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戏剧创作 振兴地方戏曲
2016-04-04张宇俊
张宇俊
繁荣戏剧创作 振兴地方戏曲
张宇俊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剧种繁多,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全国360个戏曲剧种,江西的赣剧和分布在全省各地的、风格迥异的采茶戏位列其中。
戏曲,是社会生活形态的反映,是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桥梁,是全社会人类共享的宝贵精神财富。
源于明未清初,受明清出现的传奇剧和江南流行的“采茶歌”影响,在赣南民间灯彩、采茶歌舞、三角班基础上,逐渐衍变而成的赣南采茶戏,经过400多年历史变迁,已积累了82出传统剧目,300余首传统曲牌,400多个传统舞蹈元素动作和近20个男、女行当身段歌舞组合。
以史为鉴,方知兴替。
赣南采茶戏今天的艺术成果,今天的艺术人才,都与长期来始终把繁荣戏剧创作,摆在工作首位的做法密不可分。
上世纪50年代,因为整理改编传统小戏《莲妹子》,被选中出席全国首届民间艺术汇演;60年代,因为根据传统戏《九龙山摘茶》整理改编成舞台剧《茶童哥》,著名戏剧家、文学家田汉老先生称是“戏曲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粉碎“四人帮”后的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把剧名易为《茶童戏主》搬上银幕;1964年,创作演出的《怎么谈不拢》,选入江西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团,连同高安采茶戏《小保管上任》、抚州采茶戏《秧》,组台参加华东(上海)地区戏曲现代戏汇报演出,次年赴北京进怀仁堂演出。《怎么谈不拢》、《小保管上任》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
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根据罗旋小说《白莲》改编的《莲妹子》,江西电视台拍成电视艺术片;根据传统戏《唐二试妻》整理改编的《试妻》,著名戏曲研究专家张庚,称之为可与俄国剧作家契可夫的《蠢货》相媲美。90年代创作演出的《山歌情》,是赣南采茶戏第一出被中宣部评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剧目。特别是近几年来,创作的《快乐标兵》、《八子参军》又连续获“五个一工程奖”,《永远的歌谣》也获好评。赣南采茶戏演员张曼君、龙红、杨俊,也因为在上述有关剧目中出色完成了剧中人的形象塑造,收获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综上所述,让我们清楚的看到,赣南采茶戏的振兴发展,是由众多创作剧目的出现而促成,也让我们领悟到,创作的繁荣,让一个戏曲剧种发展成了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成绩已成历史,担当近在咫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改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和审美情趣正在发生多层次、多品味、多样化的新追求,戏曲艺术应该与之相适应,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的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地方戏曲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面临发展繁荣的大好契机。为此,我想从赣州抓戏剧创作,促赣南采茶歌舞艺术振兴的做法,谈点体会。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这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人员的共识。只有有了好的剧本,结合艺术的二度创作(包括表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才能有彰显各自艺术才华的空间和平台。
抓创作,首先是要有规划,要树立“精品”意识。“规划”也是生产力,“精品意识”是一种追求,是继续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就是这样抓出来的。2010年,赣州市委宣传部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文联有关协会,召开了全市戏曲创作座谈会,统一了抓创作对繁荣戏曲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回顾总结了创作的成绩、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观看了当年瑞金市歌舞剧团演出的情景剧《八子参军》,让与会人员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和冲动。在此基础上,及时组织和引导对《八子参军》再创作的讨论,趁热打铁的明确了担当再创作的作者及有关创作人员的组成,把该剧定位为采茶歌舞剧,确定由当时的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为演出单位,并作为全市艺术生产的“精品”工程来抓。在统一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基础上,又对工作进程作出了部署(包括外请导演、编舞和舞美创作人员)并解决必要的经费投入等。确保了所有参与的人员,都是“精品工程”中的一员,每个阶段工作一环扣一环,紧张而有秩序的进行,最后终于实现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的良好效果。
其次是抓题材选择。题材,是关乎作品能否成功的基础,也是创作者进入创作构思的起点。纵观赣南采茶戏《山歌情》、《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创作,就是题材选择准确的范例。三出创作剧目表现和反映的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赣南中央苏区的人和事。有颂扬苏区人民为支援革命战争,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有赞美“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干部作风的……这些传统的经过战争洗礼的作风和精神,在今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都是一股强大的正能量,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需要坚持和发扬光大的。题材的选择,为创作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础。
再次是运用好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表现形式,是揭示戏剧主题、塑造人物性格、营造戏剧情境、吸引观众欣赏情趣的必要和有效条件。赣南采茶戏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多部作品,就其表现形式,都定格为“采茶歌舞戏”。这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创新,是创作思想观念的解放。戏中的音乐、舞蹈,甚至连道具都出自赣南本地元素。如家喻户晓的“哎呀嘞”、“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的“长歌·送郎歌”,于都唢呐“公婆吹”,民间的“肚兜”、“小竹椅”等。这些在民间传承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元素,在戏剧表现中都得到充分运用,既不失传统的原貌,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让人耳目一新。赣南采茶歌舞艺术创作,自觉地坚持有规划、树“精品”,自觉地注重题材选择和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地域传统文化元素,为戏剧服务,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创作模式,值得总结点赞。
戏剧创作是极其艰辛和繁重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一位称职的剧作家,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力,还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熟悉本剧种的艺术风格。这些基本功,是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的磨练和付出,才能达到的。赣州戏剧创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前景也是美好的。但也面临一些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最大的困扰,还是创作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如创作《山歌情》、《八子参军》两位有成就有造诣的剧作家,都在好几年前先后退休,有的进入了古稀之年。就连县里的能独挡一面的创作人员,也基本都退休返聘。如不采取切实措施,抓紧加快新人培养,戏曲的发展繁荣将面临很大困难。除了编剧,导演、音乐、舞美创作人员也很紧缺。此外,戏剧评论工作也有待加强等。
平心而论,江西对戏剧创作,历来都很重视,对戏剧队伍人才培养也很关心,对基层的有成就的剧作家格外关心爱护。诸如举办全省戏剧创作培训班,有计划地选送青年导演、演员、音乐创作人员到国家级高等艺术院校进修培训等。特别令人鼓励的是,省委宣传部门的主要领导和省文化厅、文联有关领导到基层调研,总要抽出时间了解研究戏剧创作情况,为基层开展工作加油鼓劲,让大家感到温暖欣慰。眼下的困难和困扰,是暂时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加强自信,鼓足勇气,滴水穿石,这些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一定会得到克服和解决。
戏剧创作的前景是乐观的,地方戏曲的振兴发展指日可待。
张宇俊: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
责任编辑:周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