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2016-04-04安景文
袁 阳,安景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中国城市创新的问题与对策
袁 阳,安景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城市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在新形势下需要立足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高,把握城市发展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科技、文化、人才的创新动力,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来推动创新实践,着力破除城市创新进程中的重重羁绊,增强创新要素的聚集力和资源配置力。
城市创新;知识链与产业链;宽容失败
一、问题提出
当今世界,全球竞争正在从经济竞争、产业竞争上升到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创新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复苏和变革期,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突破,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产业优势正在减弱,“三期叠加”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实施驱动创新发展战略,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出了重要部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当前,以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病”成为制约城市经济效率提高的重要因素[1]。而城市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实施单元,是国家创新活动的主体区域。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以推进城市创新为支撑。城市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作为国家区域发展的核心节点,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主战场,是国家战略推进和落实的重要载体,是承载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基本单元,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任务分解。提高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提高城市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的目标实现至关重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13日)明确提出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作为创新资源的主要积聚地,城市是创新的主阵地[2]。《“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与城市创新相关重要政策凝聚了多年来城市创新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加上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出以来,中国城市创新整体上正在向一个新的阶段迈进,创新驱动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现实诉求。总体特征表现出城市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得到国家支持的创新型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在此背景下,城市创新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化解挑战与危机,把握好新的历史机遇呢?
二、城市创新面临的问题
1.城市综合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几年中国在创新中的投入非常大,研究与实践发展经费占到全世界的9%,专利的授权占到全世界的20%左右。但是中国在全世界的创新指数排名只有第35位,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3]。虽然有着大量的科研投入并没有使得中国在综合创新力上达到世界水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颠覆性技术比较少;二是创新主体之间趋同性多,差异化不足,跟风创新多;三是科技创新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原始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关键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的差距。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创新缺乏整个社会系统的高效支持。学校和企业自身都应该转变观念,真正在创新上用功夫,而非争取政府资源。而政府也应坚持市场化的导向,避免给企业提供远超过必需的扶持和坚持,让市场成为检验创新的唯一场所,让资本成为推动创新的最终力量。
2.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尚不牢固
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强化,在许多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严重缺乏。一是相比国际领先企业,中国城市难以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一方面是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创新风险承受能力不足。二是中国企业对于发达国家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成功经验与借鉴还非常不到位,能力十分薄弱。别说对引进的技术消化吸收再改进提高,更别说对引进的技术国产化再出口了,甚至有些技术不得不依赖国外技术。三是在城市创新实践中,多数企业对企业创新能力进行投资的意愿不足,严重缺乏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投资能力。四是政府部门在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企业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建立健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及引进技术再创新经验交流平台方面普遍有待进一步加强。
3.城市创新体制与机制活力不足
体制机制不畅仍然是制约城市创新活力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薄弱,供血不足,政府引导下的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有待进一步统筹规划。特别是在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方面(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创业技资、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还有待强化,创新环境有待改善。政府各部门在推动城市创新方面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没有形成足够强的城市创新合力。这些都是创新主体无法通过自身去解决的,需要政府配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相互补充,充分发挥作用,侧重解决公共性问题,多研究制定一些普惠性政策。因此,制定统一的税收政策和行业标准,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扶持,特别针对中小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政策尤为重要。
其次是政策机制尚未完全理顺,科技创新思路不够明晰。配套体系不完善、不全面,科技创新缺乏有利氛围。虽然2014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估计创新、完善配套环境等多方面的政策措施,从制度安排上对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体部署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和阐述。但是政策部署与真正落地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就政策层面上来讲,至少缺乏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市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战略、税收与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具体实施细则,使得政策实际上只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而不具有可实施性、可操作性,政策效应及预期效果都将大打折扣。而且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是一个渐进漫长的过程,需要从观念意识到人才培养,从政策部署到市场机制、从教育到知识产权保护多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目前这些配套政策无法真正满足科技创新的需要,甚至与当前正在形成的全面创新需求不匹配,甚至阻碍了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形成。
