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量境、日常境看王阳明诗歌的禅宗美学境界
2016-04-04侯丹
侯丹
(宜春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从现量境、日常境看王阳明诗歌的禅宗美学境界
侯丹
(宜春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摘要]众所周知,王阳明在建立心学思想时,吸收和利用了佛禅。不仅如此,其诗歌创作也体现出这个特点,纵览阳明的诗歌,不难发现其融汇诗、禅的努力。从禅宗美学境界上看,触目菩提的现量境、饥参困眠的日常境在阳明的诗歌中比比皆是。相较而言,阳明诗句出现量境最多,这与阳明对山林生活的热爱有关。其次,具有日常境的诗句也较多,这是阳明随处皆真、随缘任运的禅学精神的体现。
[关键词]王阳明;诗歌;禅宗;现量境;日常境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与禅有着深厚的渊源及密切的联系,对禅的吸收和利用,也促使其诗形成以心性为主体的新的审美方式。显然,阳明诗歌的精巧思辨和直觉顿悟都与禅家智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论及诗与禅,继司空图(837—908)、严羽(生卒不详)之后倡导神韵理论的王士禛(1634—1711)有云:“舍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1]83的确,禅与诗在直觉、顿悟方面是有共性的,从严羽的“以禅喻诗”到王士禛的“诗禅一致”,其核心都是将禅之妙悟和诗之神韵这二者贯通。检索阳明的诗歌,不难发现其融汇诗、禅的努力,反映在美学意义上,其具有现量境的诗句占据多数,呈现日常境的诗句也为数不少。总而言之,阳明大部分诗歌很好地诠释了“诗禅一致”的道理,展现出禅宗美学的独特艺术风貌。
一、现量境释义及举例
唯识学立有三量,即现量、比量、非量或圣教量,是明心识所具的量度。明代一如等编《大明三藏法数》卷8对三量就有一个详细的解释:“一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是楷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错谬故,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二比量,比即比类,谓以比类量度,而知有故,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三圣教量,谓于圣人所说现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违,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2]693现量是直接之知,如人的手碰到火就知其存在;比量是比度而知,即推理之知,如见远处有烟就知彼处必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声就知必有人;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指因圣人的言教而知;非量则指心、心所缘境时判断错误,如见绳以为是蛇,见月明以为天亮等。
通俗地说,现量即感觉,是感觉器官对于事物的直接反映,指尚未生起概念的思维分别活动。现量是比量(即推理)的基础,现量相当于感性认识,比量相当于理性认识。广义的现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被幻相和假相所迷惑且尚未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直接经验,名曰真现量;一种是被幻相、错觉所致或已加入概念分别作用的认识,可称之为似现量。一般来说,现量多就真现量而言。
在禅宗公案、偈颂里具有现量境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云居文庆禅师有云:“月白风恬,山青水绿。法法现前,头头具足。”[3]360-1013又如把山水自然视作佛性显现的“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等[4]857。宋代大诗人黄庭坚曾就佛法的捷径入门问题,多次参谒晦堂禅师。一日岩桂绽放,暗香浮动,晦堂遂以“吾无隐乎尔”开示他,山谷便豁然大悟。禅道就在身边,近在眼前,如果熟视无睹就会错过把握禅法的宝贵机会。此则公案影响极大,后世禅僧石溪月吟颂此公案曰:“渠侬家住白云乡,南北东西路渺茫。几度欲归归未得,忽闻岩桂送幽香。”[5]53-495雪矶纲禅师云:“水边林下旧生涯,梦里还家未到家。昨夜月明归兴动,西风一阵木犀花。”[5]53-495再如神照本如法师“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3]360-1013的偈颂就体现了一切现成、泯然忘我的圆满自足之境。
