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效果

2016-04-04周柒媛

关键词:空腹血糖糖尿病

周柒媛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医院党办,湖北 随州 441300)

探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干预效果

周柒媛

(湖北省随州市中医医院党办,湖北 随州 441300)

目的 探索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5月~2015年4月,并对此次研究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平均数据、餐后两小时平均值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效果显著。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期间;护理干预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现象,从而加大治疗难度[1]。本文旨在探索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择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2年5月~2015年4月收治,对120例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组,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35:25,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为(53.69±2.74)岁,平均病程(5.91±1.59)年。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34:26,年龄为43~69岁,平均年龄为(54.76±1.85)岁,平均病程(4.69±2.87)年。观察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和对照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相比各项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包括每日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必要时给予患者心理辅导。

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护理干预,其中主要内容包括:

(1)基础护理:①环境护理:在患者入院时,向患者介绍院内基本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同时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评估,且制定相关护理计划。②饮食护理:积极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患者首要治疗关键,而饮食为血糖的主要来源,因此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制定相关饮食计划,嘱咐患者和其家属应定时定量进食,执行少量多餐制度,告知患者应食用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禁止食用含糖量较高食物。③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说出心中焦虑因素,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进行指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且告知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2)治疗时护理:在给予患者注射胰岛素时,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注意注射时间,嘱咐患者注射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且对于注射胰岛素患者,应加强巡视,按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现象,尤其对于首次用药患者,若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心慌、乏力、大汗淋漓)时,应立即给予患者口服少量糖水,且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3)睡眠护理:告诉患者睡前泡脚,可利于睡眠质量,嘱咐患者睡前可先调整呼吸,再逐次放松各部分肌肉,在全身放松时,可想象其处于宁静、轻松环境。嘱咐患者不可在睡眠时间进行与睡眠无关事情,比如听广播、看电视等,对于失眠患者,可遵医嘱适当给予催眠药物,但需掌握好剂量,防止成瘾。

(4)加强患者功能锻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可制定相关功能锻炼方案,功能锻炼应因人而异,活动时间应由短至长,强度由弱至强,以不疲劳为宜,使患者保持健康状态,对于危重症患者,不建议其进行功能锻炼。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数据、餐后两小时平均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表明(n=6 0):观察组:空腹血糖为(5.35±1.84)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7.25±1.56)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为(8.9 1±1.8 6)m m o l/L,餐后两小时血糖为(11.58±2.89)mmol/L。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周围神经病变,有研究表明,其发病率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60%以上,同时有学者证实,周围神经病变和微血管疾病、长期高血糖有关[2]。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灼热感、感觉异常、疼痛、麻木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如出汗异常、腹泻、便秘,对此一项良好、有效的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显得尤其重要[3]。

护理干预属于临床上新型的一类护理模式,我院通过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治疗时护理、睡眠护理、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其中通过基础护理,可缓解患者对陌生环境恐惧感,帮助患者树立对治疗的自信心,通过饮食护理,可及时补充患者对营养需求,通过治疗时护理,可防止患者病情加重,避免不良事件发生,缓解患者血糖指标,通过睡眠护理和功能锻炼,可帮助患者恢复其抵抗力,保持健康心态,促进患者恢复[4-5]。

通过本次临床试验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数据、餐后两小时平均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效果切确,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安玉珍,陈丽霞.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熏洗足部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13(13):1196-1197.

[2] 凌香莲.76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5):605-606.

[3] 李丹丹.护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期间的应用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6):172-172.

[4] 何 红,徐国丽,陈会平,等.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降低足底压力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27):3338-3340.

[5] 吴炯松,黄玉玲,石换华等.个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5,13(34):3450-3452.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7.055.02

猜你喜欢

空腹血糖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糖尿病知识问答
采血为何要空腹
糖尿病知识问答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