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思考
2016-04-04鄢丽钊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湖南衡阳421002
鄢丽钊(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湖南衡阳 421002)
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思考
鄢丽钊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湖南衡阳421002)
摘要: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表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网络文化在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机遇的同时,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约束和引导作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网络环境
1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分析
(1)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较差,但是思想观念比较活跃。高职学生主要是90后,他们的物质生活环境相对优越,受教育条件优越,较早接触开放的网络环境,思想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但是由于人生阅历浅、知识水平不高等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使他们在判断是非方面的能力却比较差。
(2)自控能力弱,个体意识强。目前多数高职学生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学生了,有足够能力和智慧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无需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介入,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存在和发展使得他们的个体意识出现膨胀,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意识,忽视他人、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而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又过渡依赖于家长和教师的监督管理。
(3)自卑感强烈。一方面,高职学生多数是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正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进不了一般高校才选择高职院校就读的,这种现实的尴尬局面造成他们普遍存在自卑感。另一方面,从未来就业岗位来看,高职学生以后绝大多数都是进入企业从事一般岗位工作,很少有人能够成为高层次“蓝领”或“白领”。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也造成他们缺乏奋斗的动力,自卑感强烈。
(4)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强。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发育给其心理和情绪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由于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急躁、悲伤等情绪,个人情绪经常出现不稳定现象。同时当遇到理想与现实冲突,与别人意见不同时经常产生逆反心理。
2 网络环境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产生的挑战。首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导向控制力带来挑战。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各种言论、观点以及信息未经筛选审查就在网络空间中大量传播,由于大学生涉世未深,所以极易受到这些错综复杂的信息影响,部分不良信息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社会舆论产生负面冲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接受信息的主动性显著增加。通过电脑、手机等客户端,学生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与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联系和对接,并对自己喜欢的信息进行下载和浏览,这种信息生产和消费的自主性使得现实中对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更加艰难。其次,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备更高的素质。网络技术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和网络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使得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方法、再到形式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围绕网络环境这一背景产生的变化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过硬的思政理论素质和驾驭网络技术的能力,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具体来说高职院校思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从政治素质、道德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以及能力素质四个方面结合网络环境这一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背景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能力,为胜任网络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基础。再次,对高职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网络文化在丰富广大高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也给大学生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由于网络监管难度较高,加之网络空间的开放性等特点,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暴力、色情、以及异化的政治言论等信息,这些信息在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在网络空间中传播会对大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大学生责任感弱化、道德观念滑坡、政治价值观念不强、以及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的出现正是网络文化对高职大学生负面影响的缩影。
(2)带来的机遇。首先,有利于在“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现行办学模式下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现有的“工学结合”的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网络技术则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一方面,网络文化和网络技术所具有的开放性特征为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师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实现有效沟通。思政工作者利用这一平台的开放性和便捷性,可以创造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交互性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时空限制的瓶颈被打破,基于网络文化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拓宽了思政教育方式和渠道,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例如,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常采用的班级微信群和扣扣群等形式就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次,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网络的最大优点在于可以将信息以声音、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形式进行传播,能够将各种主题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多样性的信息技术加以处理和展示,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趣味化,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 网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进的思考
(1)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提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首先,加强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要具备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因此,高职院校要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对待,做好建设规划,投入专项资金改善网络硬件设施,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其次,加强校园网络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政教育经验丰富的校园网络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不断提高网络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始终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最后不断创新理念,改进网络辅导员队伍的工作方法。再次,推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高职校园内部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信息传播管理体系,形成长效管理运行机制;最后,把握网络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
(2)以网络为依托构建全过程参与的高职思政工作新机制。高职学生教育的一个特点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通常还要到工厂或实践基地参加实践学习,以提高实践技能。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工学结合”。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期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并不是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难点在于学生顶岗实习阶段,也即是在工厂或实践基地实践学习的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参与往往在这一阶段掉链子。因此,构建全过程参与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从目前来看主要就是构建其针对实践教学阶段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首先,在学生在实习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组织实施网上思政远程教育课,开设思政专题讨论板块,以实习企业为基本单位建立qq群、微博群、微信群、以及网上讨论板等,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网络平台;其次,在组织实施方面。要构建其专业系部、思政教学部、以及实习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学生还要参与企业组织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其它社会活动。最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绩的考核上,建立起有思想理论课教师、企业指导人员、以及辅导员组成的三方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成绩。
4 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网络技术手段与思政教育结合的一个新问题,也是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政价值观念深刻影响而延伸出来的一个教育问题。网络时代的带来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网络这一资源加以合理利用,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创造新的平台和途径,提高网络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Discussion about problm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the Network Environment
YAN Li-zhao
(Accounting Department,Hun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engyang,Hunan 421002,China)
Abstract:Based 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the network culture produces a profound impact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the values and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showdistinct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How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effectively,play the constraintand guiding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a practical problem faced by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network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0X(2016)05-0126-02
收稿日期:2016-04-19
作者简介:鄢丽钊(1971-),女,湖南衡阳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