然后是科技创新人才考核激励机制过于僵化,面临强大的体制惯性。当前科技人才评价以论文数量作为核心指标的考评机制,把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与论文发表数量、著作出版数量挂钩,过分强调理论水平和完成项目,相对而言容易导致科技人员忽略创新的真正目的。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存在重学术轻实用、重理论轻实践的风气,加剧了大量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此外,很多发明者的个人激励机制还很不明确,科技创新成果所有权界限模糊,因此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不搞,缺乏成果转化意愿和动力,不愿意把成果拿出来转化。而企业方面,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加上科技创新投入不能产生即期利益,也导致了通常单纯依靠引进技术方式,形不成真正的创新增值体系。
再次是产学研结合还结合不紧密。知识链与产业链存在脱节,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难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合作创新机制,科技成果产业化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率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创新程度的标准之一。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只有发达经济体的1/4。从转化模式角度去看,科技成果转化缺少灵活的转化模式,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的产学研结合方面的制度存在重重障碍或壁垒,机制不灵活,错失很多市场机会,最终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应用。
最后是创新服务中介体系建设实效性不强,定位与市场需要匹配性不足,作用发挥不够,服务能力不足。对于北京、上海以外的二、三线城市,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创新信息资源还没有做到有效共享。成果转化中介组织发育不完善,许多科研机构、高校不负责成果的运用、保护和商业转化,而只承担科技计划项目,政府、单位与个人之间在技术发明和创新成果转化中涉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就北京地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而言,科技园区、专业孵化器等发展较快,但是产权评估、创办业投资、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发展不足,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向创新主体提供信息、资金等专业性服务,降低了社会资源与服务的有效配置。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没有向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并且建立中间转化渠道来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
4.“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尚未形成
创新是要冒险的,任何创新和发明都会经历失败。创新的结果很可能会推翻公认的定理、改变习以为常的惯例、打破某些条条框框,而这很可能会引起不解甚至反对。若对失败缺乏宽容的态度,创新就很难产生。社会是否包容这样的突破,是否鼓励这样的创造,就变得非常关键了。在中国还缺乏宽容、包容的创新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为制约城市创新有效推进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创新的决策机制中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价值导向,违背了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对创新实践造成较为严重的不利影响。滋生畏惧失败、怕犯错误的心理,缺乏冒险试验、开拓进取的胆识和勇气。一旦创新出现失败或问题经常是互相推诿,不敢承担失败的责任,人为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实际上是大大压抑了创新人才的创新动力和主动精神。缺乏“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还导致科研人员心态浮躁、急功近利,重形式轻质量,重结果轻过程,对于那些从事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项目的科研人员无疑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导致科研成果普遍流于平庸或低水平重复,难以催生有较高价值的成果。而中国城市较多,城市间发展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城市发展不同阶段进行创新更是千差万别,无法形成全面创新的合力,全面创新大格局的形成面临较大困难。
三、加速推进城市创新的建议
着眼创新型城市的后续建设与未来发展,针对突出问题以及面临异常复杂的形势,重点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集成创新资源,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切实加强考核评估,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1.坚持战略引领,构建特色突出且清晰可行的创新蓝图
创建创新型城市要以战略为引领,核心是要有科学、前瞻、可行的创新蓝图,并能根据外部形势和内部条件变化动态地进行调整。一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明确城市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方位,以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支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重点是要认真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以及《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 。二是城市创新需要发挥特色优势,差异化发展,极力避免跟风创新“一窝蜂”地发展。改变当前存在的千城一面的现状,特别是城市产业规划要突出城市的特点,与城市自身条件、资源禀赋实现有效匹配。三是要有战略定力,保持创新政策和行动的连续性,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地推行,政策和方向不能变来变去。四是要统筹兼顾好城市发展当期与长远的关系,明确创新战略的阶段性、层次性,不能急于求成,尊重创新规律。五是要重视战略落地,重点是要有明确可行的保障措施以及资源配置方式,保证战略实施有牢固的根基。
2.坚持企业为要,把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摆在突出位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2015年3月13日)明确提出“完善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还提出要“扩大企业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话语权”。企业是科技创新决策的主体,是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企业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使科技成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主要来源和支撑;需要大力引进高端科技人才,高度重视研发团队和平台建设,让科技研发成果为企业产品竞争注入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需要更加重视品牌建设,抓好商标、质量、标准等基础工作,创造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需要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3]。创新创造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重视筑巢引凤,注重人才、团队、项目一体化引进,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积极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尖端高技术的专业人员,切实提高城市的创新人才的聚集能力,切实加大对各级各类技术带头人、科技骨干、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家等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各项创新政策,通过建立良好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来形成正确的评价导向,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活力。
3.坚持改革驱动,充分释放城市创新活力及生产力
