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创新的上海实践与启示

2016-04-03胡劲军

上海视觉 2016年2期
关键词:上海艺术文化

胡劲军

Hu Jinjun

目前,上海市的文化建设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积极融合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实施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方式创新、文化民生保障政策创新、文化氛围营造抓手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创新、传统文化发展体系创新、文化跨界融合手段创新、市民文化节办节机制创新等文化创新发展工程等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核心价值观构建方式的创新

首先要推动形成有利于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社会舆论环境,做好重大文化信息网上发布,回应市民文化关切,主动有效进行舆论引导。

同时加大对优秀文化艺术产品的推广力度,向社会、市民和世界推广一批具有核心价值元素的高雅艺术精品、通俗艺术名品和民生文化艺术优品。

立足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性和便捷性,围绕核心价值观构建,进一步加强城市15分钟公共文化圈打造,提升服务圈品质,完善服务圈格局。如在公共文化云建设中,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指标与数字文化的数据指标有机结合,推动数字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内在统一、互动融合。在影视、电影、演艺、动漫等八大文化产业的产品生产中,重点扶持和推动对体现核心价值观内容产品的生产与政策扶持。在迪士尼、梦工厂、佳士得等国际知名品牌建设中,推动娱乐业产品推介与核心价值体系观构建的有机统一。建立广播影视等媒体,加强核心价值观舆论宣传引领的督促检查机制,不断增强媒体在核心价值观构建中的社会责任。建立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跟踪检查机制,增强各类文化场馆在构建核心价值观中的自觉性。

二、着力加强文化民生保障政策创新

首先是设施建设网络广泛覆盖。进一步加强以社区和农村为重点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目前,上海共有公共图书馆238个,市区级文化馆(群艺馆)26个,博物馆124个,美术馆3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6个,东方社区信息苑379个,居(村)委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可容纳200至1500人的文体广场数百个。2015年,全市群文创作作品1千多个,其中反映农村生活的约占30%。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选中,本市共有16个作品获“群星奖”,6个作品获“优秀演出奖”,获奖数创历届之最,在全国名列前茅。2015年,共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5万余项(其中郊区文化活动近2万项),总计2900万群众受益,全市216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首次实现满载运行。几年来,先后有10个区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区,17个街镇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社区,12个地区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群众文化共获国家级奖近800项。

三、注重开展城市文化氛围营造抓手创新

首先建设文化进地铁工程。2015年在原有的330个车站400余列列车的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进一步推进地铁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创新、功能服务创新。

具体措施包括:在建设地铁枢纽文化核心圈,陆续建成及完善人民广场站中央展台、出入口文化墙,形成了上海地铁公共文化的核心展示区。举办上海人民广播电台65周年图片展、上海书法家协会青少年书法作品巡展、上海摄影家协会专题采风等多期公益展示。在地铁人民广场站1号出入口设计墙体展示空间,以上海博物馆特色展品为主题,体现现代城市文明与文化发展脉络。

设置地铁文化长廊,举办了首期“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地铁巡展”,共有28幅作品在此亮相,过往乘客纷纷驻足观看。

精心打造“地铁音乐角”。组织上海交响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轻音乐团等专业艺术院团约600名演员轮番上阵,共上演300多个精彩节目。

开展大师作品进地铁活动。策划“大师作品进地铁”巡展活动,集中展示吴冠中、林风眠、丰子恺、吴湖帆、陈佩秋、谢稚柳等近20幅大师作品后,2015年又有科技、音乐、电影等四类大师的经典作品进驻地铁站。迄今为止,已有11座车站展示文化项目,占四号线26座车站的40%。

开辟地铁移动“文化列车”(贺友直、丰子恺文化列车)。2015年重点推动“印象莫奈专列”“毕加索和张大千”“大美中国——京昆折子戏戏曲人物画”“列支敦士登特展”等10列文化列车上线。还将陆续推出“同行——国际美术馆联合展”“蒙卡奇和他的时代——匈牙利国家美术馆珍藏作品展”等一系列不同主题的文化列车。

同时,以文化亲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为宗旨,利用城市主要广场、绿地等人群集聚区域,举办春之声、夏之魅、秋之恋、冬之韵四季主题音乐会,让广大爱好音乐的普通市民免费欣赏高雅艺术。在全市范围打造形成一批固定的以森林公园、草坪绿地为平台的高雅音乐户外演出场所,在上海城市不断形成浓厚的户外景观交响音乐会氛围。

重点开展了7大商圈的文化融入,选择南京路、淮海路、徐家汇、虹桥开发区、大宁绿地、五角场、陆家嘴商业集聚区,依托各种商业活动及载体,构建“商业+艺术”模式,融入美术展览、演艺、非遗展示、群文活动等文化品种及内涵,大大提升了商圈的文化品质。

