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可能

2016-04-03马永庆马兆明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民族特色历史

马永庆 马兆明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以可能

马永庆马兆明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济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22)

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首先需要符合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历史基础和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超越和发展。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是其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起到进步作用的优秀成分,又要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尤其是要关注融入的主体、多样性、目的性、长期性。

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范畴。在这里我们主要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如何看待我们的过去,科学地对待民族的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而且对于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仅仅从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历史和方法论等方面的依据谈点个人看法。

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可能性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无论是社会格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还是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水平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传统文化要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需要相一致,而且现实社会需要有传承和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一定意义上,传统与现实是矛盾的。社会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不断发展过程,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又是相互排斥的。当今的中国是在荡涤了几千年旧有制度基础上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实践运动,她建立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又与传统文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理论上讲,任何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传统、现实和未来的统一过程。任何社会都是前后相继的,不同的社会有着一定相同的内在属性,或有着相同的背景、条件,由此有着一定的相同性、相通的地方,新旧社会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这是扯不断丢不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先进理论,她也需要人类文明的滋养,而且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特色就是中华民族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而民族的当然离不开千百年来优秀的文化传统。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从民族文化传统中汲取有益的东西,而且是“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同时在与传统的比较中找准发展方向,确立新的生长点。现实文化与传统文化有联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如何对待这种联系又有着不同的态度。有的观点希冀以传统文化的思想解释现实生活,甚至认为传统文化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总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各种灵丹妙药,并且生搬硬套赋以现代的解释。有的则认为既然是现代社会那就不需要过去的文化指导,因而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这些思想实际上都是隔断了文化的历史过程,不能认真研究自己民族发展的文化,就不会认清自己的现实与未来的发展脉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往任何社会都不可比拟的,本质上不同的思想体系整体上是无法相容的,并且更多的是一种剥离。当然,社会主义又不是离开人类文明大道的孤立的文化体系,她又必须是在吸纳前人思想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保留民族传统文化至今仍有积极作用的东西,民族文化传统也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和发展。

从实践的视角,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发展经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仅是我们民族获得璀璨的历史文明成果,同样也是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也是将来中国新文化的一个来源,这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将来的起点。”*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民族进行的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是我们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需要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更需要有优秀的文化基础和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也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正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发展基础上的腾飞过程。这种探索依靠的内力之一恰恰是中华民族亘古不绝的文化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渗透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样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也必须很好地吸纳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筑牢我们发展的文化根脉,为人类文化的发展产出更多的文明成果。

从传统文化的影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构不能回避传统文化问题。而且现代文化只有在不断认识和把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划分民族文化的优劣,区别精华和糟粕,并通过传承和创新解决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背负较多传统文化影响的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既使民族的发展有着完整性,同时文化中的传统因素又不断排斥着新鲜文化血液的渗入,并阻塞着民族发展的脚步。如何解决这一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回避不了的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在不断地处理传统与现实的矛盾运动中,我们民族才能卸去民族传统的沉重包袱,轻装上阵,生机勃勃,昂扬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前列。

从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思想渊源,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既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滋润的土壤上孕育而成的,更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和提升。正如恩格斯所说,任何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我们今天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是要求人们明确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进行现实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立足于现实,在很好地吸收前人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的更高级发展。我们不能进行毫无历史根据的主观臆造。当然也不能完全囿于历史的文化氛围中,或只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咀嚼,甚至生吞活剥。当然,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调和,也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须之意。调和只能是把二者搅拌在一起,形成所谓的混合物。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地选择、创造性地改造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对传统文化不断审视和取舍的过程。也就是说,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特色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对传统文化进行的破与立的过程。