在诗话里,这种具有现量境的诗句也有很多,如清人王夫之(1619—1692)评贾岛“僧敲月下门”一句时说:“若即景会心,则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情因景,自然灵妙,何劳拟议哉?‘长河落日圆’,初无定景。‘隔水问樵夫’,初非想得,则禅家所谓现量也。”[6]147继严羽妙悟说后,王夫之提出了可与之并肩的现量说。对严羽的妙悟说,王士禛认为:
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如王裴辋川绝句,字字入禅。他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及太白“却下水精簾,玲珑望秋月”,常建“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浩然“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刘眘虚“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语上乘[1]83。
不仅深表赞同,王士禛还列举了具有现量境的诗句,证明其所蕴含的禅境。又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因其呈现出与禅宗现量境类似的自然清新之风格,在后代得到了诸多诗论家的高度好评,明人都穆(1458—1525)《南濠诗话》云:“吴思道诗云:‘……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7]1345以现成景物入诗,这与禅法有极大的关联。对此,清代庞垲(1657—1725)在《诗义固说》里有云:“禅者云:‘佛法事事现成。’唯诗亦然。作一诗,题前题后,题内题外,原有现成情景在,只要追寻得到,情景自出耳。”[8]739在禅者看来,佛法不在远求,能使眼前世间事条条是理、事事如法,这便是大智慧。同理,如果依循着现成事景,追寻其中蕴含之情,就能创作出情景俱佳的诗歌。
综上可知,具有现量境的禅诗,即为一切现成,不假推理,呈现出圆满自足的特点。具体说来,是指“不容情尘计较直契本来面目的禅悟观照。所谓情尘计较,即是指人生种种实用利害的心念”[9]297。换言之,诗人把未经逻辑干预的山水景物发之于笔端、把自然朴素的情感诉之于纸墨,或刹那顿现、灵心一悟、窥见本体,具有这样特征的诗歌都在禅诗现量境之范围内。
二、阳明禅诗之现量境: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
用禅宗诗歌之现量境来反观阳明的诗歌,不难发现,在阳明留下的不足千首的作品中,具有禅宗诗歌现量境的诗句有很多。下面就对阳明诗歌之现量境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进一步找出阳明与禅学的关系,发掘其诗歌的美学意义。
归越诗《又四绝句》其三:“池边一坐即三日,忽见岩头碧树红。”[10]735苦坐三日,猛然眺望前方,那万绿丛中一抹红色的点缀竟是那么醒目,诗人于当下之际,本心顿显,文字间洋溢着一种悟道后的禅悦之趣。《莲花峰》中“玉钩挂新月,露出青芙蓉”[10]739一句即时呈现了月下莲花峰之景,表现出在广漠自然和深邃宇宙的静默无声中与天地浑为一体的圆满自足之境。此外,阳明在《夜雨山翁家偶书》中描绘了一幅“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10]736的闲居景物图。
在赴谪途中,阳明虽有落寞,却不失乐观平和的心境,其《卧病静慈写怀》“雨晴阶下泉声急,夜静松间月色迟”[10]756就描绘了雨夜净慈寺的景色,触耳所听是山泉的潺潺声,触目所及是皎洁月色下松林的婆娑之姿,这一切在诗人看来都是那么自然,不经意就流泻了出来。此外,《夜泊石亭寺用韵呈陈娄诸公因寄储柴墟都宪及乔白岩太常诸友》中“廿年不到石亭寺,惟有西山只旧青”[10]758、“怅望沙头成久坐,江洲春树何青青”[10]759两句诗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到了贬谪地龙场,阳明并没被恶劣的环境打倒,在其诗作中常见描写山水自然,体现圆满自足之境界的句子。如居夷诗《猗猗》:“猗猗涧边竹,青青岩畔松。”[10]770《无寐二首》其二:“但闻清猿啸,时见皓鹤翻。”[10]773《春晴》:“游丝冉冉花枝静,青璧迢迢白鸟过。”[10]779《春行》:“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10]783《村南》:“穉犬吠人依密槿,闲凫照影立晴潭。”[10]783-784《春日花间偶集示门生》:“阶前细草雨还碧,檐下小桃晴更新。”[10]788《次韵陆佥宪病起见寄》:“篱边竹笋青应满,洞口桃花红自舒。”[10]788《辰州虎溪龙兴寺闻杨名父将到留韵壁间》:“云起峰头沈阁影,林疏地底见江流。”[10]790《僧斋》:“檐前水涨遂无地,江外云晴忽有山。”[10]791