将上海浦东、虹桥机场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拥有人文内涵与氛围的对外窗口。作为浦东机场博物馆的首个展览,《东风西渐——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欧洲瓷器展》已拉开帷幕。以几百年前中国和欧洲的瓷器贸易史为背景,精选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的53件瓷器展品,从“创新和发展”以及“传播和融合”这两个方面,向观众讲述那段中西瓷艺会通的历史佳话。该展览为国内外旅客提供了了解瓷器艺术和瓷器历史的平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艺术体验。

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创新

制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及项目。

首先,影视产业发展活力凸显。2015年,上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数量爆发式增长,全年共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310家,全市制作经营机构总量达1236家。2015年影视文化公司已增至200多家,集聚了银润传媒、新文化、中影(上海)国际文化、河马动画、淘米科技等一批本土民营企业。吸引了中影集团、北京光线传媒、派格太合等企业来上海开展业务。2015年,上海制作完成电视剧52部2102集,连续5年处在全国前列。

三年内,上海共有超过30家乡镇影剧院顺利完成了数字化改造。新增影院92家。上海电影市场发展不断繁荣,2015年上海电影票房29.4亿元,位列全国第五,上海电影票房已连续八年、每年以两位数的幅度保持增长。

2015年,上海电影制片稳步发展,电影备案数量上升,上海动画电影也成绩斐然,出品的动画电影每年占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50%以上,动画电影《十万个冷笑话》票房达1.2亿元,网络IP大电影《万万没想到》票房破3.2亿元,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在3年内为上海贡献了3.61亿票房,淘米科技的赛尔号系列和摩尔庄园系列票房累计近2亿元。2015年,全年上映的10部动画电影总票房达4.5亿元,占全国国产动画电影总票房的四分之一。上海电影在国内和国际上也屡获殊荣,上影集团的《西藏天空》荣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奖和青年演员奖,以及优秀编剧提名奖。彩色宽银幕记录片《陈家泠》受邀在2014年第九届罗马国际电影节荣誉放映,2015年该片又连获三个国际电影节大奖。3D戏剧电影《霸王别姬》被列为国家京剧艺术重点工程,成为我国第一部3D戏曲影片。上海源存影业的《到阜阳六百里》获得中国台湾第18届金马奖原创剧本奖和最佳女配角奖。

另外,演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至2015年年底,本市专业剧场数量达到52个,全市可用剧场124个。上海演艺品牌不断提升,先后培育出爵士上海音乐节、世界音乐周、西岸音乐节、城市沙滩音乐节、简单生活节、风暴电音节等10多个特色品牌。

在艺术平台建设方面,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专业画廊360家,比2012年增长140%。文物艺术品拍卖机构72家,比2012增长20%,每年举办近200场拍卖会。艺术博览会发展迅速,全市共有上海艺博会、春季艺术沙龙、亚洲画廊展、城市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青年艺术博览会、国际陶瓷艺术博览会等10个本地艺博会品牌,比2012年增长150%。

当前,网络视听产业发展取得突破,全市《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持证机构32家,业务范围覆盖网络视频、IPTV、互联网电视、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公共视频多个领域。在网络视频发展方面,2015年,上海制作网络剧21部,其中土豆网的《小野兽花店》、聚力传媒的《执念师》等网络剧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5年优秀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奖”。优质网络剧带动视频网站付费用户发展提速,土豆网付费用户1000万,PPTV付费用户500万。

五、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发展体系创新

不断丰富城市文化积淀,延续城市文脉,加大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新出台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宣传执行,推动非遗立法。

成立上海古籍保护中心,加强古籍保护资源集聚,中心现有馆藏古籍170余万册(其中善本约18万册),家谱21万余册,碑帖22万件,明清近代尺牍11万通。推动古籍的海外回归,2015年12月,翁氏后人翁万戈先生慷慨捐赠翁同龢日记稿本47册与翁同龢文献杂著手稿12包从海外回归,正式入藏上海图书馆。加强古籍文献保护技术研究,成功研制安全、高效、使用方便的“文献防蠹纸2号”,在多家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广泛使用并获得好评。推动修复装帧技艺推陈出新,“碑刻传拓及拓片装裱技艺”涵盖古籍修复、碑帖修复装裱、刻碑、传拓等多种领域,形成古籍修复工作多元化特点。组织古籍修复竞赛,激励年轻一代修复人员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古籍修复水平,使众多优秀传统文化重回大众视野。

