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文化+”的几个问题

2016-04-04郭永辉

关键词:工匠经济文化

郭永辉

【本刊特稿】

关于“文化+”的几个问题

郭永辉

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61019.0125.022.html

一、“文化+”概述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使人类告别野蛮与愚昧,塑造了民族、国家、社会的骨骼,催生无穷无尽的创新力、创造力和生产力,把人类社会从蛮荒带入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正所谓“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魂,文以铸之。”从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一轮紧似一轮的工业革命以至进入信息化社会,文化不仅是民族的图腾、国家的标识,而且是民族、国家、群体、事业生生不息、续绝存亡的核心支撑,更是人类文明不断攀升的本源和云梯。

今天,文化不断催发人类智慧的提升,使人类文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以文化为支撑的信息技术使世界成为小小的“地球村”;而信息化推动新一轮工业革命,使人类文明进入文化社会、文化科技、文化产业、文化经济的新境界;以文化为软实力支撑的“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和现实产业的融合,催生了创意产业、创意经济、创意社会、创意国家的创客、极客时代;文化与产业联姻孕育的产品承载着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传递着价值理念——人类的文化自觉达到了空前的巅峰……由此,“文化+”应运而生,“文化+”的思想理念、意识形态、社会形态、科技形态、产业形态、经济形态,正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扑面而来。人类已经进入“文化+”的时代,谁有了“文化+”的自觉,谁就会抢占发展的先机,谁乘上了以“文化+”为引擎的快车,谁就可能是未来经济社会的主宰。

(一)“文化+”概念的提出。“文化+”这个概念,是我在2015年9月17日“第二届新疆兵团绿洲产业博览会·文化产业论坛”的主旨演讲时提出的。之所以提出这个概念,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思考。

1.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源。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是“文化+”的累积与递进。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因而,“文化+”是人类文明不断攀升的根本动力。

2.快速强大的中国,需要文化支撑。我们已经是位居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但却依然是文化弱国。没有文化支撑的发展,难以为继。因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时代,文化的作用和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文化上升到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软实力”的战略高度。

3.处在后工业时代的人类文明进步,对文化的要求更高、需求更强。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后工业革命时代,“硬发展”已经渐趋疲软,“软发展”蓬勃兴起并成为发展的主要动能。所谓“硬发展”,是指在工业革命蓬勃发展中,单纯依靠生产资料、投资拉动和生产规模、机械化大生产为支撑的硬生产力维系的发展。其核心是高投入换取高新技术手段。所谓“软发展”,是指在当今后工业革命时代,以创新创意创造为核心,以新技术新工艺新业态为载体的软生产力支撑的发展。其核心是创新。尽管科学技术本身就是文化的结晶,但在这里它却是以工具性出现的。可见,“软发展”正是以“文化+”为根本的创新创意创造性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文化再次彰显出对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推动力和突破力。从古到今,每当人类文明在困难面前止步、徘徊,文化便成为开创新境界的根本力量。因而,“文化+”,是后工业时代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

4.创新发展的历史抉择,呼唤文化功能的全释放。当以投资和资源消耗为支撑的“硬发展”风光不再,世界便把发展的目光聚焦到“软发展”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抢先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率先步入以创新创意创造为核心的文化经济时代。顺应发展大势,中国必须快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而创新发展,核心是文化功能的增值与扩展,即实现“文化+”的作用。

(二)“文化+”的本质含义。文化+,不是1+1等于2,不是传统数学概念上的简单的程式化的加减,而是文化与事物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融合,是由一种观念、理论和合理的构想进入到实践的,成为一种行动的纲领、计划和模式,是文化更加自觉、主动、深入地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并使事物更加科学地、理性地、顺应规律地、可持续地蓬勃发展。

文化+,是文化的植入、渗透、融合、主导,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文化活力、文化形态和文化价值,给事物植入文化的DNA,使事物有了鲜活饱满的文化灵魂。同时,文化+,是文化对事物的改造,通过进一步的“文化”,使事物与时俱进,在原有的状态上实现质的飞跃,步入新的高度,催生出新的样态。

