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2016-04-03刘振英
刘振英
(青岛市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731)
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刘振英
(青岛市平度市第二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731)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风险预防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产科中实施风险预防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妇产科;护理风险;护理问题
妇产科属护理风险高发科室,各类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健康以及护理质量的提升,同时还会引发护理纠纷,挫伤护理人员积极性,影响医院声誉。为有效降低妇产科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有必要实施相应的风险预防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中即对研究组患者进行了风险预防综合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9±3.4)岁,妊高症患者26例,早产14例,胎位不正3例,其他6例;研究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8.7±3.7)岁,妊高症患者25例,早产15例,胎位不正2例,其他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风险预防综合护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叮嘱患者注意进行产前检查,一旦发现孕期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早期处理,同时,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孕产及并发症相关知识,帮助产妇及家属树立正确的分娩意识和分娩观念。
(2)确保妇产科有充足的护理人力资源,以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同时,加强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风险教育、安全教育以及法律知识提升等,以使护理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预估,及时规避风险隐患,并能在风险发生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3)加强技能实训,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规范化操作,准确记录操作过程,确保记录内容真实可靠。
(4)注意交流技巧的掌握,并合理应用肢体语言,加强互换关系,多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注意患者的隐私的保护,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减少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
(5)严格消毒,做好母婴的无菌护理,同时注意切口感染的预防,一旦发现存在异常情况,则及时予以处理。在进入病房之前,护理人员也要做好自身的消毒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护理,研究组49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为伤口感染,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04%;对照组49例患者中,共有8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切口感染4例,切口裂开2例,其他风险事件2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6.32%。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4,P<0.05)。
3 讨论
妇产科中,可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众多,因此要尤为注意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具体护理风险:(1)患者紧张,心理压力大,在住院过程中易出现妊高症和合并症等病症,加之家属过分紧张,更加重了患者紧张情绪,且易导致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患者及家属分娩知识匮乏,亦是导致护理风险提升的重要原因[1];(2)妇产科存在护理人员紧张现象,妇产科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长时间工作下,身心疲惫,容易出现消极怠工现象,且在疲劳状态下工作也容易发生差错[2]。此外,妇产科护理人员多存在法律意识薄弱问题,以致其在工作中无法很好的保护自己,最终导致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3];(3)当前,医院发展迅速,但护理人员的培养并未能及时有效的跟上,导致大量未经过系统培训、实践经验欠缺的人员进入岗位,这部分护理人员无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操作,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4-5]。
针对以上护理风险因素,医院有必要端正态度,正确认识并充分重视妇产科护理风险问题,深入分析各种护理风险因素,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以有效减少护理纠纷以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6]。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1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充分证实了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分娩知识和护理风险知识的普及,交流技巧的合理应用,护理人员责任意识的提升,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安全风险管理的加强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妇产科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实践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1]黄玲炜,周红英,王亚玲,等.妇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常见护理问题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3):2888-2890.
[2]朱艳侠.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安徽医学,2011,32(7):1023-1024.
[3]李秀珍,陶小明,刁秀莲,等.妇产科病房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2011,09(19):1755-1756.
[4]冯 玫.浅谈妇产科发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4,04(5):229-230.
[5]孙巧玲.妇产科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6(4):26.
[6]何素梅.妇产科护理风险问题的管控策略和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4,28(17):304.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1
B
ISSN.2095-8803.2016.11.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