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艾略特诗学观体系探究
2016-04-03李珺
李珺
托马斯·艾略特诗学观体系探究
李珺
艾略特提出文学创作领域与文学评价体系的“传统”诗学观,对现代批评的贡献可谓巨大。他在《传统与个人才能》强调逃避个人情感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成为扬弃个性归附“传统”诗学观体系的逻辑起点。本文从艾略特重新解读概念出发,揭开“传统”被遮掩已久的真实面目,并探讨他用实践来追求思想与情感的融合统一,挖掘出他的“传统”诗学观体系理论价值在于引领文学批评领域范式转型。
艾略特传统非个性化实践启示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史上,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无疑是一位文学巨匠。其作品不仅涉及诗歌、戏剧和文学批评,还因主编杂志《准则》而开创了国际性评论刊物的先河。艾略特一生获奖无数,不仅囊括了包括诺贝尔文学奖(1948年)、美国自由奖等多个奖项,还被哈佛、耶鲁等十多个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头衔。艾略特初涉文坛,便与评论评论文章《传统与个人才能》而语惊四座,那句“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1]255,不仅传达了他逃避个人情感回归传统的“非个人化”创作,也成为扬弃个性归附“传统”的诗学观的逻辑起点。艾略特提出文学创作领域与文学评价体系的“传统”诗学观,对现代批评的贡献可谓巨大。在当下文论建设的过程中,探索和研究艾略特的诗学提供有重要的借鉴启示价值。
一.重解“传统”:揭开被遮掩已久的真实面目
传统,原指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艺术、风俗、制度等行为和方式。艾略特则对“传统”涵义进行了重新解释,澄明其久被遮掩的真实面目。他深刻的指出,“传统”是一个完美、以整体状态出现的体系,许多人写作的时候已摈弃了“传统”,不自觉的将其放到了考古词汇堆里,显示出创造力的贫瘠以及个人能力的平庸。一方面,艾略特主张“传统”是过去与现在的一种历史意识,共时与历时性和结合的复杂体系。作家在写作时,不仅“有他自己那一代的背景,而且还要感到从荷马以来欧洲整个的文学及其本国的文学有一个同时的存在,组成一个同时的局面”[2]3,另一方面,传统还是一个不断调整的完整体系。“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已成的秩序在新作品出现以前本是完整的”[3]4。艾略特首先描述了传统体系中已成型、内部趋于稳定的总体风格。同时,他还强调传统需要不断调整,当“加入新花样以后”,“整个的秩序就必须改变一下”,需要经过新、旧事物的相互调整而回到了相对完整的状态。
在艾略特看来,传统给文学创作带来了规范,作家为了创作好的作品,就要不断的消灭自我个性,回归到传统。艾略特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归附传统的“非个人”创作。艾略特认为,文学创作的焦点应当从作者自身转移到作品文本。一般情况下,作家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存在,追求自我需求的满足;而忽略了文学创作其实是诗人在文学传统中的游历,应该要把自己交付给自身以外更具价值性的传统,以表达全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他说:对于作家或是文学批评家,“将兴趣由诗人身上转移到诗上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企图”[4]1。我们只有静心地专注于作品文本自身,撇开个人因素而不谈,才能深刻的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真挚、强烈的艺术感情,才能创作出游价值的作品或对作品作出公允的评论。
艾略特以一名诗人批评家的身份而登上文学舞台,他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以“传统”观为核心,针对当时文坛盛行的浪漫主义表现论和历史实证主义思潮,循序渐进的重新解释“传统”,深入浅出的赋予其新的内涵,倡导人们回归到不朽“传统”的路程中。《传统与个人才能》“大概是20世纪用英文写的最有名的评论文章”[5]70,也由此被学界公认为是打开艾略特诗学体系的“金钥匙”,被称之为艾略特诗学观的宣言书,影响和改变了整整一代人的文学价值取向。
二.评价实践:追求思想与情感的融合统一
艾略特清醒地意识到,仅仅从重解“传统”的理论层面来论述自己的诗学观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用具体的文学文本批评来帮助人们了解、接受他的诗学理论。因此,艾略特在具体分析各路诗人作品的同时,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玄学派诗人的文章,如约翰·德莱顿、安德鲁·马维尔等,不留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灌注其中传达给读者。可以说,艾略特的诗学理论与批评实践相得益彰、相荡相激,是另一种非理论化的表达。
艾略特强调“传统”,认为其源头可追溯到荷马时代,甚至17世纪伊丽莎白时代晚期的玄学诗派。长期以来,人们把玄学诗派的诗人排斥在文学主流之外,认为是“最异质的意念强行栓缚在一起”[6]27,而艾略特则采用细读文本的方法,以对约翰·德莱顿的批评为突破口,有力地驳斥了人们对玄学派的曲解。艾略特说,玄学通常被用来表示偏离主流、古怪而滑稽的文学鉴赏趣味,但其实却有着很强烈的意象意味。他特别用邓恩在《遗物》的“绕在白骨上的金发手镯”来举例:“白骨”容易让人联想到死后的冰冷;“金发手镯”则让人感受到甜蜜的爱情。诗人将两者并列在一起,表明上没有什么关系,但实质上却容易形成鲜明的对比,促使引发人们对死亡与爱情的思考。人的生命受时间界限的控制,死后会变成遗骸,但是爱情却可以超出时间的界限走向永恒,“白骨”与“金发手镯”缠绕一起、不离不弃,是在向活着的人们诉说不朽的爱情。因此,艾略特认为,诗人把各种不同类型的意象巧妙地联结在一起,其实是构成了一个整体,人们阅读玄学派诗歌时,这个整体中渗透出奇特的意象表达,还能感受到作者自己的理性思想和引发读者思考,是思想与情感的融合统一。正是这一思想,引领了文学批评领域的范式转型潮流,艾略特强调回到文学体系内部,公允地衡量评判文学作品自身,关注文学内在因素,掀开了由外向内转移文学批评篇章。毫不夸张地说,艾略特的这一主张就如一个巨大的变革因了,改变原有秩序,引导最新走向,冲击并创新了英国文坛未来发展的道路。正如韦勒克在他的《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客观评价和描述艾略特对英国文学产生的影响那样,“他对他那时代的审美情趣造成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他比任何别人都作了更大努力来促成感受的转变,从而脱离‘乔治土朝时代诗人’的情趣,重新估价英国诗歌史的主要时期和人物,他最强烈地反对浪漫主义,他批评弥尔顿和弥尔顿传统,推崇但丁,推崇詹姆士一世时代的戏剧家、玄学派诗人、德莱顿,以及法国象征主义者,认为他们是伟大诗歌的‘传统’”[6]255。