当然,对于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需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就是说要摆正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位置。传统文化再怎么优秀毕竟是历史的产物,是对一定时代生活实践的反映,虽然有着不同时期甚至不同时代所具有的相同性,或是有着不同生活主体共同认可的成分,但是其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要看传统文化能不能在新的条件下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因而,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要给予准确的现代定位,其一,传统文化包括优秀的成分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或者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根本及主要成分。任何传统文化必须具有现代气息,或是经过修正的或是与现代成分相融合的,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然就无法有效融入。其二,传统文化只是现代文化的源、脉,而不是根本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形成,首先是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要求为基点的,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反映当下社会的现实需要,遵循客观历史发展规律,以此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在现实中得以丰富和发展。文化的现实性又与其传统性联系在一起的。“中华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经济,乃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据”*《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当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发展,那么传统文化必然是现代文化的基础和根脉。这是片面的。现代文化源于传统文化,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也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源于不等于就是实践基础和理论指导,只能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现代文化根植于现代生活实践的沃土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及其发展需要。

二、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身可能性

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传统文化中必然渗透着特定历史时期的诸多印记,带有抹不去的历史痕迹。一般意义上,传统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反映民族特质的具有稳定性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总称。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能做到的。只有优秀的且能真正与现实相耦合的传统文化要素,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和发展才能实现。而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接受的只能是在历史进程中有着积极作用的东西,那些为历史发展所摒弃的东西当然也是社会主义所不容的。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接受的只能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优秀与否需从历史的维度和现代的意义两方面来把握。在历史的维度上,所谓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能够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上的不同民族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优劣先进落后之别,每一个民族都创造了不同的文明成果,促进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进步。就是说,世界文明史就是不同时代各个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人类社会发展上留下了自己闪光的足迹,为人类进步贡献了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中华文化中的仁爱精神、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等诸多优秀品质成为人类文明的宝藏。二是能够促进民族的繁荣发展。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着精华和糟粕的部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正是在不断荡涤污泥浊水而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不断推陈出新、去伪存真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文化熠熠生辉,从而铸造了五千年的辉煌。中华文化中的精髓,如谦恭礼让、精忠报国、知耻明辱、遵章敬贤等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也成为人们的传家之宝。中华民族文化既记录了民族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发展明晰了前进的方向。对于这一点要有民族文化自信,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上有着积极进步作用的传统文化,也需要从民族发展史的总体和局部的视角加以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的内容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成分相对固定地发挥着作用,如勤劳刻苦、坚韧有为等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构成,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还有一些是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形成并起到了一定作用的思想观念,或者说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环境中具有合理性的文化因素。如传宗接代意识,在自然经济时代特别是在人类刚刚脱离自然界,身上还带有动物胎记的时候,或者是在“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尤其在我国的小农经济时代是人们非常崇拜的观念。但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确是有害的,在我们民族发展中形成了重男轻女的社会传统观念,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不同性别的人们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性质的认识需要进行历史的划分和范围的甄别,不能一概而论。