上述这些诗句都是对山水自然的描绘,皆呈现出景物本身的情趣和美感,并未因主体情感的投射而失其自身之纯粹本色。居夷诗《次韵胡少参见过》“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10]789并非单纯写景,还体现出当下顿现的禅理。故乡是每个人的精神故里,对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对游子而言,百转千回梦萦故里,却苦于云岭相隔,歧路太多。忽然耳闻之际,当下开悟,他乡即故乡,人生何处不安居?这也是禅诗现量境另一个层面的表现。
在龙场的近三年时间,阳明磨炼了心性,人格思想等方面更为成熟。离开贵州赴任庐陵县令途中,其《立春日道中短述》“野塘冰转绿,江寺雪消晴”[10]796和《公馆午饭偶书》“雪散小岩碧,松梢挂月新”[10]796两句呈现出的都是自然之景,诗风清新,用语新警。
在接下来的仕途中,其滁州诗《林间睡起》:“门径不妨春草合,斋居长对晚山妍。”[10]802南都诗《书扇面寄馆宾》:“湖上群山落照晴,湖边万木起秋声。”[10]813《游牛首山》:“暧暧林芳暮,泠泠石泉语。”[10]814《游清凉寺三首》其二:“绿树阴层新作盖,紫兰香细尚余蕤。”[10]817赣州诗《借山亭》:“疏簾细雨灯前局,碧树凉风月下歌。”[11]823江西诗《归兴》:“越水东头寻旧隐,白云茅屋数峰高。”[10]853《岩头闲坐漫成》:“静听谷鸟迁乔木,闲看林蜂散午衙。”[10]853这些抒写自然山水的诗句,都带有自性具足、不假外求的禅意。经历了贬谪的仕宦生涯,再次踏入仕途的阳明并没因公务繁忙而放弃对禅学的喜爱,在这些诗句中,我们见到了一个平静闲适、拈花微笑的诗人形象。
晚年的阳明,终于得以从繁忙的政务、朝臣的谗言中解脱出来,回到心系念之的故土。随着祖母岑氏和父亲的相继去世及儿子正忆的到来,阳明在短时间内经历了死的离别和生的迎接,此时的他,各方面都更成熟淡然了。居越诗《夜宿浮峰次谦之韵》:“几家茅屋山村静,夹岸桃花溪水深。”[10]865《山中漫兴》:“雨水霞明桃乱吐,沿溪风暖药初肥。”[10]869《龙泉石径》:“水花如练落长松,雪际天桥隐白虹。”[11]710自然景物在阳明眼中无异于佛性的展现,是其参禅体验及禅悟境界表达的一个出口。这些诗句一如既往地体现了禅宗圆满自足、不假推理的现量境。
三、日常境释义及举例
众所周知,禅宗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通过心性修持从而获得心性升华的学说。在禅家看来,自然就是众生本性,也即佛性。可见,禅宗就把佛性定义为自足圆满、朴实纯真的生命本然。故贯穿禅宗心性学说的本质内容是自然,内在和超越。对如何实现超越,禅宗认为,修禅成佛关键在于体认自己的心性,识得本心便完成了超越。如此一来,“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移到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内心反求。”[12]85故“禅宗要求从青山绿水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精神的自由”[12]85。在这种日常活动中,没有限制的因素,如对象的认识、时间的考虑、价值的衡量等等,禅家如实地接受着日常的经验事实,并从这些事实中获得一种无心的状态。
禅宗抛弃了外在形式的束缚,致力于内在心灵的开拓,故《坛经·坐禅品》云:“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13]37慧能以后,马祖道一提出了“平常心是道”的命题:“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14]440洪州宗的这个主张,把禅推向了生活化和行为化。后世许多禅师有颂古联句,如讷堂思禅师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5]佛性就在日常生活中,既不向外追求,也不刻意向内用功,这样即可体道悟道。大自然的一切,也因此具有了新的实践美学的意义,如息庵观禅师偈颂云:“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5]保持内心不乱,大自然的一切及种种日常行为都是修行。
庞蕴居士有偈云:“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勿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15]1998运水也好,搬柴也罢,日常生活就是禅修。对世俗男女的婚嫁,在学禅人看来,也是如此:
昔庞居士云:“有男不婚,有女不嫁。大家团恋头,更说无生话。”有杨居士云:“男大须婚,女大须嫁。讨甚闲工夫,且说无生话。”后有海月禅师云:“我也无有男婚,我也无有女嫁。饥来吃饭困来眠,那管他无生话。”这三个老汉虽然一鼻孔出气,各人作用不同。三个老汉非等闲,手把琵琶月下弹。虽然古调无音韵,赢得风光满世间[16]34。
正所谓日用无非道,安心即是禅,“但能绝得见闻觉知,于物境上莫生分别,随时著衣吃饭,平常心是道”[17]945,便可体验到随处不在的禅。
在日常生活中开悟后,耳闻目见虽没变,但心性已不再随境流转,对外界诱惑具备了很深的定力。因此,具有日用境的禅诗,体现出随缘任运、存在即超越的特点。
四、阳明诗歌之日常境: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阳明早年进入仕途后,因病回余姚老家养病之际,所作诗句就具有禅宗诗歌日常境的特点。如《夜雨山翁家偶书》:“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10]736山翁煮酒,待酒熟后,隔水呼唤诗人共饮,谈笑欢娱之后,阳明忘了归家的路。畅怀之饮是如此难得,即使醉了也不用担心,枕石而卧,天为被,地作床。《化城寺六首》其五:“茶分龙井水,饭带石田砂。”[10]738即使是在化城寺里,吃着斋饭,对诗人来说,也有迥异于世俗的高情远韵。再如《寻春》:“吾侪是处皆行乐,何必兰亭说旧游?”[10]736在天气回暖的日子踏春而行,所到之处皆有愉悦自得的心情,何须刻意找寻兰亭,重温旧游呢?这些诗句朴实自然,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情趣。
贬谪龙场后,禅家随缘任运的思想给了他莫大的支撑和慰藉。在这段精神煎熬外加体弱多病的时期,阳明尽量乐观豁达,不受外在干扰,使心定于一处。外在环境虽然艰苦,但大自然的灵气和秀丽召唤着他,一到龙场,阳明就游山访僧,以恬淡的笔调写下如下的诗句: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西园》)[10]772
朝采石上芝,暮漱松间泉。(《答汪抑之三首》)[10]749
青山清我目,流水静我耳。(《杂诗三首》其二)[10]759
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游来仙洞早发道中》)[10]775
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栗。(《采薪二首》其一)[10]777
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其一)[10]769
渴饮松下泉,饥餐石上芝。(《陟湘于迈岳麓是尊仰止先哲因怀友生丽泽兴感伐木寄言二首》其二)[10]763
阳明用平淡的语言简单地描摹了自己的山居生活,不加任何造作。不管是采药材、种谷黍,枕山石、饮溪泉,还是营炊火、濯手足,在远离政治中心的西南蛮荒之地,山居生活不仅慰藉了阳明的身心,更是保全了他的力量。这些诗句展现出一个习禅之人的日常生活,用语质朴,率真洒脱。
阳明与佛禅的亲近,不仅是在其受到贬谪、遭遇重大挫折之时。回到公务繁杂的仕途后,阳明仍有如此自然率性之语,如京师诗《别方叔贤四首》其四云:“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10]797《寄隐岩》:“每逢山水地,便有卜居心。”[10]798《香山次韵》:“寻山到山寺,得意却忘山。”[10]799滁州诗《梧桐江用韵》:“我来竟日坐,清阴洒衣裳。”[10]802等等。对山水自然的癖好不独阳明所唯有,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共同家园。其实,禅宗在发展之初就是一种山林宗教,为了避免官方贵族僧侣的迫害,禅门的高僧大德不得不隐遁于偏僻的山林,养性于其中。对沉溺于佛禅的阳明来说,山居不只是使其身心得到休憩的一种方式,识道悟道才是他最终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阳明在南都时所写的诗歌,如《山中懒睡四首》:
竹里藤床识懒人,脱巾山麓任吾真。
病夫已久逃方外,不受人间礼数嗔。
扫石焚香任意眠,醒来时有客谈玄。
松风不用蒲葵扇,坐对青崖百丈泉。
古洞幽深绝世人,石床风细不生尘。
日长一觉羲皇睡,又见峰头上月轮。
人间白日醒犹睡,老子山中睡却醒。
醒睡两非还两是,溪云漠漠水泠泠[10]811。
在山林中,不问世事,不怀尘虑,无事而眠,这样的山居生活无疑是随性逍遥的。第一首诗表达了诗人挣脱俗世的羁绊,回归山林过隐居生活的喜悦之情。第二首和第三首诗则是诗人山居生活习禅静坐的真实写照,人物的饱睡安眠透露出禅家的自在清净、知足自得。第四首诗通过梦醒间的矛盾对立,把静谧淡泊的山居生活和喧哗热闹的俗世生活作了对比,揭示了纷繁尘世的虚妄本质。
阳明在南都时期所写的诗歌较有禅宗日常境的特色,再接着看《题灌山小隐二绝》:
茆屋山中早晚成,任他风雨任他晴。
男婚女嫁多年毕,不待而今学向平。