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各具特色的城市创新体系。一要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技术、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高校、国有科研机构所在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上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产学研三方面主体联系,解决科研和产业两张皮的问题。高校和国有科研机构所在知识创新有着先天的优势,在技术实践和成果商业化方面也是强有力的主驱动力。要在强化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基础之上培育创业型高校,既秉承传统高校的使命,又与时俱进增加创业内容开展应用性的科研活动。督促科技人才按照学术规律办事,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避免坠入“科研经费陷阱”,否则可能会“播下龙种,收获跳蚤”,绝对不能出现类似“汉芯”的科技腐败行为。提高科研成果的可转化率,改变科研人员的研究习惯,特别是重视职称评定而忽视科技成果转化,重视项目立项轻视结项,重视论文专著和成果转化推广等习惯。完善科技人员的“同行评议”制度,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制的作用,建立以专家学者为主导的科技体系。
二要推动创新体系协调互动发展。加快统筹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完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城市创新能力的各个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中介机构、金融部门、政府部门等等。在城市创新活动中,企业是研发的主要力量,是创新的重要行为主体。企业作为自主创新技术应用的主要需求者,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主要推动者,以企业为主也有利于创新平台的建设。科研机构在城市创新活动中主要为企业提供知识供给,按照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科研机构关于理论创新和舆论引导的等方面的研究将大大加强。教育和培训机构培养和输送人才,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构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中介机构在城市创新活动中,作为连接其他行为主体的桥梁,主要起到促进知识和技术等的转移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创新组成部分。中介机构包括公正性中介机构、代理性中介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型中介机构,也包括从事一定中介服务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团及政府部门。具有多样性的中介服务活动范围广阔,向供需方提供大数据、技术、知识和人才等有关创新的信息。金融部门对技术创新主要起到助推作用,在研发投资和购买知识产品与设备投资方面可以直接介入。政府部门是配合市场为创新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也可以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协调平衡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利益关系,聚集必要的资金和资源,重点建立和完善科技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科技投融资、技术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定期在平台上发布对号技术产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关键性技术和共性技术,同时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监督和推动高科技产业的技术进步,为各项创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创造条件。
三要完善支持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力度。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融资渠道,做到“产研融”相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本质上是有风险的商业活动,没有风险投资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在风险投资政策方面,政府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风险投资参与科研成果转化,改变高校科研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和向金融系统借贷的融资结构,加强科技金融如孵化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推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建设科技专项攻关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建设科技人才聚集中心,支持和鼓励各创新主体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还可以探索建立企业向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开放科研设施的机制。推进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开放共享的运行服务模式,整合利用各类科技资源。
4.坚持文化为基础,积极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城市的文化和精神是城市创新的灵魂和基础。要把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纳入城市文化体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也就是重视塑造包容文化。包容是前提、是基础、是环境,更是创新的催化剂。值得注意的是,培育创新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服务城市的精神,营造崇尚学术自由、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建设创新文化,加快培育形成尊重创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特别是要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尊重人的自由探索,尊重人的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聚人留人的创新人才发展环境。建立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着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优秀创新团队,加快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快培育基础研究成果转化成优势技术的制度环境,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坚持科技惠民,促进民生改善,建设生态良好、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为创新人才提供具有吸引力的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1]孙久文,李姗姗,张和侦.“城市病”对城市经济效率损失的影响——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54-62.
[2]周天勇,旷建伟.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3]周天勇,旷建伟.中国城市创新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City Innovation
YUAN Yang,AN Jingwe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China)
The world economic environment becomes more complex,and China’s city innovation still has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Under the new situation,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foothold of promoting innovative city construction,strengthen the city innovation ability,grasp the trend of urban development,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novation power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 resources,to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promote the innovative practice,strive to break the heavy fett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innovation,and strengthen the cohesion and allocation of the innovative elements.
city innovation;knowledge chain and industry chain;countermeasures
范根祥)
10.13504/j.cnki.issn1008-2700.2016.03.006
2016-01-05
袁阳(1983—),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博士后 ,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安景文(1955—),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和质量管理。
F299.21
A
1008-2700(2016)03-00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