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疗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4-04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432000石小燕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分院(432000)石小燕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量下降、骨韧性减小、骨结构细微破坏,增加骨折危险性的一种系统性骨病[1]。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多发于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妇女,主要由心理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等引起。患者多出现腰背疼痛、骨折、呼吸困难等症状[2],轻微的损伤便可导致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与传统西药疗法比较,观察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资料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55~78岁,平均(67.36±4.62)岁,病程1~3年,平均(1.43±0.21)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所有病例均有腰背酸痛、甲状旁腺激素升高等症状,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且近期内未曾使用影响骨质代谢药物。两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分组与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西药疗法:促钙质吸收剂碳酸钙维生素D3片,1片/d;止痛药塞来昔布胶囊,1粒/d;结合雌激素片,2片/d;鲑鱼降钙素喷剂100IU/d。
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疗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补肾填精汤治疗:元胡10g,补骨脂、杜仲、菟丝子、女贞子、苁蓉、枸杞子、淫羊藿、续断、山药各15g,黄芪30g,牡蛎50g,水煎服,每日1剂/d。此外主动关心患者,为其制定不同的循证护理方案。
1.3 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患者各部位疼痛显著减轻或完全消失,BMD评分>2.5%;②有效:患者的骨痛症得到明显缓解,BMD增加值≤2.5%;③无效:疼痛症状无改善或加重,BMD值下降。[总有效率=(显效数+有效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与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并分析所有数据,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α=0.05作为评定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BMD值比较:两组治疗前股骨颈、大转子及Wards三角区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BMD值均增高,且观察组增加值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女性卵巢萎缩,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导致骨微观结构改变,骨中矿物质减少,骨脆性增加,增加骨折发生率的慢性骨病。传统西药采取碳酸钙维生素D3作为钙补充剂,增加钙质吸收;塞来昔布胶囊作为止痛剂,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腰背、关节疼痛;结合雌激素片维持体内雌性激素;鲑鱼降钙素喷剂可防止骨质进行性丢失,亦起到镇痛作用。中医认为骨质疏松症为肾脾虚弱、血瘀所致,因此选用女贞子、菟丝子、苁蓉、补骨脂、枸杞补肾益精,元胡化瘀止痛,杜仲、续断、淫羊藿舒筋健骨,牡蛎、黄芪温经通脉。
本研究将综合疗法与传统疗法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股骨颈、Wards三角区及大转子BM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股骨颈、Wards三角区及大转子BMD值均增高,且观察组增加值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治疗组总有效数为29例,有效率为93.5%,而西药组总有效数为25例,占80.6%,综合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综合西药、中药、循证护理的综合疗法可提高骨质疏松症患者BMD值、减少骨质流失、降低骨折风险、缓解骨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