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专业教育趋势的可行性探讨

2016-04-04凌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机电技术分院成都温江611130

时代农机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凌宁(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机电技术分院,成都温江 611130)



农机专业教育趋势的可行性探讨

凌宁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机电技术分院,成都温江611130)

摘要:为保障农机教育、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质量,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室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建立共建、共管、共赢的运行机制。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形式探讨农机教学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方式,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农机教学实训、实习的有效性、实用性。

关键词:农机教育;实践教学;农业机械化;地方区域

1 农机专业教育的现状

(1)农机专业教育的作用。一是促进农机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农机专业在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维修和规模作业等方面具有为地区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农机人才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农机经营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大型、复式、高效能机械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了农机化发展质量;二是提高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的人才能力。通过带头推广农机新技术和应用新型农机作业模式,农机专业人才通过教学和示范的方式将技术和模式延伸到农户、田间、地头,降低了个体农业技术推广的成本。三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农机专业通过对农业、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示范者或种粮大户的培养,利用这类人员拥有机械数量多、机具集成配套并承包了大量的土地,进行规模化作业,实现了土地家庭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的有机对接,促进了土地合理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四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农机专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农机基层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经济意识,促进了农民向专业化队伍方向发展。

(2)农业机械化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因为各种原因,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相对偏低,迫切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以促进其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农机教育实验、实训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适合本地区生产的农机具少,个体单独使用居多;学校农机具本身配套率低,学校可供作业规模小、本身作业效率受到限制;满足特色农林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机具少,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机具少;产中作业和运输服务机械多,产前、产后机械少。②学校对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教育体系不健全,造成教育本身对农机市场法制观念不强,学校对农机设备的维护质量差,并有设备购置不用现象。③农机教育对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引领不足,土地分散经营,户均耕地有限,与农业机械相对要求大规模作业之间产生矛盾,农业机械教育需要引领的规模效益,尤其是农机专业在农场的主力作用效能不能充分发挥。④对新技术、新机具优先认识不足。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在看到效益后才肯接受,而且农机具教育对新技术、新机具的先进性和使用中效率、效用的掌握滞后。造成学校没有或相对较农场耕作更粗放。⑤学校对农机科研、开发、研究投入不够,造成该项能力较弱,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3)农业机械教育发展的潜力所在: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其“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丰富内涵,统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环境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新农村建设的5个方面,其中4个方面与农业机械化有着密切的联系。①农业机械化是“生产发展”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把生产发展作为先决条件。②农业机械化是“生活宽裕”的强大保障,要生活宽裕必须增加农民收入。③农业机械化是“乡风文明”的重大载体,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④农业机械化可以促进现代农业文明,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⑤农业机械化是“村容整洁”的重要前提,农业机械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中的作用已得到社会认同。例如机械化秸秆的综合利用,通过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打捆回收、粉碎作食用菌基料等技术的应用,即为“村容整洁”服务,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2 农业机械教育减弱的原因

可以看出农机实际上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自1979年开始农业机械经历了从发展到逐渐弱化的趋势,农业机械教育也随之减弱,其原因有以下3点。

(1)因为现在是普遍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不管领导视察也好、召开现场会也好,都是庄稼长得好不好,产量高不高,产值高不高,农民增收多少,中间的生产过程一般不会重视,是牛耕马驮、肩挑背磨、还是使用了多少农机及现代科技元素,一般不过问,农机部门都是幕后英雄,所以,尽管说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的标志,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甚至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他老人家就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口号多么响亮,但农机还是被边缘化。

(2)农机在产业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差异引起的,一般农机产业从开发到推广需要较长的时间,在此期间的科研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财力来支撑,没有多少农民愿意做这个投入。而国家对该项的投入也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根本问题是认识的提高,但认识的提高需要数据说话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农机教育各个院校的投入越来越少,哪里谈得上示范和提出令农民信服的数据。投入少、研发少、效益差、认识差、无价值,形成了农机产业和专业教育的恶性循环。

(3)农机对区域化(以下都成都地区为例)生产的适应性还有待提高。很多地区农业生产大都以小块田为主,大、中型的合作社式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农机教育几乎为零,不能加强教育和研发是阻碍农机产业和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形成了无教育、无科研、无适应性机具、无发展的农机自由性经济特点。

3 解决农机教育发展的途径

(1)根据我国地区农业现状引进、探讨适合各地农村现状的现代农业机械。

(2)由一些院校首先在现有状况下,逐步通过农民培训等形式引导农村人员认识现代农业机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带来的经济效益。

