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女性就业意识的变化
2016-04-03李衡
李衡
浅析日本女性就业意识的变化
李衡
日本历来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性总是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时作为世界上的超级经济强国,日本全民创造了一个美丽的神话。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上升,日本妇女走上就业道路的意识逐渐增强,日本女性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女性与男性无法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在争取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平等的就业待遇方面,日本妇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日本女性 就业意识 M型就业模式
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变化中经历了两个重要转折点:明治维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变化的发生必定是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意识形态的变化。那么,本文就这两个转折点来分析日本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就业意识的变化。
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女性完全是男性的随从者成为社会的地位,几乎没有,农业一样的社会最底层的职业从事只能。幸运的是,那个时候传教士引进了基督教世界的男女平等的思想。
明治政府在1889年明治民法制定,明治的民法是一夫一妻制,婚姻自由,夫妇的平等权利的宣言,妾制公然废除了。这是在日本的历史中,第一次被女性用法律的权利。明治民法缩短日本和欧美国家的民法的距离。这个时期日本的女性有教育的机会,第一次向职业道路上上升的需求,开始了就业的意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言无条件投降。美国对日本解除了武装和非军事化、和平、民主的原则,实行了一系列体制改革。1945年10月,美国向日本首相口述的民主化的5项命令中,第一条解放女性,对选举权为女性。日本战后日本女性获得了真正的平等地位和教育权利和政治上的权利和工作的权利。在政治的舞台上也出现了女性的身影。那时候日本的女性的就业意识渐渐地强,日本女性的就业状况也产生了显著的变化。
日本传统的女性贤妻良母型,所以结婚就辞掉工作和结婚前,生儿育后工作的想法是比较普遍。从日本的女性的整体情况来看,就业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加强。1984年“女性就业是没有必要的”、“结婚前就业可以”、“生儿育前就业可以”、“子女长大后再就业好”,“即使子女”。也会继续工作”的比例,分别为6.1,11.1,10.6,45.3,20.1%;1995年是4.1,7.4,10.8,39%。那调查结果明确表示。在那之后,结婚后,产后的继续就业的意识的女性的比例增加了。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这样的意识也逐渐减弱了。这样的就业意识直接导致了日本女性M型的就业模式。
日本女性的就业主要有以下特征:
1.女性就业的高学历化日益显著。同时,中老年女性劳动力市场进入比率迅速增加了。晚的结婚,晚的分娩,在M型的谷底的年龄逐渐增大,即使死也不停止工作的话,就业型的女性不断增加。
2.中断型就业类型影响女性就业形式和职业领域。近年来,日本女性的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在全日制,全日制,时间单位的计算工作、家庭劳动者和自营者,其中的时间单位计算的工作的比例是迅速增加的。再就业的女性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从事服务和事务性的人多数。
3.女性的再就业率与子女的年龄关联。据日本的总理府的1993年的调查,孩子的3岁以下的女性的就业率为28,5岁的5岁的6—8岁是60%,9-11岁是68%,12—14岁是72%。从那里看,女性的再就业率也随着子女的年龄的增加增大了。
从眼前的日本女性的职业来看,女性比例很高的产业基本上是服务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农业、林业等。此外,日本的女性已经进入政治、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不断地摆脱日本传统的束缚,向更多行业发展,并且未来在这些行业中一定会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男女平等的观念的深入人心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本女性的就业形式将呈现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一,长期的就业者;二,短期就业者;三,派遣就业者;四,在家就业者。
战后,日本家庭“男性在外工作,女性做家务”的传统模式受到冲击。时代的变化是把女性作为社会推进的。随着《男女平等雇佣的机会法》的公布,日本女性的人才的就业状况才有所改变。有些公司企业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到,以优秀女性的人才招聘,从事非传统性职业。日本的女性的就业意识也逐渐增强,就业的希望也越来越强烈。
这种日益活跃的女性就业使日本劳动力市场相当的繁荣,日本女性也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和经济作用。应该承认这几年来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综合的现状日本女性依然需要透过现象找到存在的问题。
战后的民主改革,教育的普及女性广泛地参加社会活动,日本的女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获得解放。但是,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是长期的任务,不只是法律上的规定,更需要社会和道德的承认。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的观念并不是迅速就能被改变的。日本女性在二战后迎来法律的意义上解放,但思想依然受到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日本女性的就业意识就这样在困难中发展,如今,日本女性的就业形势不是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女性的就业的问题依然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