“+文化”行不行?回答是否定的。文化+,是灵魂的注入;+文化,是表象的包装、粉饰和牵强附会。比如文化产业之“文化”,文化是主体,是能动地、处在主导地位的;而产业文化之“文化”,文化是客体,是产业的寄生物、衍生物,是附着的东西,仅仅是华丽的文化外衣。

(三)“文化+”的广阔空间。人类社会,本就是文明幻化出的多彩世界,文化浸透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角落和每个毛孔而无处不在。文化+社会,使人类社会成为文化自觉下智慧能动、有机有序、不断进步的文明社会;文化+城市,使城市由遮风挡雨的居所成为智慧的家园;文化+文化,催生更加能动的文化自觉,在包容多元中推动文化繁荣,融合人类精神血脉,滋润和谐社会;文化+旅游,赋予旅游人文的魅力和乡愁的慰藉;文化+产业,搭建起产业攀缘上升的云梯,注入老产业新的活力,催生雨后春笋般的新产业、新创意、新业态;文化+商品,商品承载了思想的内核和精神的重量,赋予商品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价值;文化+经济,使经济由自然经济走入自由经济的天地,打造了永不乏力的超级经济引擎……“文化+N”,拓展无限空间、注入无穷潜力、催生不尽的创意创新创造。

由此可见,人类自从走出自然经济的旷野而迈进自由文明的天地,从来没有离开过文化的相伴相随。文化越发展,人类生存质量越高,自由的空间越广阔,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能力越强,文化既能抬升各种经济类型的水平、内涵,而且文化本身也能成为产业。纵观当今世界发达经济体,无不是由文化催生文化产业,并努力使人类自由的天地更广阔。当文化产业逐步向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迈进,成型的经济高地一定是文化催生的高地;文化的高峰,一定推动多元裂变的经济高原的抬升。“文化+”越丰富、越深入、越广泛,经济越强劲、越发达、越繁荣。文化+经济,成为当今时代天作之合的佳配,有了文化与经济的联姻,经济在文化的基因中裂变,文化在经济的承载下绽放,其构建形成的产业,产业为“体”、产品为“桥”、文化为“魂”,融入社会、链接市场、亲合大众,以其超凡的普适性、永不止步的创新性、自我调适的柔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容性而充满旺盛的生命力。美国的“无烟工业城”洛杉矶,2003年的产值已超过德国,达5.5万亿美元,仅仅依靠的是以时代华纳兄弟影业为主的电影业和建筑及工业设计完成的。

所以,文化+,是文化动能增值版,是一个时代的动力引擎、是经济社会划时代的新开元。文化+,提升一个民族的重量、一个国家的分量、一个社会的体温、一个时代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在“文化+”的时代,没有注入文化内核、文化元素、文化细胞和文化支撑的经济、产业、产品、城市乃至社会和民族,都是必将被淘汰的匆匆过客。

(四)“文化+”的自觉自信。我们正处在文化功能迅速扩展的时代,“文化+”虽然方兴未艾,却展现出必然的历史大势和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先觉者已经在享受“文化+”的盛宴,迟觉者还需要春雷“惊蛰”般的“文化+”启蒙。能否抓住机遇、乘上“文化+”的早班车,需要我们树立敏锐的“文化+”自觉、昂扬的“文化+”自信和落后就无车可乘的“文化+”忧患。总结古往今来的经验,机遇从来是为先觉者准备的盛宴。

1.文化+,源于人类文化不自觉的本能,人们其实早就享用着“文化+”的恩惠。中国的“王麻子”剪刀,因为注入“王麻子”手艺文化而名利双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保护;中国的瓷器和丝绸,因为注入了“CHINA”而历久弥新并使古老的中华文化誉满全球,甚至它成为“洋人”们称“中国”的代名词,虽然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形成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一个对器皿的单纯认识,而是对中国人、中国工艺到中国文化的认识。同样,二战时美军发明的野战罐头,兼容自动加热和饭、菜、汤、咖啡、香烟等多重要素,体现着对士兵温饱和人文关怀的文化元素。

