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入语言基因的通道

2016-04-03尚永璨

文学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非人类神经人类

尚永璨

进入语言基因的通道

尚永璨

语言的习得是一项强大的认知工作,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有着传统的基因基础,尤其是近几年,深受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genomics)研究的影响。而进入语言基因的通道主要有遗传和发展两个,本文阐述了两个通道的相关理论和科学依据。

关健词:语言习得基因通道

语言的习得是一项强大的认知工作,孩子们好像仅仅通过接触周围环境中的日常对话就在不经意间掌握了母语。从这个角度上讲,为了能够弄清楚语言是如何与其它认知系统相关联的,我们应该阐明人类这项令人惊叹的技能的遗传基础。从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有着传统的基因基础,尤其是近几年,深受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genomics)研究的影响。

一.进化的角度

基因序列组在许多脊椎动物中都存在,包括十个左右的灵长类动物和两个灭绝的人种(尼安德特人(Neandertal)和安妮索瓦人(Denisovan)),使得进化趋同(Gaya-Vidal,Alba2014)。来自动物行为学、比较神经科学、考古学三大领域的信息整合,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语言进化 问 题 的 思 考(Fisher,Marcus 2006)。展望未来,对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来说,一个重要的补充就是,利用比较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来揭示神经基因表达调节方面的进化发展,这可能是比人类大脑进化过程中基因本身的改变更为重要的(Khan等2013)。

1.人类语言的出现

尽管许多语言进化的问题都还很模糊,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语言能力是由人类、黑猩猩、倭星星最后的共同祖先中的染色体基质,在六百万年间经过逐步积累的基因变化进化而来的(Fisher,Marcus2006)。一些语言认知的先驱,例如今天所说的大猩猩和倭星星,很可能在祖先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它们有解决问题的智力,有文化创新的能力,也有最基本的心理理论。然而,和一个人类小孩儿相比,它们能够掌握的词汇数量是十分有限的,也无法将词汇联系起来来表达更加复杂的意义。所以,人类和其它灵长类动物之间在交流能力的问题上还是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间断性。

人类语言以它语法的复杂性著称。目前还不清楚,这种复杂性是依赖于基因基础的认知发展,还是取决于不需要任何相应的基因变化的文化发展(Kirby等2014)。世界上语言语法规则系统巨大的多样性表明,这些规则系统精细的细节并不是由基因决定编码的(Evans,Levinson2009)。随着现代人类语言能力的进化发展,基因因素在新的语言如何诞生的问题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最引人注意的是,在高度遗传的耳聋人群体中,出现了号称比口语更好的语言(Gialluisi等2013)。

2.非人类物种的交流

毋庸置疑,人类的语言是自然世界中最特别的。但是非人类物种在独立进化的过程中一定也有某种相关的交流系统的特征,或许可以作为研究语言的神经生物学和基因遗传学的切入点。一个鲜活的例子就是对鸣禽的研究,尤其是对斑马雀听觉指导下发声学习的研究。这种行为在动物交流中似乎是非常罕见的,它依赖于神经生物基础,并且可以在听到的声音和发出这些声音的发声器官之间形成映射。就好像孩子习得口语,少年斑马雀逐步学会发声也存在一个关键期,在这期间,通过模仿成年斑马雀学会唱歌。这种对发声习得非常重要的神经元回路似乎被人类和鸣禽共有,二者是很有渊源的同源同族关系。

我们或许可以通过研究非人类哺乳动物的语言来进一步研究语言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但不幸的是,作为分子基因研究的重点对象的啮齿类物种很少有发声习得的能力。对声音学习研究最恰当的哺乳动物范式就是蝙蝠,它们有着复杂的声音产出和声学信号理解能力,并且已经展现出有目的的学习和适应它们声音的能力。早期研究已经证明了在蝙蝠中进行基因操作的可行性。

二.发展的角度

母语的熟练程度是以成千上万的词汇,复杂的语法,分辨非常微妙的语义,对非字面意义的理解以及社交为标志的。熟练的日常交往三至五年的时间就能完成,所以,母语的习得不需要依靠太费劲的努力和太过正式的学习,它只需要儿童融入有正常说话能力的说话人的环境,这些说话人会为正在发育的大脑提供语言输入。而儿童又从婴儿时期甚至是未出生之时就对这类信息尤其敏感,会自动寻找为他们提供语言输入的说话人。甚至在懂得语言之前,婴儿就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的倾向,例如目光、手势等。当他们开始解码他们所听到的话语的含义,儿童会利用一系列不同的信息源,例如语言、环境、非语言线索等。所以说,语言习得利用了一系列的认知技巧,很有可能受影响于大型的基因网络。

在神经生物学的层面来讲,熟练地掌握语言意味着为了语音、语义、发音器官的输出之间快速而自动的交互而发展神经机制。虽然读和写是人类的独有,大量地利用了和口语相同的认知神经机制,但也带入了额外的视觉和动力系统的处理。语言神经生物的现代综合论认为,语言涉及了更广泛的脑区域,不像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都广泛分布了电路,它们在语言处理的不同阶段都是非常活跃的。

(作者介绍:尚永璨,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理论语言学;儿童语言习得)

猜你喜欢

非人类神经人类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非人类纪”的星际艺术及宇宙媒介——答林万山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论当代不分类属的本体论
An Eco—crit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licts in the Poem “Snake”
“神经”病友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