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

2016-04-04张慧玲

关键词:工作效率层级护理人员

张慧玲

(曲沃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3400)

・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

张慧玲

(曲沃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43400)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护理人员46名,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3名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23名采用常规管理,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院临床护理管理采用层级管理有显著的临床管理效果,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护理水平,值得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层级管理;护理满意度;实施效果;护理人员

医院护理工作的有效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专业技能,为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护理服务目标。医院护理人员由于学历、年龄、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在医院管理中可能出现难于统一的现象[1]。目前各个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较为重视,采用的管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常规管理模式有时会出现管理上的疏漏和缺陷,满足不了患者的需求,层级管理模式对医院护理人员进行统一性的管理,达到患者的护理要求,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本文对我院的46名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管理进行研究,实验组采用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以下是研究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护理人员46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3名,年龄21~46岁,平均年龄(32.7±2.4)岁,其中专科14名,本科9名,主管护师6名,初级护师10名,初级护士7名。对照组23名,年龄22~45岁,平均年龄(33.1±1.8)岁,其中专科15名,本科8名,主管护师5名,初级护师7名,初级护士11名。所有护理人员均自愿参加护理研究,两组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即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综合性的评分后安排任务。

实验组采用层级管理,即对该组的23名护理人员按照护士长、责任护士、基础护理护士分组,并进行分工合作。护士长主要负责危重患者以及特殊疾病的患者的护理工作,同时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急性监督和管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学习并推广护理新技能以及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分析。责任护士除了向护士长报告护理工作和患者的疾病情况,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性的制定护理方案,对基础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以便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还要对病房进行管理,和护士长积极协商统一意见后指导患者用药,并进行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责任护士安排的护理工作,还要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对患者进行心理、饮食、作息等方面的细心护理,对患者出现的特殊状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作出分析。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均采取100分制。护理人员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自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护理管理后,实验组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评分为(95.16±2.31)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8.94±0.25)分、护理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护理人员工作效率评分为(87.65±4.26)分、护理质量评分为(90.04±4.19)分、护理满意度为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在患者的恢复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监督管理力度,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本文中提出的是层级管理模式,层级管理是对医院所有护理人员按照职称、经验、专业水平等综合性评价后进行层级管理,形成有序的统一的整体却又分工明确[2]。目前医院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于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量大、精神压力也较大、护理任务相对较重,而且工龄越长的护理人员工作精神压力越大,所以,医院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中也要重视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方面的管理。层级管理的应用可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自主性,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合作精神,改善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3]。临床中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的管理没有综合性的考虑意识,造成护理管理的混乱和护理工作的不统一性,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只是单一的对护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护理管理,形成护理人员工作态度消极,工作效率较低,护理意识较差以及护理责任心不强的局面,严重影响患者的护理效果,导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低。本次研究中研究发现,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需要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大力推行层级管理模式,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院临床护理管理采用层级管理有显著的临床管理效果,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以及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1] 宋祥浈.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9(14):226-226.

[2] 黄新娜.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探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5,5(6):1620-1621.

[3] 古 凌.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人员层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4,23(11):60-61.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

B

ISSN.2096-2479.2016.07.117.02

猜你喜欢

工作效率层级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工作效率和实用性的探索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简论提高统计工作效率方法
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改掉的7种习惯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
10种方法助你提高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