2.文化+,早已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悄然兴起,并成为文化先驱们决胜市场的秘密武器。文化+产业,使产业孕育出新概念。日本的汽车工业早已摒弃“交通工具”的单一理念而注入流线型感官设计、舒适度人文关怀和微空间通讯、办公、娱乐等多重功能,文化汽车成为日本汽车工业的杀手锏,“新概念”汽车正风靡世界。同样,在西方正是由于文艺复兴,启蒙了资本主义,并且由于生产力在机器发明推动下大幅提升,也自然而然催化知识产权制度的形成。如今,云量的创新创造和发明引导全球进入知识产权时代,“创造”还是“制造”,决定着全球经济板块的海拔高度;“文化+”催生广告业在全球铺天盖地,使产业和产品的竞争演变成文化的博弈。

国际上,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分别是:美国31%,日本20%,欧洲国家10%~15%、韩国15%。在国内,文化产业产值占GDP较大比重的是北京和上海,北京2014年为13.1%,上海2015年为14%。

3.文化+,关系经济发展和政治安全。“文化+”孕育的文化经济,兼容着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属性。一方面,文化经济。“文化+”孕育出的文化产业,成为“互联网+”和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和国内发达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核心经济支撑。文化产品作为兼容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商品,作为全球普适的物质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文化风云际会的媒介,作为人们改造自然也改造自己的工具,作为人类的“精神氧气”和人们的“心灵鸡汤”,凸显出打破民族、肤色、宗教、语言、国家等各种禁锢的全球化的巨大社会需求,繁衍出五光十色的样态和海量的商品,拓展出广阔的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商机和经济能量。阿里巴巴、淘宝网的大行其道,正是因为有全新的文化消费观作支撑。即使饮食、旅游这种产业,现在也不得不探索“特色饮食”“特色旅游”的路子。另一方面,文以载道。“文化+”打造的文化产业,不仅是经济的输出和市场的占领,也是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输出和意识形态战场的较量。在文化的餐桌上,人们消费的不仅是物质的满足和身心的愉悦,更是思想灵魂的洗涤。在西方世界,文化产品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产业和国力支撑,更成为他们输出价值观、策动他国“颜色革命”的工具。一部美国战争大片,使人们享受着感官的刺激,同时人们也悄无声息地被西方价值观滴灌侵蚀。日本制定的《文化产业国家战略》则更加直白地说:“文化产业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利益,更关系到我国的外交利益。”

4.文化+,需要自觉、自信。面对“文化+”的历史机遇,我们不仅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更要有丧失“文化+”机遇的忧患,还要有“文化+”的昂扬自信。五千年中华文明,中国从来不乏文化资源,博大精深的中华经典、精美绝伦的中国手艺、神话般的中国故事、多民族的文化传承、树大根深的文化体量,都是举世不二的文化资源优势;中国从来不乏“文化+”的智慧,粉黛+丝绸、国画+瓷器、泥人张+雕塑、舌尖上的中国+餐饮、中国工艺+装备百货,哪样不是世界购买;中国从来不乏“文化+”的实践,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到今天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特色,哪个不是“文化+”的经典。在“文化+”的博弈中,我们需要居安思危,但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我们树立“文化+”的自觉,保持“文化+”的定力,“文化+”的时代一定属于中国。今天兵团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视“文化+”而不见,或者缺乏其自信,将是极大的遗憾。