一自移家入紫烟,深林住久遂忘年。
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10]。
第一首诗中的向平乃东汉高士向长,字子平。他隐居不仕,待子女婚嫁完毕后漫游五岳名山,最后客死他乡,故后世以向平之愿作为男婚女嫁之典。茅屋是禅宗山居诗的一个典型意象,是禅人生活栖居及精神寄托之地。“任他风雨任他晴”一句脱胎于苏轼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见诗人超然自得、随缘委任的人生态度,颇有高阔空明之禅家宗风。第二首诗突出了山居生活的清静自适,在与世隔绝的山林屏障中,诗人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心情澹泊而平和,满足而愉悦。尤其是最后一句“明月清风不用钱”,颇得禅宗“平常心是道”的真髓,与禅宗偈颂几无二致。
总的来看,阳明在南都时所写的这几首绝句,对山林自然的描写淡化了,代之而起的,是对诗人主体性地位的强调。在大自然中,无须人为作用,自性便能圆满自足。
在繁忙的军旅生涯中,阳明也不忘寻山访寺,那份远离世俗的隐逸之志是他一直心心念之的。如赣州诗《通天岩》:
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
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
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
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10]824。
再如江西诗《即事漫述四首》其一:“从来野兴只山林,翠壁丹梯处处寻。”[10]832其四:“最羡渔翁闲事业,一竿明月一簑烟。”[10]833《江边阻风散步至灵山寺》:“随处看山随处乐,莫将踪迹叹萍蓬。”[10]845《无相寺金沙泉次韵》:“纵有贪夫过,清风自洒然。”[10]850《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其一:“羡杀山中麋鹿伴,千金难买芰荷衣。”[10]855《游通天岩示邹陈二子》:“嗒然坐我亦忘去,人生得休且复休。”[10]858山林中的明月、石床,清风、麋鹿、芰荷,对阳明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因为他们是没有俗事羁绊的自在安闲的象征。
阳明的归隐愿望终于在晚年得以实现,这时他的心情是愉悦满足的,如居越诗《归兴二首》其二:“多情最爱沧洲伴,日日相呼理钓舟。”[10]864在《答人问道》中,阳明以禅宗颂古的语言表达了对道的体悟:“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10]871人若能随缘任运,不执著于一端,便能感受到道的存在。若舍弃日常生活去寻求高处不胜寒的道,那无异于舍本逐末。平思、田乱后,阳明拖着病体,在返家途中写下《题甘泉居》:“渴饮甘泉泉,饥餐菊坡菊。行看罗浮云,此心聊复足。”[10]879诗歌率意吟出,如同白话。在生命的尽头,阳明用他极具禅意的语言总结了对禅道、对人生的领悟。
综上所述,从阳明诗句所蕴含的禅意和呈现出的禅境上看,均符合禅宗审美境界的现量境和日常境,只是在比例上各有侧重。相较而言,阳明诗句呈现出现量境的最多,这是阳明对山水的癖好所致。每到一处,阳明必游寺访僧,置身于清幽的环境中,可谓所遇即颂、触目成诗。其次是体现日常境的句子,即使身处繁忙的军旅生涯,阳明也深知心性对人的巨大作用,故反复提醒学人不必向外务求,应向内作工夫,进而体悟到随处皆真、随缘任运的禅学精神。这些饱含禅意的诗句,犹如一粒粒珍珠,串起来便闪出耀眼的光芒,时常提醒我们,阳明与佛禅之宿缘,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明〕一如,等.大明三藏法数:卷8[A]//永乐北藏:181北京:线装书局,2000.
[3]〔宋〕普济.五灯会元[M].苏渊雷,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4]〔唐〕慧海.诸方门人参问语录:卷下[A]//新编卍续藏经:110.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
[5]〔宋〕法应,〔元〕普会.禅宗颂古联珠通集[A]//新编卍续藏经:115.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53-495.
