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癌症的筛检与预防
2016-04-04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何 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妇科常见癌症的筛检与预防
何 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阴道癌与外阴癌是女性发病率高的妇科癌症,且呈年轻化趋势。如何预防这几大癌症,怎么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关键词】妇科;癌症;筛检
健检知多少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妇女的前十大死因仍以癌症居首。其中乳癌、子宫颈癌及子宫癌被列入国人前十大癌症,不过这类癌症进展缓慢,是可以通过筛检予以预防及治疗。
1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育龄期妇女除乳癌外,第二种常见癌症。性生活过早、性伴侣过多与诱发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平均发病年龄为51岁[1],随着近年我国性生活观念的转变,发病年龄呈年轻化,临床上20~30岁的并不少见,发病率随性生活早而高,但宫颈癌的发病缓慢,从正常宫颈炎症发生到癌前病变,一般需好几年最后到宫颈浸润癌;且宫颈出现病变,其位置很浅,妇科医生凭经验能看到,得到早发现。积极治疗早期的宫颈癌,80%有5年以上生存率。政府大力推广子宫颈抹片定期检查,因子宫颈癌致死的机会已减少62.7%,进展为子宫颈侵袭癌的风险则下降58.2%。加上目前推广的子宫颈癌疫苗注射,其盛行率应该会再下降。不过,由于社会风气开放,初次性行为年龄下降,性伴侣人数增加,病毒的散播力强且传染普遍[2],而预防性疫苗仅针对人类乳突病毒(HPV)16及18型,所以还是无法完全杜绝。2011年子宫颈恶性肿瘤发生个案数占全部恶性肿瘤1.81%,因病死亡占1.60%。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排名于女性为第7位。子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子是人类乳突病毒感染,大部分妇女感染HPV有自行清除的能力,仅少数会成为带原,而从感染到致癌过程为10~20年。美国癌症医学会在2012年3月14日发布最新筛检准则,建议年龄降至21岁,并将间隔时间拉长,不须每年作抹片检查。其间隔时间为:21~29岁妇女每3年进行1次抹片检查,在抹片异常情况下再进行乳突病毒检查。30~65岁妇女则每5年同时接受子宫颈抹片与人类乳突病毒检查,若无法接受后者,则至少每3年接受抹片检查[3]。至于无异状的65岁以上或接受过子宫及子宫颈全切除的妇女,则不用受检。但若曾经有子宫颈癌前病变病史,仍要定期检查。施打过疫苗的妇女仍要定期筛检。若是HIV感染,器官移植,免疫功能异常者,属于高危险群,更应该增加筛检的频率。
2 子宫体癌/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相对来说,较为多见50岁以上妇女,即围绝经期与绝经后的女性好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相关,这种刺激有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指雌激素的补给是外源性的,如燕窝、蜂胶、花粉等雌激素富含的保健品长期服用,以及雌激素药物长期服用者,如乳腺癌患者需要服用三苯氧胺;内源性的主要与疾病相关,如,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卵巢肿瘤等。”
根据国民健康署公布的资料,2013年子宫体恶性肿瘤发生个案数占全部恶性肿瘤1.86%,死亡人数则占0.47%。发生率于女性为第6位;死亡率于女性为第14位。自该年起子宫体癌的发生率超过子宫颈癌,成为第二常见的妇女癌症,而且发生率最快,目前已是20年前的6倍以上。子宫内膜癌主要的症状为异常出血,尤其是停经后的阴道出血,患者多会因异常出血现象而就医,因此多数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时仍局限在子宫内的第一期,所以在国人女性生殖道癌症中的5年相对存活率最高,预后也最好。子宫体癌包括子宫肉癌与子宫内膜癌。大部分子宫体癌来自子宫内膜,所以称为子宫内膜癌,预后较佳,仅少部分(约2%子宫体癌)源自子宫肌肉层或是子宫的结缔组织,称为子宫肉癌,预后差且死亡率高。而80%子宫内膜癌属于分化较好且存活率高的典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少数为分化较差的亮细胞或乳头状浆液性细胞癌等。罹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子包括:(1)仅使用雌激素的贺尔蒙补充疗法,尤其停经后未加入黄体素会使风险增加;(2)肥胖;(3)Tamoxifen(治疗乳癌的药物,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机率为小于每年1%);(4)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不孕;(5)高龄;(6)糖尿病或摄食高脂肪且缺乏运动习惯;(7)有家族史,尤其是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直肠癌;(8)有乳癌或卵巢癌病史;(9)接受过骨盆腔的放射线治疗;(10)曾罹患子宫内膜增生。简单性子宫内膜增生于日后变成子宫内膜癌的机率为8%,但若为复杂性非典型的子宫内膜增生,则日后有高达29%的几率变成子宫内膜癌,所以在这阶段即须接受治疗以免未来形成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常见症状为非月经期的异常出血或停经后出血,少数有不明骨盆疼痛,自己可摸出的骨盆肿瘤,或体重急剧减轻等。虽然经阴道超
音波与子宫镜检查皆可提供部分信息,但仍要经由子宫内膜病理切片确诊。对于高危险群或有遗传病史者,须投予黄体素、子宫内膜骚刮或预防性切除子宫等。由于国人饮食西化,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会继续增加,值得重视并加强预防。
3 卵巢癌
最麻烦的妇科癌症是卵巢癌,临床医生都比较困惑[4]。它主要原因不明,预防方法也没有,且一旦确诊60%~70%的患者已是中晚期,晚期卵巢癌患者只有20%~30%有5年生存率。卵巢癌的发生率没有子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高,但死亡率相对较高,为初期没有症状,不容易早期发现,统计上仅有20%的卵巢癌可以在早期被发现。目前筛检的工具主要是经阴道超音波检查及检测肿瘤标记CA125,但阴道超音波无法准确地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还是需要手术后的病理判定。至于CA125则因其他良性疾病也会有上升现象,专一性不够。除了少数致病基因的遗传变异如BRCA-1及BRCA-2外,卵巢癌没有明确的危险因子,因此除了使用避孕药物可减少发生率外,没有其他预防方法。
4 阴道癌与外阴癌
年龄越大发生机率越高。70%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与人类乳突病毒的感染有关。妇女有抽烟、喝酒、HIV感染或是子宫颈癌病史,皆属于高危险群[5]。常见症状为性交后异常出血或疼痛,有时有可摸到病灶,需做切片诊断。
5 结 语
癌症的防治,首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若能明确了解癌症相关的危险因子及其特性,就可采取有效的筛检方法,在发生之初给予诊断及治疗,以获得良好的预后甚至完全治愈。
参考文献
[1]丛玉隆,王 丁.当代检验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49-1501.
[2]卞美璐,刘树范.子宫颈疾病的诊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53-1551.
[3]孙小容,李玉兰,车东媛,等.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临床研究[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5,1(1):12.
[4]刘 军,罗淑贞,卢义生,液基细胞学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20(9):553-554.
[5]李隆玉,李诚信.宫颈癌的预防及普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19(3):151-1521.
本文编辑:吴玲丽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4.014.02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社区育龄妇女宫颈癌普查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2013C2022112)
作者简介:何平(1979-),女,黄梅人,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