5.文化+,需要坚持市场导向。适者生存。“文化+”不是主观盲目的牵强附会,必须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与市场各要素实现无缝对接。要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把握宏观经济与区域经济不同走势和需求,准确选择“文化+”的切入点、结合点、增效点及其内容,创新适应市场,富有吸引力、竞争力、生命力的新业态和新产品,给劳动力赋予更高文化素养,给生产资料赋予更多文化元素,给生产工具赋予更强文化塑造功能,给产品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使“文化+”加出特色、加出亮点、加出卖点、加出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在“+”中实现内质和边际裂变式的效应剧增。“文化+”孕育的文化产业,生命力在于文化创意,要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立足市场高端、前端,加快“文化+”的力度和节奏,推陈出新,使最新的文化创意从工厂走向市场,又有足够的“文化+”储备,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保持“文化+”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衍生力。

6.文化+,要善于运用文化资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军事文化自成体系又独具中国特色;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竞相绽放、美轮美奂;散落于神州大地和民间的海量非物质文化,附着在农林牧渔等林林总总精美物产上的特色文化、千姿百态的地质文化,都蕴藏着巨大的“文化+”资源,也是难得的文化商机。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我们文化资源的利用即“文化+”,还处在启蒙阶段。当今,在各地、各领域、各行业和浩如烟海的产品之中,有多少城市没有文化标识,有多少产业没有文化符号,有多少产品没有文化识别,有多少地方特产没有地域特色文化标注,又有多少国货起着“洋名”、挂着“洋品牌”;因为文化的不够自信,更有多少“中国发明”“中国创造”“中国老字号”成为他国的专利;因为缺乏文化自觉和自信,我们还有多少地方、领域、行业、产业、产品在守着文化金山过文化的穷日子。为此,树立并践行“文化+”的理念,推动大文化产业发展繁荣,要深入发掘、精于选择、善于利用文化资源,使“文化+”扎根沃土,迸发出文化的力量。

7.文化+,必须兼顾经济与社会两个效益。“文化+”催生的产业、产品,必然承载着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这是“文化+”的显著特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必须遵从的基本法则。因此,社会责任必须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责任,社会效益必须是文化经济的第一效益。这就要求“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加入的必须是中华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而不是为了单一经济效益而不分良莠的文化“加注”,更不是低俗文化或文化糟粕。一个时期以来,充斥于文化领域和演艺市场的“三俗”现象和低俗文化,是当代文化产业的毒瘤,无异于饮鸩止渴、自毁其道,必须坚决取缔。

二、“文化+”与“互联网+”

谈到“文化+”,大家必然联想到“互联网+”。“互联网+”的提出,标志着互联网迈向一个新的时代。那是因为,“互联网+”将各个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助推器,衍生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一)“互联网+”的内涵

关于“互联网+”的内涵,有“马化腾版”“阿里版”“李彦宏版”等多个版本。综合起来,比较准确的“互联网+”内涵应该是: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

1.优化和集成配置生产要素;

2.使互联网最新技术充分运用于经济社会各领域;

3.培育形成以互联网为依托和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三)“文化+”与“互联网+”的相互关系

1.“文化+”之于“互联网+”。“文化+”是母体,是根据地,是动力源,是灵魂,是内容;“互联网+”因“文化+”而生、而兴、而荣。

2.“互联网+”之于“文化+”。“互联网+”是子体,是路径,是工具,是载体,是平台;“文化+”因“互联网+”而充满无限张力。

3.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母体与子体、灵魂与载体、内容与工具的关系。一方面,文化是互联网的云根地母,是“文化+”的实现形式和实际运用,是“互联网+”的生命之魂、动力之源。另一方面,互联网是文化的高地,“互联网+”为“文化+”提供了平台、场域、手段、工具和路径。

4.“文化+”与“互联网+”联姻是天作之合。互联网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使信息、技术、创意、资金、设施、劳动者等各种资源以及创业主体实现了“全链接”和“零距离”,为“文化+”提供了广阔平台和施展空间;互联网带来的小企业、微方式、新业态、酷特色、融思维等新概念,为“文化+”提供了新思路、新通道和多样、高效、低廉、方便的实现形式。