[6]〔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2[A]//四溟诗话 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7]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郭绍虞.清诗话续编[M].富寿荪,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9]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0]〔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1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新编本):卷42[M].吴光,等,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
[12]方立天.禅宗概要[M].北京:中华书局,2011.
[13]〔唐〕法海.坛经[M].丁福保,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28[A]//大正新修大藏经:51.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1996.
[15]〔宋〕蕴闻.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20[A]//大正新修大藏经:47.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1996.
[16]〔清〕超见.盘山了宗禅师语录:卷3[A]//嘉兴大藏经:40.彻凡,心月,等,录.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
[17]〔宋〕延寿.宗镜录:卷98[A]//大正新修大藏经:48.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1996.
(责任编辑:任屹立)
[中图分类号]I207.99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304(2016)03-0113-06
[收稿日期]2015-12-15[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2 00:58
[基金项目]台湾财团法人圣严教育基金会2014年度汉传佛教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侯丹,女,贵州黄平人,宜春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学和佛教文献学研究。
Zen Aesthetic Realm of Wang Yangming’s Poetry Reflected in Pratyaksa Imagery and Daily Life Imagery
HOU D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Yichun University,Yichun 336000,Jiangxi,China)
Abstract:As we all know,Wang Yangming absorbed and utilized Zen Buddhism when he founded the thoughts of the Mind.Moreover,his poetry also reflects this characteristic.It is obvious that he tried his best to integrate poetry and Zen,which is based on Yangming’s poetry.On the aesthetic realm of Zen aspect,Pratyaksa Imagery(to understand object directly with the senses while abandoning logic thinking)and Daily Life Imagery(to feel the truth in daily life)can be found everywhere in Yangming’s poetry.By contrast,the former is widely used in his poetry,which suggests that he loves the nature life deeply.In addition,the latter is also quite a lot,which reflects his true and free spirit on Zen.
Keywords:Wang Yangming;poetry;Zen;Pratyaksa Imagery;Daily Life Ima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