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古诗中的词类活用

2016-04-03刘爱玲

文学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词类状语宾语

刘爱玲

例谈小学古诗中的词类活用

刘爱玲

古诗是小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重要的文学体裁,也是接触文言文的最直接的语言材料。由于古诗创作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使得古诗中的一些实词出于格律的要求和表现艺术效果的需要,往往出现词类活用现象。现以小学生必背古诗为例,试对其中的词类活用作简要分析。

小学古诗 词类活用 语法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收录古诗词58首,这些古诗词是小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最直接资料,也是培养小学审美情感的最佳文学体裁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对小学各学段的古诗文诵读篇目数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1~2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从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们诵读的古诗词数量就可看出,小学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词法、句法等方面的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但由于古诗在创作中受到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方面的要求,因此古诗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较为常见。为了能更准确地理解古诗的大意,应该对古诗中的词类活用这类语法常识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本文拟以小学教材选录和必背古诗篇目为例,对小学古诗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进行简要分析论述。以期对小学古诗阅读和教学有所帮助。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固有的语法功能,而具备了其他词类语法功能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通过对小学古诗中的词类活用例句进行分析整理,概括出了其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一种简洁的特殊表达方式。例如: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诗中的动词“见”读作“xi àn”,不读 “j i àn”,“显现、出现”义。“牛羊”在诗句中作动词“见”的宾语,却是“见”动作的发出者,“见牛羊”正确释义为“使牛羊显现”。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三秋叶”“二月花”在句法层面上是动词“落““开”的宾语,在语义层面上是“落““开”动作的发出者。因此,动词“落”“开”在诗句中是使动用法,义为“使……凋落”“使……盛开”。

(3)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

形容词“暗”为“暗淡”义,在诗句中后有宾语“雪山”,且宾语具有“暗”的特征,符合形容词使动用法的语法特征。“暗雪山”义为“使雪山变得暗淡”。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形容词“绿”后面带有宾语“江南岸”,且宾语代表的事物具有“绿”的性质,“绿江南岸”的正确释义应为“使江南岸变绿”。例句中的“绿”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使动用法主要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例(1)(2)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例(3)(4)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小学古诗词中我们尚未发现名词的使动用法的用例。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即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就是形容词作谓语且带了宾语,又不是使动、意动用法。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形容词“足”在诗句中作谓语,且后面带有宾语“鸡豚”,临时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活用作动词,义为“备足”。“足鸡豚”的正确释义为“备足了丰盛的菜肴”。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尽”原为形容词,“完”义,在诗句中前有副词“更”修饰,后有宾语“一杯酒”,临时活用作动词,意义为“喝完”。“更尽一杯酒”的准确释义为“再喝完一杯酒”。

(3)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形容词“明”,为“明亮”义。在诗句中,后有宾语“驿墙”作其支配对象,临时具有谓语的语法特征,活用作动词,义为“照亮”。

三.名词活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指名词在动词之前,对动词起修饰、限制作用。在小学古诗词中名词活用作状语仅有时间名词、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类型。例如:

(1)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句中的方位名词“西”置于动词“出”之前,对其进行修饰,表示动作“出”的方向,译为“向西”。

(2)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句中的时间名词“夜”置于动词“入”之前,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译为“在夜晚”。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方位名词“西”在诗句中活用作状语,表示动词“辞”发生的方位。名词性短语“烟花三月”在诗句中修饰动词“下”,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活用作状语,译为“在烟花三月”。

(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普通名词“涧边”和名词性短语“深树”在诗句中活用作动词谓语“生”和“鸣”的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译为“在溪涧边”“在幽深的树丛中”。

在小学生古诗中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以方位名词和时间名词的活用用例居多,普通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用例较少。

四.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在言语环境中,临时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在句中作谓语,后带宾语,或者前有状语修饰,这时名词就活用作动词。例如:

(1)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王贺《社日》

诗句中“栅”本为名词“栅栏”义,在诗句与后面的动词“栖”相呼应,活用作动词,义为“满栅”。“豚栅”义为“猪满圈”。

(2)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句中的方位名词“东”,前与名词“江水”并列使用,两者之间不是修饰关系,而是陈述关系,名词“东”临时具有了动词的语法特征,活用作动词,根据前后文意的联系,译为“向东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名词“目”前有能愿动词“欲”修饰,且有前置宾语“千里”,临时具有动词的语法特征,活用作动词,为“看”义。整句诗的意义为“想要看尽千里外的风光”。

五、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言语环境中处于名词的位置,临时具有名词的语法特征,这时形容词便活用作名词。例如: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形容词“绿”在诗句中置于介词“将”后,作动词“绕”的支配对象,临时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征,活用作名词,根据上下文的语义联系,可译为“绿的田地”。形容词“青”在诗句中作动词谓语“送”的宾语,活用作名词,可译为“青翠的山色”。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形容词“绿”“红”分别置于动词“映”前后,作谓语动词的陈述主体和支配对象,作主语和宾语,活用作名词。依据全诗的大意可译为“绿叶”“红花”。

在分析古诗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时,值得注意的是词类活用现象易与词的兼类现象混淆,应该加以仔细辨析。在古代汉语中,每个实词一般都属于一个固定的词类,某个词为甲类词,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临时具有乙类词的语法特征,这种语法现象为词类活用。而词的兼类是指某词同时具有甲乙两类词性。

因古诗格律的要求,小学古诗中的词类活用是较为常见的古汉语语法现象,为了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阅读理解古诗,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了解和认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陈名琛.小学语文古诗词中古汉语教学目标刍议[J].教育探索,2012(1).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2001.

[4]牛牛胜玉.图解小学古诗词75+80首[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教改项目:本论文为校级教改项目“小学教师全科型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编号:JY1315)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介绍:刘爱玲,大庆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研究)

猜你喜欢

词类状语宾语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宾语从句及练习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基于语料库“隐秘”的词类标注初步探究
从成语中学习词类活用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基于“字本位”理论再谈汉语词类问题
状语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