三、“文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遇见“文化+”,恰如一场宏大战役迎来了强大的生力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同时辅之以需求侧改革,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流动,建立供需匹配的新经济结构。透析这场变革,今天的中国乃至国际市场,需求侧的需求内容正在从“硬需求”向“软需求”递进转化,供给侧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甚至要引导这种变化,只有如此,才能争取主动。所谓“硬需求”,即人们生存、生理和生产生活的刚性需求,其突出特质是物质性和基础层次的。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常规性生产供给得到普及、人民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的今天,“硬需求”是具有相对边界的,弹性系数是有限的;所谓“软需求”,是指在超越人们生理生存基本需求基础上的扩展型需求。按照马斯洛的需求阶梯理论,“需求抬升”,人的需求基础部分是生理和安全需求。然而当这种基础需求满足后,人们的需求就会自然而然地向精神文化特质的更高层次迈进。只有满足了当代人类的精神需求,人类才能步入更高的文明阶段,获得更高享受、更好生活,人性得到更广阔的释放。

如前所述,“文化+”的核心是赋予事物活的文化。文化与经济联姻孕育的经济,产业为“体”、产品为“桥”、文化为“魂”,融入社会、链接市场、应合并引导大众,以其超凡的普适性、永不止步的创新性、自我调适的柔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容性而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文化+”的这种独特功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旨要求不谋而合。

(一)“文化+”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可或缺的动力和路径选择。文化+,作为动力和路径选择,是由其特有的功能所决定的。第一,“文化+”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构建。唯有文化的力量,才能凝聚改革的勇气、自觉和智慧,创新、构建、阐释并推动这场变革。第二,“文化+”为转变发展理念提供理论、动力和条件支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质就是推动“硬发展”向“软发展”的发展理念转变。而“文化+”的核心功能,就是推动以创新创意创造为支撑的“软发展”,打造发展的软实力;第三,“文化+”为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提供路径支持。文化+,是解放现有生产力,培育新的生产力,创造新业态,催生新产业,提供新供给的必然手段。

(二)“文化+”是化解供需矛盾的必然要求。供需矛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导向,即供需错配、供非所需。如国内消费增速拾级而下,而国人却在海外疯狂扫货等。显然,中国升级的消费需求,根本的是文化消费品位的升级,即精神文化消费的增长。满足这样的“软需求”,“文化+”理所当然地成为历史趋势。

(三)“文化+”是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本任务是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根本出路在于淘汰过时动能,唤醒闲置动能,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实现这样的“凤凰涅槃”,“文化+”是解决问题并避免经济硬着陆最直接、最低廉、最有效、最柔韧、最和谐、最根本的手段。首先,“文化+”以文化灵魂的注入,使闲置的动能(产业、企业)起死回生,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深圳的大芬村油画市场,北京的365文化街,正是以文化基因的融入,老树嫁新枝,使旧动能得以改造,使被旧躯壳禁锢的生产力得以解放,使旧产业、旧企业、旧产品、旧业态焕发新的活力。销声匿迹了多年的上海日化雪花膏,而今仅仅恢复了传统包装,全新注入中国传统文化,唤醒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的文化回望,同时召唤青年人的关注,同样起死回生。其次,“文化+”,以其创新创造创意的突出功能,滋养经济发展新动能,催生新产业,创造新的生产力,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如机器人、无人机的生产,中国已成全球生产主力。再次,“文化+”催生以文化为动力支撑的新业态,以其全链接、超融性,打破三次产业条块分割的固有格局,推动全产业融合,并衍生出全新的产业领域及其形态,助力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最终实现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四)“文化+”是解放生产要素的重要条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的经济结构变革,需要把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等生产要素从旧的经济结构中解放出来,使其向需要发展的领域合理流通、科学组合。实现改革的这一内在要求,“文化+”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首先,泛“文化+”领域,成为生产要素最需要流向和聚集的领域。文化+经济,孕育的经济是创意经济,其产业因其产品旺盛的市场需求而充满活力,因而泛“文化+”的经济领域是最具吸引力的领域,这种吸引力,必将使生产要素加快向泛“文化+”领域聚集。其次,“文化+”是生产要素合理流通、科学组合的最佳媒介。当今时代,经济形态早已打破传统的“三次产业”概念和板块分割,实现了三个产业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融合。由此,必然要求各生产要素的合理流通和科学组合。而文化+,不仅是生产要素合理流通的助推器,而且是生产要素科学组合的粘合剂。“文化+”催生的产业,是融合度、关联度最高的产业,也是生产要素组合最科学高效的产业。有了“文化+”作媒,生产要素必将以其趋利性而流向更具创新创造创意的产业。比如:一产中的农业,正是因为有三产的文化科技服务才使之保持不断提质,正是因为有观光、旅游业才使之增效。再次,“文化+”是生产要素根本解放的动力源。劳动力的解放,需要生产力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土地的解放,需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其成为市民作准备)和延伸农业产业链作为条件;资本的解放,需要在文化灵魂的注入中使僵死资本得到重生、使低效能资本迸发新活力;企业家的解放,需要其从旧的经济躯壳和沉重负担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步入创新创造创意经济的新境界。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文化+”加以引领、培育和塑造,并发挥激活、输血、造血作用。