着力保存文物资源,目前全市共有10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片中国历史文化街区,3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02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进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库数字化建设,完成《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与利用导则》编制工作,制订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利用规范。深入开展地下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对广富林遗址进行两次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达13000多平方米。青浦重固镇福泉山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发现两座良渚文化晚期贵族墓葬。保存完整的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考古项目,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实践中,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特色文化街区的创建,对泰康路和莫干山路50号等工业遗产区实施整体规划、保护改造,使其在旧城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形成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博物馆,依法收藏展示文物,截止2015年底,全市博物馆总数达到124家,藏品总数达到2152643件/套,新增藏品数量5253件/套。2015年共举办展览407个,参观人数达到1935万余人。

建立项目和传承人名录体系,启动覆盖全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历时3年,共搜集各类资源线索1万余条,其中有1939个立为资源项目。现有国家级项目55项、市级项目220项、区县级项目400余项;国家级传承人94名,市级传承人539名,区县级传承人700余名。全市建立各类展示传承场所72个。启动国家级非遗项目记录工程,推进上海市国家级项目丛书编辑出版、系列专题片摄制和国家级传承人数字化采录工作,出版《上海田山歌》《江南丝竹》《沪剧》《独脚戏》《上海剪纸》《上海龙华庙会》等38部丛书分卷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制作《琵琶艺术》《奉贤滚灯》《顾绣》《嘉定竹刻》等37部高清系列专题片;完成王锡余(吴歌),陆春龄(江南丝竹),戴明教(顾绣),筱文艳(淮剧)等近4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数字采录工作。提升保护工作数字化水平,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规范管理和宣传推广,完成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二期建设,将普查中收集、整理、转存的剧本、唱本、图片、照片、磁带、录像带、光盘等资料全部进行数字化保护,共录入各类数据62000余条。

续写历史文脉,用美术样式推动传承,上海美术创作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有9件作品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织实施“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选取中国近代史上10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上海事件,创作完成。

启动《中华创世神话》重大美术创作项目,组织全国优秀画家、连环画艺术家参与创作,用三年时间推出110幅主题画和30本彩色绘本,主要面向儿童和青少年读者群体。厚重历史积淀,依托图书出版平台开展传承。发挥古籍整理传统优势,在规划、资金专项等方面均衡配置。

201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庆三峡博物馆所藏甲骨》《东坡词傅幹注校证》《刘辰翁词校注》,中西书局《敦煌悬泉汉简(贰)》《肩水金关汉简(伍)》,上海书画出版社《金石学稿抄本集成(第二编)》等多书入选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上海文艺出版社《话说中国》销售火爆,风靡海外。上海出版入选首届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名单的图书数量居全国前列,上海人民出版社《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的重建》,上海文艺出版社《家教与门风》,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古文鉴赏辞典(新一版)》等多书入选。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类词典,系全国首创,在全国范围内独具一格。上海世纪出版旗下的世纪音乐公司,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深耕多年,致力将传统文化音乐化,出版有《国学乐歌》等配盘图书。民营出版领域,上海钟书与上海大学出版社合作的《钟书国学精粹》系列、秋霞圃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作的《国学基本教材》《国学微课堂》等,也都颇具亮点。网络文学方面,作为国内网络文学的领军企业,阅文集团长期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题材占阅文集团创作品总量20%以上,诞生了如《琅琊榜》《鬼吹灯》等著名人气作品。

对传统文化传承深耕厚植,创新戏曲传承模式,通过推出昆剧“学馆”制,以“活态传承”为理念,以“宗脉延传、承戏育人”为目标,通过3年系统学习实现传承100出经典折子戏、6台传统大戏的教学目标。经统计,戏曲中心所属各院团经典版约110个剧目,年演出量为250场;驻场版剧目15个,年演出量为120场;巡演版剧目约80个,年演出量为400场。举办麒派艺术研习班,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进剧场”等品牌项目。

近年来,上海年均推出新创大型舞台作品50台左右,新创或首演中小型作品百余个,舞台艺术领域获得国际国内奖项年均200项左右,其中与舞台艺术有关的奖项和获奖者约48.8%左右。2015年推动创作58部大型舞台剧作品,全年共完成10494场演出,吸引观众447.16万人次,创下2.21亿元演出收入。

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建设中弘扬。以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为目标,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237个、博物馆124家、美术馆32家、文化馆245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16家、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青少年活动中心36所、容纳200-1500人以上的公共文化活动广场百余个。

