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教学案例的编写在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2016-04-03钟海燕吴海萍蓝丽娟吴纯婉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深圳518020
钟海燕,吴海萍,蓝丽娟,吴纯婉(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20)
急救教学案例的编写在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钟海燕,吴海萍,蓝丽娟,吴纯婉
(深圳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深圳 518020)
急救教学是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中重要的内容,急救技能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中必须具备能力。在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过程中,有效的运用急救教学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尽快的掌握急救技能、注意事项等,对其走向岗位奠定有效的基础。
急救教学案例;编写;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
急救护理是临床急诊中关键的环节,具有病情紧急、抢救事件频发、突发性等特点,赋予了该工作高压力、高风险等特征。对于危重病人具有应急处理能力、配合抢救能力是护士最基本的能力体现。现阶段,在护理本科院校中,关于急诊护理培养的相对较少,护理本科院校、医院需要针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以便其在岗位中能够处理各类应急事件,缩短护理本科生上岗的时间。急救教学案例的编写在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在鹿吴山和凶恶的蛊雕大战了一场,师生四人一个个都筋疲力尽。几个人默默地坐在飞船上休息,连最爱出风头的黑火儿也闭上了嘴巴。大家心知肚明,这次的蛊雕是他们自出发以来遇到的最难对付的怪物,差一点就让他们吃了大亏。良久的沉默之后,老师轩辕明打破了寂静。
1 急救教学案例编写思路介绍
在临床急救技能学习方面,应该针对其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培训,主要集中在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心电除颤术、呼吸机使用、心电监护仪使用、急救处理等。对于急救案例的筛选与审核,需要有本科院校附属医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确定最终用于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的案例项目。
在两组患者阴道分娩结束后,在医院进行短期的产后恢复以后,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身体的各项机能的达标情况,血压,体温,饮食和排便情况都恢复的比较好。可以得出,采用拇指并用托肛会阴保护方法对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岗前培训中,应该让护理本科生通过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技能等,模拟急救的场景,包括溺水、地震、中毒等事件现场抢救。教师可以通过病案、录像等形式模拟场景,将护理本科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考核。案例需要在考核的一周前发到学生手上,让每组学生模拟其中一例现场急救,每个学生扮演不同的橘色,针对病情变化、临床表现等模拟抢救。通过这种团队模拟、考核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学生专业抢救技能,还能够提高其协作意识,发挥团队整体的力量。在具体的考核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尽可能是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护理本科生一边演练、一边回答,最后对每组学生、每个学生做出点评总结。
2 急救教学案例内容
设计有效的急救教学案例,对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工作是十分有利的,在具体设计中,每一个案例情景都需要包含对应的急救操作技能、知识点。在相关专业审核通过确定急救教学案例项目后,应该明确每一个病例治疗护理中涉及的操作技能。同时,在培训中采用急救综合性实验模式,以小组形式,让每组护理本科生能够对护理流程、治疗流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将急救疾病有关知识点穿插在内,至少涉及两到三个知识点,在过程中培养学生急救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服务能力等,为其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对于初步编写成功的急救教学案例,由培训教师根据急救教学大纲中的相关要求,制定出病理编写的具体要求,并对急救教学案例进行完善,满足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的需求,完成最后的编写任务。
第一,护理教师队伍是完成急救教学案例编写工作的基础,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护理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熟练的急救操作技能,对最新医学临床知识动态能够及时的了解,并组织设计综合性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同时,在编写急救教学案例过程中,需要各个护理教师之间能够密切的配合。综合性实验项目整合本校护理教师资源,以学历、技术、临床实践性等为标准,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研究经验,积极做好相关的交流、调研,才能保证急救教学案例编写的质量。
3 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中所用急救教学案例编写过程
急救教学案例综合性实验项目涉及到临床各个学科知识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包括情景模拟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PBL教学法、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在具体案例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咨询专业的急诊科医护人员,对参与急诊实习的护士进行询问与请教,然后完成急救教学案例的初步编写。
具体来说,急救护理综合性实验项目包括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两大部分。其中,院前急救主要包括心脏骤停现场救护、创伤病人现场救护、气道异物阻塞现场救护、意外伤害现场救护、灾难救护等;院内急救主要包括心脏骤停急诊救护、急性中毒患者急诊救护、创伤患者急诊救护、(高血压、甲亢危重)等常见临床危重现象的急诊救护、心绞痛急诊救护、心肌梗死急诊救护、路脑损伤急救、休克患者急诊救护、小儿呼吸道异物堵塞救护、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救护、皮肤烧伤急诊救护、高空坠落伤患者急诊救护等。
4 对急救教学案例的编写在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情虽较轻,短时间内病情缓解,但如反复发作常可诱发卒中,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微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依据其特点,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其病机关键是瘀血阻于脑府脉络,致脉络不通而发病。因此中西医在治疗本病均以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环为主。疏血通注射属于一种中成药注射剂,其主要成分是水蛭、地龙,二者均属于虫类药,具有搜剔脉络、活血化瘀的功效,而疏血通注射液则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药理作用则显示本品具有较好的抗凝、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脑部微循环、修复损伤神经细胞等作用[4] 。综上,采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第二,通过编写急救教学案例,让护理教师知识结构更加牢固,提升了其专业技能以及教学水平,促进了行业间的相互交流。同时,在急救教学案例中,包括了各个急救知识要点、操作技能等,对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考核。在具体考核过程中,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5~6人为一小组为宜。在大学本科四年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了一定的护理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急救技能,设计急救教学案例实验,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运用能力,为毕业生走向护士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第三,在急救教学案例编写以及岗前培训实施过程中,运用包括角色扮演、仿真模拟、情景模拟、PBL教学等在内的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为护理专业学生营造出真实的急救场景,给其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在编写急救教学案例中,必须保证相关内容符合要求,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吸引力,以便能够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其中。
5 总 结
急救是临床医学中关键的分支,急救护理亦是护理专业中的核心课程,急救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护理专业学生急救知识以及急救操作能力。急救教学案例的编写对护理急救教学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在具体编写过程中,应该围绕护理学生为主,帮助护理专业学生端正职业态度、提升急救技能、生化个人情感、掌握沟通技巧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顺利完成护理本科生岗前培训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士人才。
[1] 闫美华.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急诊新入科护士岗前培训中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3(8):65-66.
[2] 杨静文,顾巧萍,王 龙.实训教学法在新护士岗前培训护理文件书写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20(12):147-148.
[3] 李 玲,李胜云,王 宇.缺陷式情景教学在护理本科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6,21(12):174-175.
[4] 王慧峰,郭 红,刘 玉.标准化病人在急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1(13):106-108.
[5] 李 婷,孙茂红,周 红.PPT授课结合不良事件情景模拟在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中的运用[J].医学信息.2016,25(8):10-12.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4
A
ISSN.2096-2479.2016.12.1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