因此,要顺势而动,把“文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理念和路径选择。打破固有的生产力概念,把“文化+”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通过“文化+”,给劳动力赋予更高文化素养,给生产资料赋予更多文化元素,给生产工具赋予更强文化塑造功能,给劳动对象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使生产力更具文化的塑造力、创造力和先进性。

四、“文化+”与“工匠战略”

当今中国经济社会,一边是中低端产能过剩,一边是中高端供给不足;一边是国货库存积压,一边是国人在全球扫货;一边是趋同化的中低端产品制造及其脆弱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一边是精益求精精神的退化和中华文化经典的失传和浪费;一边是无业可就,一边是高技能工人“一匠难求”;一边是城镇化大势所趋,一边是农民无法转变为产业工人;一边是迫切需要的土地统筹规划利用,一边是农民没“手艺”谋生而乡土难离,等等。

剖析这些矛盾的症结,无非是两条:一条是中低端的粗放型生产,产品缺乏文化内核,没有文化特色,因而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条是缺乏具有创新创意和精致生产能力素质的产业工人。而解决这两个症结的根本出路,还是“文化+”。即通过“文化+”,赋予中国制造文化内核和魅力,赋予中国产业工人工匠精神和精致生产能力,进而实现中国制造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正如一位作家说过的:“能将糊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

从更加宽泛的视野看问题,无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城镇化建设,以及中国经济升级再腾飞或小康社会如期实现,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工匠战略”,建设“工匠式”产业工人队伍,弘扬工匠精神,推动精致生产,制造中国完美,以构建稳定持久的发展力、社会稳定的支撑力、坚韧坚挺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进而圆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工匠战略的核心要义,就是“文化+”。

(一)所谓“工匠战略”

1.所谓工匠,即具备高超创新创造创意能力的人。铁匠、木匠、皮匠、花匠、泥瓦匠、教书匠、文坛巨匠……是古今人们对“工匠”的尊称;“手艺人”“匠人”“能人”“师傅”“大师”,是“工匠”的代名词;“独具匠心”“匠心独运”是人们对“工匠”的推崇;种田能手、技术标兵、业务尖子、行家里手,是社会对“工匠”的认同;立说的孔子、治水的大禹、治病的华佗、解牛的庖丁、造纸的蔡伦,是“工匠”的先祖;毛泽东、钱学森、屠呦呦、袁隆平、茅以升,是“工匠”的卓越而被誉为“大国工匠”……中华民族因工匠而繁荣强大,中华文明因工匠而登峰造极、历久绵长。而大凡工匠,莫不是“文化+”深度作用下的杰出人物。

