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

2016-04-03黄守星

关键词:欠发达小康社会城镇化

黄守星, 王 茜

(1.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

黄守星1,王茜2

(1.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065000;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300401)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我国部分山区、农村仍就贫困落后,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不能称之为全面的小康,因此,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解决欠发达地区的“三农”问题,加快经济转型,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目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初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中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人口近7亿,占中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如果“三农”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那么广大农民就无法进入小康的生活阶段,根本谈不上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就在于农村的发展。帮助欠发达地区脱离贫困,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加快农业人口的就地市民化转型,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成为现阶段我国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奋斗目标。

新型城镇化的焦点在于切实关注农民的根本利益,在农村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经济投入,促进村镇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乡镇居民的共同富裕。[1]在欠发达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当下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更是完成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的必经之路。

一、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影响

(一)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生产力

大部分农村经济落后的直接原因就是生产力停滞不前,无法更好更快地提升。我国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最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教育落后、自然资源闲置、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社会经济发展滞后是在造成这些地区欠发达的客观原因,在欠发达的农村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走一条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之路,在欠发达地区打造生态宜居、经济发展、和谐繁荣的现代村镇。从当地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对其进行整体布局与合理规划,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富民产业发展,依托当地的产业优势,发展农村特色种植业,特色旅游业等,解决当地农民就业问题,实现农村人口的就地市民化,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落实精准扶贫国家战略的需要

解决人口贫困,改善民生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又明确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这就为彻底解决我国农村贫困问题明确了“时间表”并对脱贫攻坚做出了系统部署,彰显了党中央带领人民战胜贫困、摆脱贫困的战略魄力和坚定决心。可以说解决欠发达农村地区人口贫困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也是目标实现的关键内容。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在广大贫困农村地区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对科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进行改造,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彻底改变当地农村面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素质,提高生活水平。扶贫和城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完全一致,因此,将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扶贫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指挥,集中全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财力,避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各自为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打一场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脱贫致富的联合攻坚战,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目标最直接最有效途径。

(三)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优化资源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我党十七大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而欠发达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就有利于增加第一、三产业在欠发达地区经济产业的比重,有利于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城镇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在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分离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才有机会向城市转移,为城市工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因而,农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在农村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优化农村的资源结构,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有利于加快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现代农业体系。

二、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政治目标的影响

(一)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保障该地区社会的公平正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3]这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们是否幸福的标准之一。欠发达地区在政治经济落后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一种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才能有助于贫困人民维护自身利益,摆脱贫困的状态,提高生活水平。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城乡镇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达到平衡。在欠发达地区积极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促使城乡居民都能享有相同的社会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确保在欠发达地区合理协调人与人的利益关系,防范不必要社会冲突,增强人民幸福感,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破除落后地区的封建迷信,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

中国社会受到长达数千年的封建思想、封建观念的影响,这些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国民心中根深蒂固,时至今日,仍然干扰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那里信息封闭,地处深山,交通不发达,与外界联系不紧密,新时期先进的思想和科技不能及时地渗入,导致这里的人民思想封闭落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欠缺,行为举止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需要加强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乡镇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依靠科学文化充实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头脑,抵制封建思想的残余,相信科学,依靠科学,与时俱进,尽快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的思想,培养法制观念,能够更好的维护自身权益。

(三)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强化政府责任,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党的领导,政府的指导引领作用,这就需要增强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政府的法治建设,完善监督机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首要前提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制定了适合地区区情的发展路线,指挥和引导其城镇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在资金支持、立法保障、政策扶持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其城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保障。[4]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滞后,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服务业及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落后,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匮乏,山区思想观念落后,农耕文化严重,面对种种问题,更加需要政府的统筹安排,合理规划,积极出台地方性法规,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平衡山区与平原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速度。

三、 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目标的影响

(一)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农民就业能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重点关注人民的利益,涵盖农村,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只有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才能尽快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欠发达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是努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居民的文明素质,通过加大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财政预算,强制保障贫困地区的青少年进行入学教育,减免学杂费,进行一系列的教育补助;着重开展对当地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就业能力培养,扩大乡镇居民就业,提高广大乡镇居民的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等措施帮助提高农业人口素质,使生活水平有所提升。

(二)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集聚能量

提升文化竞争力是培育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需要。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地方特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切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精讲宣传,对当下形势政策进行普及教育,提高农民基本素质,提升欠发达地区社会文明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5]只有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改变农村落后的精神面貌。

四、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目标影响

(一)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欠发达地区稳妥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改善乡镇居民生活环境,更好地提供其生活必要的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欠发达地区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乡镇交通设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乡镇通信设施、供水排水设施、乡镇防灾设施,保证各功能健康有序的运行;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欠发达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化发展的双重促进作用,为欠发达地区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完备的硬件条件,促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二)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使广大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号召政府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促进社会的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如修建基层图书阅览室和科技文化中心等,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人们的知识获取创造条件,满足当前居民对文化的需求;修建地方特色公园、运动场地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扩建乡镇卫生机构,提高乡镇看病质量,为居民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条件;加快推进乡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基本医疗保障力度,做到乡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在欠发达地区真正建立起一个学有所教、业有所干、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

五、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目标的影响

在2012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6],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目标的要求一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造成生态脆弱,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我国欠发达地区山区面积广阔,原本植被覆盖率高,但近些年来为了经济的发展,肆意开垦,围湖造田,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不仅经济发展受阻,城镇化建设水平也无法提高。这就要求政府坚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建设,正确处理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欠发达地区城镇建设的关系。

(一)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创新绿色发展模式,增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并合理利用开发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而生态环境的优化也将进一步提升城镇的综合竞争力,推动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构建绿色产业类型和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实施城乡绿化工程,不仅可以节约能耗,更保护了人类居住的环境,还有利于增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完成国家五位一体的生态目标。

(二)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对生态资源的科学利用,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目标。新型城镇化必然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调整,农村、山区可以利用欠发达地区良好的绿色生态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医药大健康、养老服务、休闲度假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升级版,将山区特有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走一条高效集约、智能生态的绿色发展道路。

[1]宋焕强.滦县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3.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 201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4]刘志生.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5]尹文旺.以校园文化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南风,2014(24):106-106.

[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EB/OL].(2015-12-28). http://www.pincai.com/group/644001.htm.

The Role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Underdeveloped Are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ell-off Community

Huang Shouxing1, Wang Xi2

(1.Langfang Teachers University, Langfang, 065000, China; 2.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China has already stepped into the critical stage of building a well-off community. Meanwhile, it i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However, some parts of the mountainous and rural areas are still less developed. A country can not be called a comprehensive well-off community with underdeveloped regions. Therefore, actively promoting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 speeding up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improving the urbanization of underdeveloped area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the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from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cological aspects.

underdeveloped areas; new-type urbanization; well-off community

2095-0365(2016)03-0055-04

2016-06-08

黄守星(1956-),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303102)

F299.2

ADOI:10.13319/j.cnki.sjztddxxbskb.2016.03.11

本文信息:黄守星,王茜.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3):55-58.

猜你喜欢

欠发达小康社会城镇化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家乡的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别让欠发达地区的新能源项目成摆设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欠发达地区经济报道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