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与提高市民人文素质的对策
2016-04-04陈艳梅
陈 艳 梅
(沈阳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辽宁 沈阳 110016)
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与提高市民人文素质的对策
陈 艳 梅
(沈阳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辽宁 沈阳110016)
对沈阳市民人文素质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提高市民人文素质的对策与途径。
文化环境; 人文素质;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人文素质是现代社会中城市市民展示高品质生活的一个精神窗口,主要指人的内在精神品格、道德修养、文化底蕴和法律素质。这种内化的隐性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市民融入共同社会生活的初衷与参与方向,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代社会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跨越”对民众内在的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引发出人文知识匮乏、人文意识欠缺、人文精神失落等社会性问题。这些问题与现代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目标相悖。
目前,沈阳市已经进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转变和全域城市化战略的深入实施阶段,提高人文素质已成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提升沈阳城市软实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因素。辽宁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以支持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快以沈抚同城为重点的沈阳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步伐”[1]。因此,有目标、有针对性地推进城市市民人文素质教育有效途径的科学研究势在必行。
一、 沈阳市民人文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
现代市民公共生活空间的不规范行为大量存在。中国在漫长的农耕文明的熏染下,社会成员的现代性意识水平相对不高,社会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出现于城市社会生活的各种不同场所,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垃圾、公共交通中对老弱病残者熟视无睹等现象都是具体表现。由于农业社会中的“家庭本位思想”作祟,部分城市社会成员仍然存留着随意践踏他人人格、无视公共秩序、看低社会公德等与现代城市生活基本要求相左的心理及行为模式。这些不文明行为看似农耕文明的产物,实质是“社会责任感不经意的丢失”,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带来的是城市荣誉感的缺位。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源于我们传统中深层的文化根源(即“公民权利的缺失”),其结果导致人们对公共生活空间不能够产生认同感、行为方式的不规范与随性特征[2]。
城市市民日常活动中的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学者费孝通把中国社会称为“人情社会”,无论是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还是政治生活中,“人情”与“法”的博弈一直是公共生活中潜在的规则,而这种博弈的结果往往是人情占了上风。城市居民处理彼此的矛盾和利益纷争的手段不是诉诸法律而是托关系、找门路;即使自身的正当权益受到不法侵害,也不知道拿起法律武器自卫,更有甚者为了私利想方设法规避法律,无视法律的存在[3]。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从历史上看,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模式下长官意志决定一切,法典只是呈在堂上的“摆设”;从现实来看,国家党政机关中个别领导干部为了政绩和“形象工程”大搞裙带关系,不依法行政,捞取个人仕途升迁的负面“示范效应”,强化了市民轻视法律、看重社会关系资源的思想意识。
在城市化和市场经济进程中诚信缺失。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了三十几年,基本理顺了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目前要面对的重点是市场本身的秩序,这种秩序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行业内部的企业间的关系,其次是各个行业间的关系,最后是企业与企业服务对象即消费者的关系。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三层关系的实际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诚信问题。市民公共生活的大环境是经济环境,市场经济中的诚信危机导致这个大环境中的城市居民人文素质的降低。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的原因在于监管不到位;市场经济中资本的本质属性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围绕这个目标的任何企业行为都是合理的,而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需要国家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引导、控制,使其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秩序,一句话,在国家法律框架下追求资本利润的经济活动才是既合理又合法的,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任何问题,实质都是作为国家机关监管部门的失职。
社会城市化过程中人际交往关系的利益化和冷漠化现象普遍存在。人际关系的主导是利益,他人的行为构成满足自身利益的手段与工具,其结果直接导致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淡漠;伴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中心城市生活的节奏也在加快,加之大城市居民的快速流动导致人们之间木讷隔阂,缺乏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城市化过程中大量涌入城市的失地农民并没有被赋予“市民”的身份,其结果是农民工对城市缺乏心理认同感而淡漠了对城市文明的建设[4];互联网时代信息途径的多元化、信息内容的复杂化,以及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代际交流手段的差异等带来的社会后果是代际隔阂、人际关系的虚拟、人际情感的淡薄,这些都严重影响到社会群体的整合,导致群体文化的缺失和人情的冷漠。
二、 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提高市民人文素质的对策与途径
1. 大力加强和改进政府对市民素质教育建设的领导
政府部门要大力推动学校和社区对城市居民的素质教育工作。学校和社区是市民素质教育的主体,政府要在充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和监管,另一方面要组织相关机构不断研究、改进和创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城市管理者也要注重自身的形象与人文素养。因为这不仅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与品格,展示大都市的精神风貌,而且其思想言行在普通市民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导向和鲜明的示范作用[5]。
繁荣经济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外化的媒介。 物质文明是提升国民素质的先决条件,因此要努力加强经济建设,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为发展居民文化素质创造物质条件。
2. 打造提升市民素质的各类平台
