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在我省首例婴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中的应用

2016-04-03杨巧兰金宗兰李惠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安徽合肥230022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受者器官婴幼儿

杨巧兰,金宗兰,李惠萍,申 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 230022)

个性化护理在我省首例婴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中的应用

杨巧兰,金宗兰,李惠萍,申 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一病区,安徽 合肥 230022)

个性化护理;婴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是指公民在心脏死亡后进行的器官捐献,婴儿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作为DCD的一种,对于扩大器官移植来源,缓解移植器官极度匮乏有着积极的意义。婴儿的肾脏移植给成年人是当代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难度大,环节多,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手术,对围术期的护理有极高的要求。2016年2月26日,我省首例婴儿DCD肾移植成功,通过对该例DCD肾移植患者为期3个月的观察和随访,回顾分析和总结该例患者围手术期和出院后延伸性护理,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

1.1 供者资料

肾脏供体来自于1例13月龄男婴DCD的双肾,双肾大小约5.8 cm×4.7 cm和6.1 cm×4.9 cm,平日体键,患儿因意外伤导致脑死亡,供肾体血肌酐(SCr)为68 μmol/L,按照英国的移植中心采用的热缺血标准,热缺血时间定为动脉收缩压<50 mmHg到开始冷灌注的时间,本例热缺血时间(WIT)为18 min,冷缺血时间(CIT)为8.5 h,为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分类的第Ⅲ型,即可控制的心脏死亡供者,在我院伦理委员会的监管下完成。

1.2 受者资料

受者,男,39岁,因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时间4年,A型血,术前血肌酐(9SCr)水平为900 μmol左右,反应性抗体(PRA)值为4.5%,术前行1次血液透析治疗,并服用吗替麦考酚酯2粒,受者于2016年2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DCD肾移植术,将婴儿的2个肾脏同时移植入患者右侧髂窝,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共同通道吻合,两肾妥善排放固定,留置髂窝引流管和输尿管膀胱吻合引流管各1根,保留导流管1根。移植术中静脉NS100ML+甲泼尼松(MP)500 mg静脉滴注st,术后12 h内,受者肌酐水平降为659μ mol/L,尿量250 mL/h左右,术后应用骁悉和他克莫司二联免疫抑制方案。患者术后3个月后复查BUS示双肾大小约8.0 cm×6 cm左右,血肌酐109 μmol/L,尿量和血压均恢复在正常范围。

2 围术期护理

2.1 个案护理管理的定义

从患者入院开始进行评估,发现患者主要护理问题,及时建立个案护理管理计划,同步评价调整计划,进行个体化护理。

2.2 接到本例特殊病例科室立即成立特护小组,重点从供肾情况的评估,受体评估,心理护理,围术期安全,易出现的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探索。

2.3 术前评估

受者的健康状况评估,因为DCD肾移植时间紧,允许受体术前准备时间仓促,责任护士从受体入院开始立即对其进行评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①受体的一般情况,特别注意血压、尿量、肾功能、术前透析方式等情况;②全身营养状况;③肾功能和水电解质平衡的情况;④患者的休息与活动状况;⑤自我概念和角色的转变状态;⑥告知受体肾脏的来源,了解患者对婴儿DCD供肾的接受程度和心理状况。

2.4 制定个体化的术前管理计划

根据对受者评估的结果,快速制订围术期计划如下。

2.4.1 心理护理计划:由于患者在患病期间饱受肾脏替代治疗带来的精神及经济上的压力,所以将全部的生存希望寄予肾脏移植。但得知DCD供体是一位婴儿时,又担心手术的预后等复杂心理,患者情绪低落。我们应根据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给予正确疏导和解答以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和困惑,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配合肾脏移植手术。

2.4.2 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患者急诊入院时体质较差、贫血貌明显,术前协助床位医生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并认真做好饮食指导和皮肤准备。

2.4.3 术后生命体征个性化管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血压的管理,婴幼儿供者因肾脏体积小、血管较细且短,术中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共同通道吻合,术后容易发生血管吻合口出血破裂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血压管理非常重要,该患者在手术当日返回病房后设特级护理,当班特护组护士,每30 min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尿量,要求血压严格控制在<125/85 mmHg,同时使用尼卡地平2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50 mL静脉微泵入,速度随血压情况调节,本例受体术后6 h内降压药以10 ml/h泵入,血压控制在112~135/60~85 mmHg,6 h后撤除静脉降压药,改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109~130/59~85 mmHg。婴幼儿DCD肾移植术后早期良好的血压管理是避免移植肾脏高灌注,保证移植肾功能恢复和降低肾外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适宜的血压有助于保持移植肾的血流灌注,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本例患者经过术后3个月的随访,血压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口服降压药暂停使用。

3 讨 论

该患者是我院首例婴幼儿DCD肾移植术患者,对接受婴幼儿DCD肾移植患者的术后监护,我科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根据查阅资料显示,相较接受成年人DCD肾移植的患者而言,接受婴幼儿DCD肾移植的患者在术后更容易发生移植肾延迟复功,移植肾血肌酐的下降也远低于接受成年人DCD肾移植的患者,因此,对该例接受婴幼儿DCD肾移植的患者围术期中我科进行了严格个案护理管理。对接受婴幼儿DCD肾移植的患者在术后早期对患者血压进行严密监测和合理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使血压维持在120~135/60~85 mmHg可以避免移植肾的高灌注对移植肾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仅对接受婴幼儿DCD肾移植的患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深入研究。

[1]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工作指南[J].中华器官移植杂志,2011,32(12):756-758.

[2] 周 燕.肾移植围手术期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2):52.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6

A

ISSN.2096-2479.2016.12.188.02

猜你喜欢

受者器官婴幼儿
这些器官,竟然是你身上的进化残留
器官也有保护罩
类器官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从“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
美国活体肝移植受者的终末期肾病风险
肾移植术后患者新发DSA的预测因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