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2016-04-03刘彩凤

关键词:消化酶功能性复方

刘彩凤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01;2.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二科,山西大同037005)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刘彩凤1,2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太原0300001;2.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二科,山西大同037005)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口服伊托必利治疗,治疗组49例患者给予口服复方消化酶胶囊Ⅱ联合伊托必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2组治疗的副反应经治疗组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消化酶胶囊Ⅱ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较单用伊托必利疗效明显改善,且副作用小,2药联合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消化不良症候群,由于患病率高而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普通人群中消化不良的发病率为19%~41%,在我国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的患者占消化专科门诊的15%~20%[1]。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饱胀、早饱、嗳气以及上腹疼痛、烧心等表现,而无相应的器质性病变。根据罗马Ⅲ的诊断标准,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分为2型,一型以上腹痛或上腹部烧灼感为主要症状,称为上腹痛综合征,另一型以餐后饱胀不适或早饱感为主要表现,称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可能与胃动力障碍、内脏感觉异常和精神或应激因素有关。研究显示[2],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多用促进胃动力药,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07—201411期间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9例,男23例,女26例,年龄25~56岁,平均42.8±4.2岁;对照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24~58岁,平均40.6±3.1岁。2组资料在年龄性别之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1.2 诊断标准

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餐后饱胀不适综合征满下列1条或2条[3]:①正常进食量后发生的餐后饱胀不适感,每周发作数次;②由于早饱感阻止了进食常规量饮食,并且每周发作数次。诊断前上述症状出现至少6月,近期症状大于3月。

排除以下情况:①胃镜检查发现胃、十二指肠溃疡、糜烂、以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②实验室、B超检查有肝、胆、胰腺的疾病;③有糖尿病、肾脏病、结缔组织及精神病等全身疾病;④既往有腹部手术史;⑤症状与排便有关。

2 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伊托必利50 mg,饭前口服,3次/日。治疗组给予伊托必利50 mg,饭前口服,3次/日;复方消化酶胶囊Ⅱ1粒,饭后口服,3次/日。患者治疗期间戒烟酒及饮茶。治疗4周为1个疗程,记录疗效及不良反应。

2.2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结束后上腹胀、餐后饱胀不适、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有效:治疗结束后上述症状部分消失;无效:治疗结束后上述症状无消失或加重。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2.3 统计学方法

2组研究数据采用SSPP 15.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数据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疗效比较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2组不良反应比较应用χ2比较。以P=0.05为检验水准。

3 结果

3.1 治疗效果

治疗组49例,显效3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91.83%;对照组42例,显效2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71.43%。2组疗效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P<0.05。

3.2 2组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组1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4.08%;对照组1例腹泻,1例疲乏感,不良反应发生率4.76%。2组患者均未经特殊处理,继续用药后自动消失。2组不良反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4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清楚,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4]:首先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存在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证据是大多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胃排空延迟,近端胃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及十二指肠运动失常,促进胃肠动力药治疗对大部分患者有效。其次,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的感觉异常,尽管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酸分泌正常,但多项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对胃酸敏感性较正常人增高,并且对胃内压升高引起疼痛的阈值升高,说明存在胃感觉过敏。精神与应激因素也认为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有关,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抑郁、焦虑、人格改变等表现,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另外胃镜结果显示[5],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幽门螺旋菌感染,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是否存在相关性还有待研究。

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缺乏特殊性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治疗上目前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6],传统上多用抑酸剂与促进胃肠动力药,抑酸剂对有上腹痛、反流、烧心症状的患者有一定效果,多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上腹痛综合征亚型(EPS)。促进胃肠动力药对有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症状的患者效果好,多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餐后不适综合征亚型(PDS)。另外,三环类抗抑郁药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上不肯定,多用于上述治疗失败的患者。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只对小部分患者有效,大部分患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主要认为与胃底容受性受损,胃排空障碍,以及胃十二指肠动力障碍有关,其发病机制与胃肠动力障碍有关,目前主要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但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许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酶分泌不足,导致化学性消化不良[7]。另外有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与胰腺功能紊乱有关,故补充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需临床进一步验证。复方消化酶胶囊含多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淀粉酶、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木瓜酶、纤维素酶以及熊去氧胆酸,它的作用机制是蛋白酶能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分解成蛋白胨和多肽,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小分子的葡萄糖与糊精,脂肪酶能将食物中的脂肪分解为脂肪酸、甘油与甘油一酯。木瓜酶是一种植物蛋白酶,可水解动植物蛋白;熊去氧胆酸能促进胆汁酸分泌,使食物中的脂肪乳化,促进脂肪吸收;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并能破坏果蔬的细胞壁,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由于消化酶分泌不足可引起上腹胀、恶心、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故口服复方消化酶可补充患者各种消化酶的不足,减轻患者的症状[8]。

通过本次的试验表明,治疗餐后不适综合征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在应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的基础上加用复方消化酶,能明显缓解患者各种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值得大力推广。

[1]刘志玺.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4):165-166.

[2]王芳.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6):515-517.

[3]王晓璟.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惹综合征的诊治[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5):321-323.

[4]王朝阳.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研究进展综述[J].医学信息,2015,28(22):353-354.

[5]李秋莉.青年人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率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5,15(3):395-396.

[6]孙欢欢、李福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21):3937-3941.

[7]张雪艳.消化酶制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24):38-39.

[8]朱宏海.西沙比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J].中国处方药,2013,13(10):102-103.

〔责任编辑 杨德兵〕

Clinical Effect of Compound Digestive Enzyme II in Treating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of Functional Dyspepsia

LIU Cai-feng1,2
(1.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Shanxi,030001;2.Department of Datong Fifth People's Hospital,Datong Shanxi,03700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pound digestive enzyme capsule II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of functional dyspepsia.Methods 91 cases diagnosed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for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42 case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topride,while 49 case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capsule of compound digestive enzyme II combined with itoprid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1.43%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83%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in the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ide-effects(P>0.05).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using compound digestive enzyme II Capsule in treating 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 type functional dyspepsia is more superior than single using itopride and side effects is small,The combination of two drugs can obtain better clinical effect.

capsule of compound digestive enzyme II;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functional dyspepsia

R57

A

1674-0874(2016)03-0051-02

2016-03-07

刘彩凤(1973-),女,山西大同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消化酶功能性复方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洞庭青鲫肠道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三角帆蚌肠道消化酶活力研究
复方土槿皮搽剂治疗足癣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HPLC-DAD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4种成分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不同类型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