在现代意义上,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从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及人们的认可程度等方面来界定,实际上也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一方面,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一定价值。现代社会是在传统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同时又要按照时代的要求进行新的构建,必须打破原有的禁锢。因此,只有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才能为人们所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提出了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只有能够应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传统文化才有其生命力,而只有生命力的文化才是优秀的。反之,没有生命力的文化只是一种传统,或仅仅是一堆历史的符号而已。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现代化社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本身具有积极能动的要素,且在历史上展示了较大的能量,二是需要消除其自身所带有的历史局限性。因为历史上的任何现象总是带有一定时代的痕迹,总会有或这或那的需要完善的地方,只有经过历史的荡涤,保留下来的文化才具有实际的意义。也可以说任何历史文化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总是具有两面性,如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有识之士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创设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在我们的不断追求中总要带有经验主义的气息,又限制了我们的发展脚步。因此,我们“要划清社会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界限”,“也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界定的过程中需要明晰三个问题,一是做到历史标准与现实标准的统一。既不能以历史标准忽视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标准衡量,也不能以现实为尺度而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对于传统文化,首先要认定其历史的地位和作用,考察其对历史发展有无积极意义以及作用大小。同时又要把握好它在现实中的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的历史功绩要予以肯定,绝不能仅仅以现实的标准来认识问题,当然又要看到它在现实中的局限性,需要对其进行扬弃,不能以拿来主义对待之。二是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界定。一般意义上来说,所谓的优秀就是有着积极作用的方面,但是对历史或现实有积极影响的认识和把握又是多层面的。我们既可以把在历史进程中一直有着推动作用的文化视为优秀的,也能把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但有局限性的文化称之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没有局限性的传统文化。而且我们也需要对曾经有着积极作用的文化因素给予认定,不能抹杀其历史价值。也就是说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界定要有一个度,不能笼而统之。因为历史的局限和人们认识的不足等原因,传统文化有着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一面,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着一些消极甚至糟粕的东西。三是界定好具有中华特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有些完全是根植于民族自身沃土之中而不断繁衍的,有些则是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改造而成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文化因素都深深地打上了我们民族的烙印,都属于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既不能否认我们民族容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中华文化是一个与外来文化相融合的有机体,也不能忽视中华文化的民族基因。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需要注意的是,其一要充分体现现代性,强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标签是当代社会赋予的。任何文化必须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否则就没有其存在的必要。社会主义“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这里也包括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和扬弃。其二是合理地评判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能因为优秀就否认了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对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很好地把握其优秀的范围、性质所在,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以避免或限制其局限性的一面。搞清楚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不在于做面上文章,或是为了炫耀我们祖先的功绩,而是在于使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催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其三要注意从动态的视角认识问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即不要把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固定化模式化,不能以为是现代社会中的优秀就可一劳永逸,在任何时候都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诸多因素使得我们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的进行评价 ,以体现其价值的现代性。

三、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方法论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依靠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就涉及的因素、实施过程及参与者来说,需要搞清楚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谁来融入的问题。即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主体是谁。一般意义上,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主体的认识应是多层面的。一是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来说需要有一个内在主体。即活动本身应有一个主要责任者,也就是从活动的发起、实施及实现是由谁来主导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国家层面的事,其主要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理论指导,把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也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主体自然就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操作者。国家主体制定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实施计划、协调各种关系等,以使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他们的作用是其他参与者所不具备的,因而要完成融入任务就必须保证国家的主体地位。这不仅能够保证我们民族的发展方向,而且也是传统文化能够较好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二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主体又是多样的。从实施来说,处于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参与这一过程,尽管在总体上国家担负着主体的职责,但在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中,或在一定阶段、一定时期我们每一个人同样都应该是以主体身份发生作用的。在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及融入现实的各方面任务或社会要求时,任何一个民族成员都是主体,都不能把自己置身于这一过程之外。从效果上,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要落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不仅要接受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浸染,同时我们又担负着把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彭富春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273页。在相同的外界环境下,传统文化能否有效地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意义上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身素质和努力的程度,其实现需要我们民族成员自身能力的迸发,依赖于我们主体性的提升。由此而言,现实社会中的我们在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落实中担负着主要责任,是重要的实现主体。三是要看到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转换。在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实现主体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这一活动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转换的。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也可以说,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人人都是主体,也是受作用力的对象,每一个人都不应把自己置身于这一活动之外。“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74页。这就要不断强化人们的主体意识,提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积极性。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华夏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不断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在科学的传承中使优秀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第二,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转化,正确处理好文化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关系。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多元文化相碰撞、相融合的一个过程。一方面,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即要用社会主义的标准检验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从而建构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这是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的,由此需要注意几种关系,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传统的关系。传统就是过去的东西,在这种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但是与一般的传统文化不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传统有着自己的特质。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宝贵经验,是对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创新,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传统的滋养和来源,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既不能把二者截然分开,又不能使它们混为一谈。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在总体上,二者都是世界文明的有机构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民族自身的发展角度,不同民族需要有自己的文化,只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才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实现有机的结合。不同文化荟萃成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为不同民族所共有。不同民族只有在相互汲取、相互学习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民族文化有较大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是凝结着世界优秀文化的成分。在此意义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也是我们民族需要不断学习和借鉴的。三是优秀传统文化与非优秀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的优秀与否既有性质上的,也有时间上的问题。也就是说,有些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血脉所在,彰显了其根本特征,也可以说是伴随它发展过程始终的东西。但有的则是某个阶段上的,或在某个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甚至是昙花一现。但无论怎样优秀文化都是一定民族发展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对其认识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注意认真挖掘每一种优秀文化成分,使其有效地嵌入现代思想体系。

