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艺术人文教育 探索“优品育成”模式
——实施人文通识教育模式之探索
2016-04-03谢海泉
谢海泉
一、概念梳理
作为现代大学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并非指专业和职业教育的普通常识教育,它旨在培养完整的人格、能会通各类知识、具有博雅精神和美好情感的现代公民,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其人性、良知、文明和谐发展的优品教育。一所高校的“人文通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的基于通识的公共课教育,而是人文素养的整体建构和教化,是学生接受专业教育之前所养成的教育和“全人教育”。若忽视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仅是偏重专业技能训练,灌输普通人文常识,则不利于学生的素养全方位培养和发展。
目前,我们现在书面和口语中的译名“博雅教育”,是对应西方文化中的Liberal Arts Education, 其字面原意是指对于“自由人” 的教育。 译界有将Liberal Arts Education翻作“通识教育”的。实际上,西方语境中的“博雅教育”,其内涵包括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部分,前者“教人对任何事情都懂一点”,后者教人“精通某一事情”。香港岭南大学极为推崇这种“博雅教育”,解读为“学识要博、做人要雅”,誉其为“最好的”本科培养模式,以此为办学追求。
在我们现实的语境里,素质教育是国家的要求。教育部曾经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要在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使它内化为人的品格,提高人的格调、品位、修养,即人的文化素质。完成和实现了这种转化,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当时推行的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技、伦理学、心理学和创新教育等方面,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人文知识中完成人文教化,将人文知识“体之行之”,转化为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
我们不能脱离专业去进行通识教育,而是应该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由此形成共识和合力,建构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通识教育体制和机制,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其成长、成熟和成才。
二、发展过程
我国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始自1995年国家教委施行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迄今已二十载,具有界碑意义。1999年,教育部在全国建立了三十二个“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使本科教育体制向通识教育转型探索得到很大推动。在此背景下,各地高校厉行改革,多所标志性大学开展了富有创新价值的实践,如:北京大学开设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文学与艺术等五个领域的系列课程,以此作为全校学生的素质教育通选课,并力求“精品化”; 2005年首届“中国文化论坛”上,百余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这一宏观题旨,纵论“人文教育在当代大学的地位”、“综合性大学的人文教育实验”,并探讨了“艺术院校与人文教育”的问题,理论透视与成功案例相互映发,凸显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关注“中国大学能否担纲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能否唤起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二是认为如果大学第一学年就侧重专业教育,难以为大一大二学生安排通识教育。三是指出部分高校在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时不适当地扩大通选课范围,追求数量,满足兴趣,被部分学生用来“凑学分”。对此,需改变大学人文课“概论、原理加通史”的模式,切实指导学生研读古今中西原著经典(包括人文经典和现代社会科学经典),精心设计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的必修课,作为本科人文教育的主干课程,并利用学分制着力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05年秋,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召开全国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十周年大会,上海交通大学开设《大学人文》课程,“为大学生精神上成人奠定根基”的经验得到传播,该课程从“人与自我”到“人与国家”再到“人与世界”三个维度的整体设计,显然不同于一般院校仅把文化素质教育当成唱歌、跳舞、摄影、插花的技艺传授,或是“文理相通”的知识教育。全国三十所高校相关课程教师代表慕名前往上海交大观摩夏中义教授的“大学人文”课。此后,广东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邀请夏教授师资团队为该院开课,标志着《大学人文》课程作为优质品牌输出、传播。
艺术院校的人文教育基础课程也进入改革实践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开设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划分为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艺术与审美、科技与社会、当代中国与世界、基础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等八大课组;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安排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列文论》《马列原著选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文化人类学导论》《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艺术概论》《名著赏析》《中国诗学》《大学语文》《写作》《外国文学名著阅读与分析》《宗教与电影》等社会科学类课程。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从“立校之本”的高度,确定了人文教育的基本框架,采用通识类课程+人文讲座这两大板块,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体制和课程设置,由基础教育学院开设一系列文化和专业通识类课程供学生选修,并主持“云间讲坛”,建构历史与哲学、艺术与美学、人生与成长、时事与社会、民族与文化五大模块,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人文教育,十年累计一百二十多场讲座。同时开展学术沙龙、文化考察等多种形式的人文教育活动,成为哺育莘莘学子的精神文化滋养,彰显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质品牌,松江大学城各高校学生近悦远来,声名远播。后与“德稻”艺术大师讲座融合,起步探索艺术人文教育新路径,展开了内容和形式更能有机配伍的架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完善,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理性思考