(1) 法制建设是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石。在社会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依法行政,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十八大提出,要规范治理社会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包括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等。中国文化中德治是主流价值,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一方面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另一方面要在新形势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思想道德深入人心。经济快速增长引起人们内心的高度紧张感和焦虑感,城市居民的人格障碍引发的社会冲突事件时有发生,社会要加强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疏导工作。推进社会的政治文明进程、提高法的公正性、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其总体要求是提高社会综合治理的能力。放眼未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美德的创新和转化,提升城市竞争的软实力。人文精神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关涉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在尺度。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武装城市居民的精神世界,可以激发市民自我素质提升的内在动力,促进社会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
(2) 社区学院成为提高市民素质的平台。社区学院是“居民学校”升级版,是在社区推动下成立,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已经成为居民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社区学院的作用与功能,将社区学院打造成市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良好平台与培训基地,将人文教育融入市民个人能力和素质发展之中,共同关注科技、社会、人文教育三者的结合,以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达到提高广大市民文化素质的最终目的。
(3) 传播媒介应当成为提高市民素质的推手。 网络媒体是当前信息时代的主要信息媒介,它从传统媒体的单向灌输、硬性控制的特征中挣脱出来,开创了信息平等对话与协商的平台,从而成为新时代传媒的主要标志。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各个社会阶层和不同的群体,受众面十分广泛,所以传播媒介应当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信息空间,提倡、开展、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的文化传播活动、娱乐休闲活动与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舆论与新闻舆论氛围,引导和监控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与精神文化风尚,使其成为普通市民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力推手。
(4) 要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市民文化素质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学校始终是提升人文素质的主要场所,要加快各级各类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之在推进沈阳人文素质教育中担当起应有的责任。
三、 在发展中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实现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市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工程必须有制度保障、社会环境支持和相关教育工作的推动。为保证市民人文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完善提高市民人文素质的制度,因为社会重视并不能完全达到教育与教化的最终目的;对于社会中那些规则意识与自律意识薄弱的人来说,慎独是不可思议的行为,因此制度的硬性约束力远远强于道德的软约束[6]。
(2) 努力营造提高市民人文素质的社会文化环境。市民的人文素质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各个不同的领域与范畴,这些领域与范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卓有成效的全社会、全方位、立体多层面的社会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单位的社会教育优势,为市民人文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 公众媒体是宣传引导社会正能量的重要载体。公众媒体应该时刻牢牢把握正确、积极的舆论导向,加深、加强对全社会普遍高度关注的道德热点焦点问题的宣传与引导,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激励广大市民乐观向上,追求真善美的社会共同理想[7]。
(4) 城市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城市的文明赖于市民素质教育。因此,研究市民素质提升对策有助于发现当前市民素质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了解市民素质教育的需求,便于找准着力点,为实现城市建设目标作出努力;有助于把握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推动沈阳向综合经济实力强大,研发创新能力领先,高端服务功能完备,生态宜居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更快、更好地发展,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市民按照社会要求来规范自己,自觉调节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以更加有序有效的方式参与社会治理决策、实施、监督和评价的过程中来,使社会治理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和水平。
[1] 沈阳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规划纲要[N]. 沈阳日报, 2013-07-22(理论版).
[2] 王海鹰,薄瑞华. 城市文化环境对市民文化素质影响的机制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3):64.
[3] 韩秀红. 培育和提升市民人文素养问题探究——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4(15):131-132.
[4] 杨琳. 文化强市建设视域下的市民素质提升研究[J]. 价值工程, 2013(27):320-322.
[5] 王强,杨哲. 以沈阳城市文化环境建设提高市民文化素质[C]∥第十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45-46.
[6] 张帆,孙红. 关于构建沈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29):23-24.
[7] 朱佳. 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沈阳为例[J]. 管理学家, 2014(18):34.
【责任编辑张跃双】
Creating Good Urban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Public Humanistic Quality
ChenYanmei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citizens in Shenyang are analyze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approaches for creating good urban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ing public humanistic quality are proposed.
cultural environment; humanistic qual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2016-03-23
陈艳梅(1967-),女,辽宁绥中人,沈阳大学副教授。
2095-5464(2016)04-0509-03
G 7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