交给市场和社会,并鼓励和支持企业、社团参与其中,对于政府出资的体育公共服务则实行公开透明的招标。

4 结语

世界体育全球化、多样化、职业化、娱乐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不可动摇,我们必须直视现有体育体制的种种弊端,权衡改革的动力与阻力,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机,全面、深入地进行体育体制改革,这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体育需求,提高民族体质健康的必然选择。

[1]卢元镇.以时代精神考量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J].体育与科学,2013,34(1):19-20.

[2]孙亮亮.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路径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5):136-139.

[3]党会侠.由和谐发展反思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J].体育科技,2013,34(2):17-19.

[4]张新萍.中国体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J].体育学刊,2006,13(4):1-4.

[5]刘鹏.刘鹏局长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3-12-24)[2015-12-10].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392∕n4891927∕n4891959∕4898072.html.

The Predicament and Breakthrough of Sports System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SUI Zhi-yu1,YANG Bo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Zhongkai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Guangzhou Guangdong,510275;2.Graduate School,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110102)

In the background of 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 system reform of our country gradually,the existing sports system can not adapt to the situation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reform is imminent.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ports system problems,and then analyzed the resistance and power sports system reform.It advised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sports system,the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ory system;further improve thequot;combination of sport and educationquot;,promote mass sports,school spor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the high level competitive sports;ration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dustry and so on,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transition from a big sports country to a sports power.

sports system;reform;dilemma;development;philosophy;mode

G80-05

A

1674-0874(2016)01-0086-04

2015-04-02

隋志宇(1982-),男,山东烟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责任编辑 王东〕

猜你喜欢

体制竞技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竞技精神
2016体育年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