第三,明确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性。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使人们既不能忘记自己民族的历史发展,更要通过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而搞好现实的建设,展望未来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其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表面文章,更不是摆摆样子,搞搞形式就可实现的。不仅要认清传统文化的性质,正确地区分精华和糟粕,还要根据现实发展尺度认真衡量其价值。因此,在融入过程中更要关注是什么样的优秀传统文化适合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中的哪些积极因素需要加以弘扬。当然融入也要有好的形式,即要把握好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要走过场,不能仅仅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实实在在。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规定了形式。离开了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融入,其形式再好也是实现不了预期目标的。二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对传统文化很好地弘扬,使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地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之中。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就需要确定好目标,并且要使人们不断养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素质,使文化发展形成传统、现实、未来的良性运行过程。当然,目的的确立只是融入的第一步,还需要研究使用什么方式方法使融入活动产生实效性。要立足我们的国情、我们自己的实际,扎扎实实地做好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研究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科学地把握文化建设、传统文化的发展规律。三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任何目标的确立都是一个总体和具体的结合。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的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有一个个具体的实施计划。在实施中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意细节。既要注意目标是一个体系,从系统性上认识传统文化教育,使具体目标紧紧围绕总体目的而展开,因为一只手离开人的身体,“按照性质来说,已不是手了”*[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05页。。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是如此,其具体目标是整体目标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总目标而单独存在。当然,还要考虑到融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个方面,做好具体工作。

第四,关注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发展性。任何文化的承接与创新都是一个不断渗透的过程,不可能凭借一时或一次行动就可解决的事情。了解民族文化传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依靠一两次的宣传或举办几次报告会是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和艰苦努力的工作。一是注意融入的反复性。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的达到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也是需要不断反复地实施才能完成。其主要在于一方面接受传统文化需要一个过程,尽管现实生活中有传统文化的熏陶,但是要保留优秀的成分,并使人们接受它且融入现实生活又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操作。只有在融入过程中不断地对人们施加系统影响,才能体现其效果,急功近利带来的只能是适得其反。二是注意融入的渐进性。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完成各项任务。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每一项工作。在这方面,要注意戒浮、戒虚、戒空、戒伪,在日常生活中有机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要素,使人们日积月累,“积善成德”。*《荀子·劝学》其实这也是一个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问题。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升华。同样没有常态化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教育,也不可能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三是不断磨练意志力。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是一日之功,更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深入扎实的努力,更要有刻苦耐劳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的一个长期任务,就需要有坚持力,需要一种毅力,常抓不懈,而且要抓紧抓实,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松松垮垮,“新旧接合,旧的就有了生命力,就不是博物馆中陈列的样品了;新的也就具有了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新旧相续,源远流长,使古老的中华民族文化放出新的光彩。”*冯友兰:《阐旧邦以辅新命》,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464页。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惧怕困难,更不能因噎废食,在坚持中赢得传统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效性,在继承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责任编辑:刘要停)

2016-07-13

马永庆(1957—),男,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兆明(1959—),女,济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3BKS011)的阶段性成果。

G122

A

1003-4145[2016]10-0154-06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历史
我们的民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中医的特色
多元民族
完美的特色党建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