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李贺《致酒行》“折断门前柳”

2016-04-03钱钟书

大观(书画家) 2016年6期
关键词:孟郊李贺钱钟书

钱钟书

说李贺《致酒行》“折断门前柳”

钱钟书

古有折柳送行之俗。

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王琦注:“攀树而望行人之归,至于断折而犹未得归,以见迟久之意。”王释尚未中肯,试申论之。

古有折柳送行之俗,历世习知。杨慎《折杨柳》一诗赋此,圆转浏亮,尤推绝唱,所谓:“垂杨垂柳绾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别离河上还江上,抛掷桥边与路边”(杨有仁编《升庵大全集》卷三十;参观薛能《杨柳枝》第四首:“抛向桥边与柳边”)。然玩索六朝及唐人篇什,似尚有折柳寄远之俗。送一人别,只折一次便了;寄远则行役有年,归来无日,必且为一人而累折不已,复非“河上江上”,而为门前庭前。白居易《青门柳》:“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鱼玄机《折杨柳》:“朝朝送别泣花钿,折尽春风杨柳烟。”翁绶《折杨柳》:“殷勤攀折赠行客,此去江山雨雪多。”此赠别之折柳也。《乐府诗集》卷二十二《折杨柳》诸篇中,有如刘邈:“高楼十载别,杨柳丝枝。摘叶惊开,攀条恨久离。”卢照邻:“攀折聊将寄,军中书信稀。”韦承庆:“万里边城地,三春杨柳节。不忍掷年华,含情寄攀折。”张九龄:“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李白:“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孟郊:“赠远累攀折,柔条安得垂。青春有定节,离别无定时。”又:“枝疏缘别苦,曲怨为年多。”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亦云:“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此寄远之折柳也。《古诗十九首》有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未言何“树”,而“感别经时”,“攀”“折”遗远,则犹寄柳尔。

李贺诗正言折枝远寄,非言“攀树远望”。“主父不归”,“家人”折柳频寄,乃致枝凳树秃;犹李白诗之言“长相思”而“折断柳枝”,孟郊诗之言“累攀折”而“柔条不垂”、“年多”“别苦”而“枝”为之“疏”。李白、李贺谓杨柳因寄远频而“折断”,与白居易、鱼玄机谓杨柳因赠行多而“折尽”,殊文同意。盖送别赠柳,忽已经时,“柳节”重逢,而游子久羁,怀人怨别,遂复折取寄将,所以速返催归。园中柳折频频寄,堪比唱“陌上花开缓缓归”矣。行人归人、先后处境异而即是一身,故送行催归,先后作用异而同为一物,斯又事理之正反相成焉。

越使、驿使“寄梅”事,久成诗文典实,聊因李贺诗句,拈“寄柳”古俗,与之当对云。

钱锺书先生来稿附言:“徐××同志:屡承来信,未能应命,甚歉。寄来今年第一期《文史知识》,内容花样很多,也很扎实,读后增添不少知识。刘永翔同志的《‘折断’新解》精细准确,更使我感觉兴趣。我因中华书局要求,正改订旧作《谈艺录》,在新添的论释李贺诗的几节里,恰好有一段可为刘文帮腔助兴,特此钞送。文言写的,很可能不合适,但在我算是还了债、交了卷了。专致敬礼。八二年十一月十日。”(本文刊于《文史知识》198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孟郊李贺钱钟书
游子吟
李贺呕心沥血谱华章
鬼才李贺
最短的情书
赛珍珠受到钱钟书斥责原因探析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李贺的诗不合逻辑?(上)
钱钟书被女儿“难倒”
得意的孟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