2.所谓工匠精神。是敬业、精业、兴业精神,是“文化+”绽放的精神华彩。是恪守本分、敬业奉献、兢兢业业、善做善成的职业态度;是诚信为本、笃守职责、不辱信誉、质量第一的职业操守;是徒承师艺,不断超越的职业境界;是天工开物、创新创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创造创业、打造精致极品的开拓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文明不断攀沿上升的引擎,是大至民族、国家,小到企业、产品走向强大的核心支撑。所以,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同样,“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兵团、观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研制的大型精密播种机时所说的:“英雄不问出处,一切人才都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3.所谓工匠兴业。从火药、浑天仪发明到两弹一星上天,从《本草纲目》到青蒿素,从都江堰到万里长城,从中国老字号到当代国字号工程,从算盘到银河号计算机……莫不是中华巨匠匠心独运的非凡创造。正所谓工匠兴则事业兴,工匠废则事业亡。然而,人类文明的每一次攀升,无论如何离不开文化这个天梯。

4.所谓“工匠战略”。即在国家战略层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以“文化+”为引擎,以精致生产为牵引,以催生创新创造创意创业、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不断培育新供给、拓展新需求为载体,以“大国工匠”为典范,以工匠精神为动力,整合既有职业技能教育、城镇化、大学生就业、农民工培训、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双创”、就业等相关政策,举国家、经济社会全领域和全民之力,产学研统筹布局,实施工匠培育工程,建设支撑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的新型产业工人队伍,实施精致生产战略,加快提升中国信息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推动中国社会转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发达国家行列。

(二)“工匠战略”的实践意义

1.实施“工匠战略”,是中国经济走向中高端的战略需要。中国经济走向中高端或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然前提,但改革落地后的迫切任务就是实施精致生产战略,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制造“中国完美”,实现面向世界的中高端供给。实现中国经济如此华丽转身,其本质是一项“制造中国完美”的浩大“工匠战略”。

2.实施“工匠战略”,是顺利推进城镇化的关键一着。溯古论今,最初的城镇,就是由脱离了土地的“手艺人”的聚集所形成的。今天已经城镇化了的城里人,无论其为第几代,大凡都是凭了“工匠”的本事融入城镇之中的。到了现代,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城镇依然是“一工匠一家庭”的有机构成(在城市就业的大学生当然也是“现代工匠”)。剖析当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瓶颈问题,无非是农民有苦力而缺手艺,进城后即使定居也无法乐业,根源是没有谋生手段;可以有城里人的身份证但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里人,根源是缺乏城里人的文明素养,因而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工匠战略”核心是农民向市民的素质转换,即通过“工匠战略”使农民实现依靠土地谋生向依靠“手艺”谋生、由田野生活向都市生活转换,由此推动“一工匠一家庭”的拖家带口式的“农转非”大迁徙——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一个公式:即“文化+农转非”。

3.实施“工匠战略”,是中国劳动力产业工人化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已经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呈现出经济全领域产业化的突出特征,对人的发展提出了产业工人化的时代要求。第一,经济全领域产业化,需要劳动者实现产业工人化。无论是三次产业,还是其他领域,劳动者产业工人化成为时代要求和历史必然。是否拥有一支强大的产业工人队伍,成为有序生产、精致生产以及生产供给和社会需求走向中高端、中国经济升级再腾飞的决定因素。第二,城镇化及经济全领域产业化,迫切需要农民实现产业工人化。在中国,劳动者产业工人化的任务尤其艰巨,艰巨之最在于将七亿农民锻造成有文明素养、有工匠技能、有工匠精神、适应现代社会的产业工人。如果不能较快实现农民产业工人化,不仅难以支撑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而且严重制约城镇化进程,拖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跃升,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第三,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迫切需要中国劳动者产业工人化。随着城镇化和经济全领域产业化的推进,三次产业的传统界线将被打破,绝大多数农民将汇入产业工人大军,中国工人阶层的构成成分及其体量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用唯物史观来审视这一历史进程,劳动者产业工人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转型面临的极其现实、极其迫切的战略任务,其核心问题在于使包括七亿农民在内的所有国民成为有觉悟、有组织、有纪律、有文明素养、有精湛技能、有工匠精神、有小康生活的国家公民和产业工人。在这个意义上,实施“工匠战略”,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不仅关涉社会转型和稳定,而且关系保持工人阶层及国家公民的先进性,关系党执政兴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根基。

