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民歌在广播中的推广
2016-04-04孙爽重庆广播都市频率
■孙爽(重庆广播都市频率)
谈中国民歌在广播中的推广
■孙爽(重庆广播都市频率)
民歌,顾名思义“人民之歌”。从古至今,无论东西南北,每一时代、地域、民族、国家;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文化、宗教的影响下,都会产生某一类别人类自娱、文化留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歌谣是其重要一环。
在如今的“地球村”中,我们的制造业被冠以“世界工厂”的称号,但在文化艺术层面,特别是本土文艺形式上,世界范围内属于我们的声音还不多。
民歌,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本应拥有最为广泛与强力的民众支持,但在当前的多国文化交汇甚至是外国文化的侵袭过程中,民歌在主流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日趋减弱。流行乐坛R&B、蓝调、摇滚等等一派乱花迷人眼,且不说这种效仿与追随是否真有其“大成”的一天,追根究底它们始终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同样以声音为载体的媒体“广播”,无论从其属性还是责任角度,都应当以推广与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己任。广播的贴近性与民歌的基本气质相符,广播的传播方式能以最为本真的“听”,展示民歌特有的美感与韵味。
怎样让中国民歌这一旋律造就的声音,在广播这一声音造就的旋律中互为助力、共谱华章?下面就笔者的从业经验,初步探讨一下中国民歌在广播中的推广。
■打破常规,以旧立新
当前的大多数广播专业频率中,欧美音乐、华语经典流行歌曲占有最大的比重。中国民歌别说是节目了,只是单独的歌曲播放都可以用“稀少”一词形容。不少民歌指出现在早间针对老年人的养生类节目中,美其名曰“怀旧”,无形中却隐含着某种歧视与嘲讽。
在笔者日常工作中,偶有选用中国民歌,随后总会有不解询问与阻拦:“这么土,别放啦!”土、旧、老套……这些词汇变成了大部分人对民歌的一种固化印象。它好像只适合出现在政府主办的晚会中,只能徘徊于广场平坝、中老年合唱队的歌声里。
但实际上,无论是新民乐的探索,还是老作品的新编,民歌所特有的美丽从未消失。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对它进行塑造。如果巷子深,就需要一线的传播者设法将中国民歌这坛“美酒”引入千家万户。
1.音乐节目
专业的广播音乐节目,始终是音乐推广的主力军。由于当前各地广播多以外国、华语流行歌曲为主,建议民歌的推荐最好采用由少至多,以精为主的方式慢慢推广。比如在介绍一首美国乡村爱情歌曲时,巧妙的比对一下中国某地的民歌小调,含蓄与直
白、慵懒与高亢,不同文化里音乐形成的历史、风格塑造、地理环境因素等等均可旁征博引、融会贯通。不但拓展了节目的视角,也丰富了节目的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与融入,待时机合适之时再设立单独的中国民歌专栏。
2.点状节目
为了适应车载受众,越来越多的频率以短小精干的小版块内容丰富频率的整体声音元素。这一个个小版块节目,长则2分钟,短则30秒,也被称为“点状节目”。用好这看似散碎的时间,不但能打破音乐节目固定的时间轴限制,还能以广播最擅长的线性反复传输模式,强化印象,扩大宣传。比如对应“欧美金曲回放”一类的小点状推出“经典民歌小调”节目。前者可对应房产一类的先锋需求客户,后者则以传统旅游文化古镇、景区等为目标。宣传与市场挂钩,找到民歌节目的创收点,是其能长久生存的重要支柱。
3.日常节目
这里指以上两种节目外,需要偶尔播放歌曲的广播节目。由于主持人的音乐素养不尽相同,同时当前广播一线从业人员多为采编播录控一体,所以you专业音乐节目主持人统筹全台音乐基调,选择符合大众口味、易于传唱的民歌在日常节目中播放,量不在多,重在持之以恒。作为有益的补充,可以强化整体的宣传效果。
■深度合作,挖掘潜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扩大民歌的影响力,只靠媒体后劲不足,只靠民间难成气候,各地市级文化馆、音乐家或声乐家协会可以成为中国民族音乐复兴的“车头”。
1.设立中国民歌榜单,树立权威形象
国外有格莱美一类的学院派奖项,国内有华语歌曲流行榜一类的权威推荐,它们发布的内容不但是对从业者的肯定,更是销量的保证。这类评选不以评委个人喜好为独立元素,而是结合市场的反映、歌手的素养、作品的质量综合评定。作为一种统一的优秀品牌形象,更是给予一线民歌演唱、创作者的认可与支持。
设立中国民歌榜单,可以以市、省、全国这样的地区划分,逐级累积计算。奖项设立上,除了演唱者外,建议设立最佳曲作者、最佳词作者、最佳乐曲改编等奖项。鼓励从业者的创新,以及挖掘老民歌作品的新生命力。
推出中国民歌流行榜,便于统一推荐推广,从媒体宣传角度来说大有裨益。
2.推荐新人新作,深度参与宣传
目前各地广播音乐节目中的专访内容,大多由流行歌曲企划公司推荐,或主持人独立寻找。由于市场化程度不足,很多优秀的民歌艺术家、创作人处于“墙里开花无人知”的状态。怎样让这些圈里叫得响的艺术家在“墙外红”,增加曝光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人其作,就需要各地文化馆和协会的大力支持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依托之前设想的“民歌流行榜单”,围绕上榜歌曲做文章。一首优秀的中国民歌,围绕它的演唱者、词曲创作者、市场宣传推广者都可以推荐介绍。宣传形式也可以访谈、专稿、电话连线等形式灵活呈现。
3.牵头赛事活动,广播全程合作
如今各类选秀活动大火,若能结合成功的选秀操作模式,对提升中国民歌的关注度以及民间推广极有利。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选拔比赛一定不能走惯性的老套路,不妨借鉴一下各地成功的选秀活动元素。活动前期的宣传、活动中期的全程关注、活动后期的跟踪报道,广播的全视角介入,辅之以多媒体的联合报道,会产生不俗的宣传效果。
第一季《中国好声音》赛事落幕后,热门选手的选唱歌曲成为了各个KTV的热门曲目,主办方与参赛者各有获利。但对这档口碑度颇高的选秀节目,演唱家龚琳娜却有不同的见解。她说“我认为中国的好声音,绝对不是模仿西方的声音。《中国好声音》有的选手仍然是在模仿西方的声音,演唱歌曲没有创新。一定是有特色的声音,才会成为中国好声音。”“好声音应该要有民族文化的根基。中国的好声音,应是遍布在中国东西南北的民歌、各种地方戏曲的不同行当、不同方言、不同流派之中,他们姿态万千、音色万种。你听过秦腔、碗碗腔、梆子腔、皮黄腔吗?你了解东北民歌、陕北民歌和西南民歌、江南民歌吗?从南方的细腻委婉到西北的粗犷豪放,从汉语的声腔到少数民族各种语言的音韵,太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太多人文历史的积淀。这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永远不能抛弃的,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声音。”
这段快人快语的点评让人印象深刻。
选秀类型的活动固然有很强烈的市场与商业属性,但其承上启下的开拓作用不言而喻。
如果民歌只有老年人才去听,只有老年人才会唱,只有老年人才会写,年轻人越来越远离这个领域,中国民歌的衰败甚至消亡都有有可能的。
如同龚琳娜曾提到的:“没有自身文化根基的纯粹模仿和拷贝的声音,技术含量再高、商业价值再大,也只是昙花一现的潮流,而不是真正的好声音。”
谁说选秀只能是流行歌?通过经时尚包装的民歌选秀活动,挖掘出真正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民歌定能开拓出一条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