在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弘扬。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等海外平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欢乐春节”活动品牌影响力,远赴美国、新西兰、法国、德国、比利时等五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学术论坛等活动,向世界集中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独特魅力。推动阅文集团2015年完成36部繁体及海外小说授权,同年12月阅文集团第一本售出给日本的轻小说《全职高手》日文版在日本发行上市,2016年1月起《从前有座灵剑山》动画日文版在中日两国同步播出,并与韩国第二大电子出版社韩国内容社合作售出《吞噬星空》《无限恐怖》《完美世界》《斗破苍穹》等作品,向泰国输出《锦衣夜行》《醉枕江山》《鬼吹灯》系列等作品。推动上海杂技团作品《十二生肖》、谭盾作品《女书》、杨丽萍作品《十面埋伏》等先后走向圣地亚哥艺术节、萨德勒威尔斯舞蹈剧院、赫尔辛基艺术节等国际舞台表演,弘扬了中国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推动上影集团组织参加国产电影“走出去”工程,在美国夏威夷、日本东京、德国柏林、俄罗斯莫斯科以及香港等举办上海电影周活动,放映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现时代新风貌的优秀影片。其中,2014年4月在美国夏威夷举办的上海电影周活动,2015年10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和布里斯班举行的“上海电影展映周”活动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推动美术机构积极策划主题展览“走出去”。刘海粟美术馆馆藏作品展《“亚努斯”与“失踪者”——重新发现金石声与谭华牧》赴匈牙利展出,上海油画雕塑院将《张充仁文献展》带到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展出,获得了国外观众的热烈反响。推动上海博物馆多次组织或参与赴境外的各类展览,展地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27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城市100多家文博机构,展览的内容多从一个或一批艺术家、一个时代或一个艺术门类展开,诠释与展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断加强文化跨界融合手段创新,将文化与科技融合。秉承文化引领科技创新和科技兴文、强文、助文宗旨,完成《上海市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研究报告》,推动重点打造“一朵云(公共文化云)和四个下一代(一代大型5D剧场、下一代舞台、下一代半导体彩色激光源、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至2016年,力争打造文化科技龙头企业20家、骨干企业100家、上市企业5—7家、年产值10亿元企业5家。全市文化市场产值首破400亿元。有15项文化创新调研被文化部列为重点项目。

制定出台《上海市文教融合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文教融合29个重大项目。2014年成立了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首批开设电影制作、3D动画视效、视觉传媒声音设计、影视造型设计4个专业,学员100人。并探索和完善艺术院校与文化产业部门联合办学的模式和机制,在创建上音-大剧院艺术中心实践基地、上海戏剧学院青年京昆剧团、麒派艺术研习班、上海电影青年计划的基础上,推动和支持上海音乐学院青年歌剧团、上海舞蹈学院青年舞蹈团等发展,重点培养艺术领域顶尖后备人才。

我们将携手市教委深入开展面向大中小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重点通过“进教材”,“进课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求系统、科学配置到相关学科中去,促进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学科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有机统一。

六、着力实施市民文化节办节机制创新

从文化视角探索适应特大型城市特点的社会治理模式, 坚持以文载道、以文化人,将市民文化节活动主阵地放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推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满载运营,自市民文化节举办以来,80%的活动项目在社区开展,在参与活动、自得其乐中,进一步涵养市民的社会治理自觉,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坚持开门办节、内容兴节、品牌立节的理念,通过举办各种由市民参加的赛事与活动,催生出百支优秀市民舞蹈团、百名市民优秀小画家、百个优秀市民音乐家庭等十个一百的优秀市民文化成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引领效应。积极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牵手,依托专业力量为老百姓量身定制各类文化活动,既满足市民的多元文化需求,又形成社会治理合力。

在上海中心城区推动建成一批具有亲民特色、创意特质、文化气息的城市艺术集市,让艺术更加生活化,让生活更加艺术化。在继续推动完善乐活上海、嘉善路创意集市的同时,重点推动发育新虹桥绿地、红坊创意园等2至3个平民艺术集市。利用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上大美院等高等院校周边地区,重点培育3至4个面向学生群体的艺术集市,鼓励和支持在校大学生艺术创作与实践。其中,大型公益性艺术文化项目——虹桥艺术集市2013年3月开市至今,共举办了37场,参与的艺术机构达100余家,前来参观的市民约15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虹桥艺术集市作为市民文化节众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市独有的自由氛围中,各类稀奇古怪的有趣想法转化为创意实践,诸如艺术原创、生活艺术创意、创意杂志、音乐、行为艺术、服饰文化、生活艺术摆设、创意园艺、手工艺品等等,几乎所有潮流的玩意儿都被囊括于集市之中。创意集市文化已初步在园区中生根开花,让更多的上海市民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集市中,让更多的普通百姓和艺术家直接见面“握手”成交,上海大学、复旦视觉艺术学院等专业艺术院校组织学生携作品前来参加,包括绘画、雕塑、陶瓷、玻璃艺术等多个门类,数量占参展艺术品总数的50%。

上海正以探索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为制、转化为力,是用文化方式推动核心价值观构建创新。

猜你喜欢

上海艺术文化
上海电力大学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谁远谁近?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