4.实施“工匠战略”,是化解中国高端技术人才紧缺问题的迫切需要。撇开中国经济生产供给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跃升对“工匠”队伍的迫切需要不讲,单就当前中国经济供给侧常规生产尤其是国防工业、中高端制造业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匠”人才供需现状来看,高级技术工人已经一“匠”难求。据了解,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工的比例为20%~40%,而我国还不到4%,缺口上千万人。2014年,我国仅制造业,高级技术工人(如车床、电焊、机械操作等)缺口就达500~600万人。一些企业的技工岗位以万元以上月工资或数十万年薪招揽人才,却依然一“匠”难求。这种“上千万大学生无业可就,上千万高级技术工人无处寻觅”的窘境,正印证了实施“工匠战略”的迫切性。当今一些试图转型的企业,设备可以花钱更新,但却无法使更新的设备形成生产力,症结也在于缺乏“工匠”。

5.实施“工匠战略”,是推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的迫切需要。追溯历史,自从人类进入农耕文明以来,第三产业始终是维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更是第二产业诞生并赖以发展的母体。然而,无论是久远历史上的手工业,还是当今社会的第三产业,莫不是由天南地北千千万万个手艺人大军组成。也就是说,“工匠”是第三产业的主体和关键要素。在这个意义上,实施“工匠战略”,就是在为第三产业崛起提供核心引擎,就是对第三产业的直接推动。

6.实施“工匠战略”,是推动“双创”的内在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字是核心。总结创业创新的成功实践,往往是一队工匠催生一个“巨匠”,一个“巨匠”繁荣一项事业、引领一个团队、创造一项发明、培育一方产业、繁育一种业态等等。即,推动一个“创”字,必须以具有过硬工匠本领、富有崇高工匠精神的“工匠”作为基本前提和核心支撑;实施一个“创”字,必须凝聚创新创造新意的个体、群体、人气、氛围和协作精神;实现一个“创”字,产学研各界都必须形成强大的“工匠”团队;精彩一个“创”字,必须发自于工匠“匠心”的不断创造。因此,推动“双创”,根本在于培育大众工匠、建设万众工匠队伍。在这个意义上,实施“工匠战略”,正是“双创”的基础工程。

当今世界,创意经济蔚然兴起,文化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取向。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把创意产业、创意经济提升到国家创新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宣布每年6月18日为国家“创客日”。在世界性创意经济蓬勃发展驱使下,中国正在兴起“创客”“极客”运动和第三次创业浪潮,预示着创意经济的勃起和文化经济时代的到来。“创客”是工匠,“极客”是大工匠,创意经济及文化经济,说到底是“工匠经济”。无论是创意经济,还是文化经济,核心支撑是创新创造创意,而实现主体依然是独具匠心的“工匠”及其践行的“工匠精神”。在这个意义上,实施“工匠战略”,就是在锻造创意经济乃至文化经济的脊梁。

华罗庚说:“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而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表明只要积累足够持久,就能在特定领域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与哲学家所言:“‘渐’的威力是无穷的”的论断不谋而合。所以,“文化+”能否“+”出功效、“+”出精彩,关键是要靠我们学习愚公的精神,动起来、干起来,实干才是硬道理。“我们的行动是唯一能够反映我们精神面貌的镜子”。蜻蜓点水、蝴蝶戏花,看似精彩的心理与行动,但恰恰与真实的追求以及匠人的收获背道而驰。正是: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唯有干过才有希望收获丰盈的人生,才能开创无限的生机的未来……正如明代大儒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注:本文是兵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郭永辉在石河子大学未名山文化大讲堂所作的专题报告,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李平)

猜你喜欢

工匠经济文化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90后大工匠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工匠风采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工匠神形
谁远谁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