三.理论意义:引领文学批评领域范式转型
文学批评的核心是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评价,这也是文学批评的目的所在。文学批评的实质,就是文学批评家对文学作品作出审美鉴赏、理论阐释和客观评价的过程。因此,批评主体所持的价值尺度在一定意义上也就决定了文学批评的总体面貌,决定了文学批评的具体走向。
艾略特以“传统”为核心的诗学观,认为批评主体在评论过程中要把自己交付给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要拒绝表现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个性,“一个艺术家的进步意味着继续不断的自我牺牲,继续不断的个性消灭”。因为“诗人有的并不是有待表现的‘个性’,而是一种特殊的媒介,这个媒介只是一种媒介而已,它并不是一个个性,通过这个媒介,许多印象和经验,用奇特的和料想不到的方式结合起来。对诗人本身来说,这些是一些重要的印象和经验,但它们却在他的诗歌中可能没有占有任何地位,而那些在他的诗歌中变得重要的印象和经验却可能在诗人本人身上,在他的个性上,只起了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作用。”[7]5,在艾略特看来,个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情感是有差别的,就如同生活与艺术之间存在着界线一样。艾略特认为诗人的成功,并不在于是生活中的各种事件所引发出来的个人生活情感,而诗歌中的情感则是很复杂的东西,它不同于个人生活中的情感,它是人们利用个人生活感情,去提升和改变,使之加工成为诗歌的过程,尽管诗人自己的个人生活感情是有用的,但所表达出来的的并不是个人新奇的感情,而是不断加以综合的表现,在这个意义上,诗歌就成为是一种经验和情感、理性与感性的融汇集中,是深思熟虑后的成果。基于这样的认识,艾略特的“传统”诗学观是具有开放性的意识,[8]39文学作品自身不再是陈旧和僵死的,意味着文学作品将永远不断地被加工、被综合,由于不断有新的情感加入这个“完整”的秩序和调整过程当中,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着文学作品要不断地被重新改写,重新鉴赏来以适应不断变动了的新秩序。这个过程也昭示着艾略特将被文学界所瞩目,并因不断完善这一思想体系而被推上更高的文学成就。
在文学世界里,作者、读者和批评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循环圈,一部优秀的文学批评理论,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去更好的阅读,去审视作品,同时还会指导作者的创作、提升作品的价值,促进文学创作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艾略特“传统”诗学体系开辟了新的视角,能够给予我们巨大的启迪和借鉴意义。他无畏而坚定地提倡回归传统,从“传统”的根基中去汲取营养和养分,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回归到文学作品本身,拒绝自己的个人情感和个性去影响对文学作品的客观评判,要行之有效地克制个人情感外溢对作品的影响,这已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而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革新和改造,“引领文学批评领域范式的具体转型”[9]305,被我国当代批评家进一步注意和吸收,并运用到当代的批评理论之中,“当批评家依据特定的美学观念剖析评判作品时,他不仅可以看到相同或接近的主题在文学史进程中的深化和变异,而且也可能在文学史上许多作家各自艺术地把握和表现现实的深刻程度与迅速程度上作出相互衡量。在这个意义上,批评家的工作并不应当是一种纯粹的思辨,而是随时包含了文学史事实的理解、评价和感受。”[10]55,这为我们当下解决文论建设的困境带来重要的、巨大的借鉴作用。
[1][6]雷内·韦勒克.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五卷)[M],章安棋、杨恒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55
[2][3][4][6]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M],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3、4、1
[5]Lodge,David,20thCenturyLiteraryCriticism,(GaleReachCompany,1978),p70.
[7]托马斯·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 [C],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5
[8]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M],上海三联书店,1986:39
[9]王佐良、周钎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305
[10]黄秀敏.“感受力统一”论:艾略特诗论的核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9):55
(作者介绍:李珺,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理论、文学批评、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