我校由人文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为人文通识教育的历程,其中蕴涵着“艺术人文教育观”的先进理念和“德艺双育”的宝贵经验。视觉艺术、文化产业教育的核心和根基是艺术人文素养,价值取向是技艺创新和精神成长的双向提升。这不只是感性和知性的简单复合,而是最终体现为思想文化品位和艺术审美素养的综合培育。目前国内艺术院校实施人文教育大都是通过开设一些政治、语文和文史哲方面的选修课,以及由团委、学生会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体现和落实的,这一现行模式具有共性,有一些成效,但也确实
存在着某些流于表面形式、课堂教学沉闷,课外活动随意等状况,应加以改变。素质教育、人文教育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与之缠绕的有应试教育和就业导向。我们既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也不应把“有一个好工作”(解决学生“饭碗”问题)作为目标。我们的理性思考要在“通识教育的必要与可能”以及“如何按需施教、务实致用”两方面展开。对于高等艺术教育来说,必须有完整配套的人文教育,既不能把艺术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也不能满足于人文类课程的一般性开设;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必须注意人文素质教育(通过课程和活动)的有效践行,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觉得不可或缺。比观察课表和活动层面的“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认知人文素质对于人的和谐发展的结构性保证这一根本点。
教育的发生,从表象上看是知识技能的传授,究其实质,是皈依于并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终极目的。教育,要把人生的意义、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关怀。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是真正涵养人的教育。朱青生在《艺术,让人成为人》(人文学通识第8版)“序言”中说:“人本来不是‘人’,只有透过修养和教育,经由艺术和人文,方能成其为真正的人。只是艺术到底使人往上,还是往下,这的确还是一个问题!”因为,确有艺术作品和艺术的从业者对着人性的弱点下手(因失却正确的文化引领,某些不健康的动漫作品和网络游戏诱惑青少年沉溺其中的例子不胜枚举)。该书在结束时尖锐地指出:如果把人文学的学习当着适应教育体制的一种技术手段,就会害上蒙田所说的“文殛”,被知识灼伤。这部书的要旨在于告诉学习者——人文学但凡有任何用处,就是“让你卸去知识的负担,让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变成一个‘活着的人’,让你成为你自己”。
咀嚼这些话,能促使我们反思以往的教育。严格说来,我们的人文教育工作者,在理解“什么是人文?”以及“怎样践行人文教育?”方面着力还是不够的。一流的大学,致力于以优秀文化培育人,把人文糅入专业培养之中,让“文”真正内化为人的“文”,使人成为“文”的“人”。基于这样透彻的认识,人文教育才能真正在艺术院校确立其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必要的作用。
四、模式探索
分析我校探索人文通识教育的过程,有助于研讨艺术类院校人文通识教育的践行模式和发展路径。我校的发展定位于“应用型本科”,现已跨入第二个“十年”。我们将根据“十三五规划”的部署,深耕人文教育,深度开发、利用校内和社会丰富的视觉艺术人文资源,加强艺术类高校对学生人文素质培育的内涵建设,在视觉艺术、设计美学、创意产业、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艺术人生引领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综合有效地探索视觉艺术和文化产业新型人才的“优品育成”模式,在认知、践行、内化、评价等环节加以健全、完善。
我们在推进公共基础课程综合性改革方面,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专兼职教师凝心聚力,探索以艺术人文素养为方向的艺术类高校德育模式,如课程教学采用“未来艺术家论坛”的形式,以创造了师生互动、探讨政治理论的新课型,变原来枯燥的道德说教为学生主动求知、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与升华,德育内涵得到深化。这是我们所向往和追求的审美化的德育模式,它以“中国梦—成才梦”激发学生求知欲,将时政教育、道德伦理、思想人文与美感素养相结合,使学生在思辨、论说和对审美活动的意义把握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寓教于美,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获得情感认同,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化目的。同时与“人文教育工作室”合作,把“未来艺术家论坛”开进学校“云间讲坛”,创造具有我校特色的“我是演说家”的“赛事”,每班产生一名代表,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庆祝建党95周年”主题演讲比赛,使论坛式的思政课教学给大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总结这一教育活动模式并加以完善,使学生“对政治课真心喜欢,终身受益”。
同时,我们把语文教研室打造为“人文教育工作室”,统筹语文课程教学和人文素养讲座的开展,以及艺术人文教育的理论研究。近期我们又将其改设为“艺术人文教研室”,以进一步整合艺术人文教育资源,深耕人文通识教育。我们对沿用多年的语文教材进行改革,自编校本教材《大学语文》(艺术类),试用一年后,加以修订,使之更趋完善。语文、史论课和政治学科的多位教师联袂编写《艺术人文教育概论》,探讨艺术院校实施艺术人文教育的理念和途径,汇集了这方面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思索。上述教材和专著已公开出版。从深耕人文通识教育的角度来说,即将付梓的《云间高致》(“云间讲坛”精彩演讲实录),以及在编的体现语言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艺术英语》,会进一步彰显我校艺术人文教育的学术特色和新异风景。
在显性课程群里,我们增加了传统文化的“原典学习”以及结合美术作品的“史论学习”内容,这一新课程的特色在于:前者把儒学的原点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贯通;后者把作品欣赏与了解美术史进程结合。我们请国内知名专家任“驻校讲习教授”,系统开课。跨出这一步,为国学和史论这两个学科找到学养深厚的教授来领衔学科建设,并带教中青年教师,既解决人文学科师资缺乏问题,又有助于为师资队伍建设开拓新路。
对体育教育,我们廓清“体育只是人肢体活动”的模糊认识,把体育作为“大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来抓。以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契机,通过体育培养健全人格,加强体育教学、体育类社团活动、晨晚跑、运动队训练、校内外体育竞赛与群体活动“一体化”大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特别在“游泳”课程建成“精品”之后,又启动“篮球”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在2016年全国高校体育工作会议上,我校体育教研室的学术论文获得一等奖。事实证明,“大人文教育”的理念对我校体育工作起到了明显的驱动作用。
五、结语
我们在历史背景和现实语境中梳理和“切换”了人文通识教育议题,结合理论范畴和自身实践作了纵向和横向的观照,总结了经验,发现了问题,也明确了路径,这对于提升艺术院校人文通识教育的质量将带来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