(3)建立扶持农村规模化生产型农业工厂的教育模式。

4 现代区域性农机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现代区域性农机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①农机教育的内容需要增加和补充;②改变农机教育形式;③农机教育人才培养的投入;④农机教育经费的倾向和鼓励;⑤示范性农机经营工厂的建立。

5 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案

(1)教育人员培养。建立农机教育培养常性化机制,对愿意从事农机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要给予学习进修培训的新方法。对于学校要建立一支3~5人的农机教育专业人员队伍,以一些院校为例可以在依托汽车专业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能操作、维护、保养的教师队伍,做为农机教育建设培养和培训的基础人才。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能修理、改进、研发。

(2)农机教育的设施投入:农机教育要在地区区域中起到作用,首先要有教育的基本设施,比如: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开沟机,其它各类适合地区生产、较有代表性的农业机械,各类维护、维修工具,以及相应的耕作土地。

(3)在机械设备、土地具备后,应当根据地区区域特点,根据先进的农机生产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农机耕作(或工厂)示范基地。可以给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和对农民进行培训以及做为建立区域农机发展的模式依据。

(4)建立农机化教育实用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人才培养结构模式化操作流程,根据该模式情况用2年左右时间建立适合区域地区的农机培养模式。

放眼望世界,美国已经实现了棉花、葡萄采摘机械化,新疆2014年从意大利引进了西红柿采摘机械,一天收获面积3.333hm2,相当于400人人工一天采摘的面积。由此发现一种趋势,但凡是种在地里的农产品,大概都可以用机械来采摘来收获。我们可以借鉴别的区域和世界的成功经验,确定区域经济作物,随之发展相应机械,建立农机工厂。

综上所述,地区农机教育在引领当地经济中,要立足地区实际情况,关注全国乃至世界先进生产力,注重学校师资培养,实验、实训建设的时效性和经济性,逐步完善农机工厂建设,致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6 项目建设目标设想

(1)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目标。①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特色的“校企合作,基于农业生产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②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③构建“职业素质、基础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的模块化课程体系。④建设农机教学实习示范基地,在原有专业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建设教学素材库,并进行开放式网络平台建设。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根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师资结构、师资水平、教学能力、实践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及校企合作程度等现状,建设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核心具备双师素质的优秀教学团队,先期应当拟培养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带动4名青年教师共同进步,提高全体专业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带头人每年下企业实践不少于2个月,其他专业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个月。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能工巧匠或一线农机管理人员任兼职教师。建设“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形成师资队伍建设长效机制。

(3)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目标。①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一些国内先进农机示范基地深度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使农机生产、维修行业,农业生产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管理中来。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行专业论证,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学计划、教学进程及专业职业能力体系标准,共同进行师资培训。②校企合作评价体系建设。以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依据,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三方共同参与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制定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岗位技能考核标准,面

向社会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③建立校企合作新模式。为有效拓展提高师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活动空间,全方位,多元化开展实训课教学活动部分院校应当注重与合作社之间建立互帮互学的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4)农机教育的思考。在农机教育专业建设思考中要着力思考以下问题: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模块课程为载体,产学结合为手段,以过程考核为抓手,技能鉴定为保障的课改理念,构建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分别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建议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分成职业素质、基础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四个模块。

总之,农业机械教育要立足于社会辐射与服务能力,最低限度应能到达以下内容,积极为地区农机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技能鉴定,提供新型农机设备使用与维修技术咨询服务、为社会提供农机新技术培训200人次/年左右(按地区不同有差异)、为农场、农村示范作业,代耕代收1000亩左右,同时引领同类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

The Feasibility of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rend

LING Ning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Technology Branch,Chengdu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School,Wenjiang,Chengdu 611130,China)

Abstract:For the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al educ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qua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to further improve the school training room and productive training 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operational mechanism,strengthen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 and enterprise,build the win-win mechanism.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diversific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explore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industry enterprises,and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practice teaching,internship 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ality.

Key words:agricultural machinery education;practice teaching;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local area

中图分类号:S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80X(2016)05-0120-02

收稿日期:2016-04-05

作者简介:凌宁(1966-),四川崇州人,大学本科,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业机械。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化农机
农业机械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沃得农机
春来好时节 农机备耕忙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不一样的农机展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如何加强农机管理发挥农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