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创作心理视角解读《像山那样思考》

2016-04-03黄会兴

文学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利奥波德尔多文章

黄会兴

从创作心理视角解读《像山那样思考》

黄会兴

阅读学和写作学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文本就是硬币本身。从读者阅读视角转向作家创作心理,可以更好地触摸作者的心灵。聚焦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创作意图,从材料选择、顺序变奏、线索勾连等维度解读《像山那样思考》,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艺术匠心。

《像山那样思考》 创作心理 文本解读

阅读学和写作学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文本就是硬币本身;但是读者往往只看到面向自己的那一面,于是,对作者的艺术匠心便可能失之交臂。

教学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时,虽然大部分教师也会用“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的《沙乡年鉴》是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等等材料来“知人论世”,但是,这对于引领学生透过课文与作者的心灵进行沟通和碰撞进而把握其特有魅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一般说来,作者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技巧运用诸方面,往往受其创作心理的影响。如果我们结合奥尔多·利奥波德生活体验和写作动因,透过文字揣摩其创作心理,那么,我们对《像山那样思考》的解读,便会出现崭新的局面。

一.“弱水三千”中看选材——基于四块内容的选择

从选材的角度看,《像山那样思考》鲜明地分为四个部分:“狼嗥的特写”“猎狼的故事”“山秃的结果”“荒野的启示”。四个部分貌似松散连接,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如果用西方随笔的自由洒脱或者作者的率性自然来解释,或许就低估了作者。

一声突兀的狼嗥放在最前面,无非是思考的出发点。作者之所以选狼(通过置换与比较可知)是想颠覆我们原有的“自以为是”的思维惯性和思维认知结果——即使如我们一直以为的十恶不赦的狼也不能对他赶尽杀绝,我们没有这个权利。之所以选狼而不是兔子,就是要逼迫人们重新建立思考的习惯、原点和规则。当然,从形象的角度,这声狼嗥的确有冲击力,而且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情绪。作者在编制一个庞大错综的感知系的同时,也为下文的思考做好了铺垫。作者毕竟是系统思考、整体关照的整体主义者。

“这是一种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突兀的狼嗥聚拢了读者的视线,同时贯穿全文,并被作者在一开始时就赋予了文化内涵——人与物,物与物的关系——不驯、对抗、冷傲,而这些均基于对上述关系的价值重估,对司空见惯的认知的再思考。

一个生动的猎狼故事紧随其后,无非是思考的掘进点。“一花四叶”的内容似乎只有猎狼是相对集中的,其他的都被辐射开去,如第1段对狼嗥的多角度描写,第2段对狼嗥影响的描写——涉及“鹿、松林、郊狼来、牧牛人、银行、猎人、山、人”作者似乎意在告诉我们,世界是个联系的整体。

虽然“这个含义只有这座山自己才知道”,但作者意在把这个秘密告诉世人,这里作者列举了“知道这声呼唤的存在”和“不堪教育的初学者”这两类人,进而引出“我”的识见,这显然是一个真实而渐进的过程。作者依然是通过“在那些年代里”和“自那以后,我亲眼看见”进行对比,进一步引出“我现在想”的问题。但这个问题不止狼、鹿群和草原,“牛群也是如此”。还有牧牛人、沙尘暴,河水以及未来。那么,启示在哪里呢?

四部分内容环环相扣,前者是后者的铺垫和预设,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和结果。作者意在指出以人为价值核心的伦理体系是可疑的,甚至是靠不住的。“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才是作者想要建立的理论——自然主义。作者卒章显志,思想启蒙意图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四块内容的选择,形成了“一花四叶”的思考广度。

二.“雾里看花”中议谋篇——基于三重顺序的变奏

事件发展顺序。一声狼嗥被直接赋予人的情感和思想,显然置于与人进行平等交流甚至居高临下的启蒙地位,而狼嗥引发出一连串与之有关的对象,包括“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说明涉猎之广,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作者此时却用“然而”一转,抛出有关狼嗥内涵的“噱头”吸引人们深入阅读;第3段的“不过”“即使”深入一步,以能否感知狼嗥为基准将人们分为两类来描述。写这两类都不能理解狼嗥含义的人,是为了引出能理解狼嗥含义的“我”,而杀狼环节形成了前后对比的过程更能凸显狼嗥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消灭狼的结果自然显现,而推而广之,生态由结果逐渐扩大为一个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还远远看不到尽头,究其根源是人们的认识还没有彻底改变。

全文似乎是作者在现身说法,娓娓道来。其实,作者有意构建了一个认知链条:狼嗥透漏出懵懂的秘密,作者通过猎狼认识新东西,进而改变观点与重新思考,在目睹大量事实后寻求荒野的启示,领悟人与自然关系的含义。总体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顺序,所以读来丝滑爽利,毫无凝滞艰涩之感。从作者的意图看,狼只是个引子,对整个世界的思考才是终极目标。

情感变化顺序。为了让理论不是十分干瘪和晦涩,更为让读者参与思考,作者在情感渗透方面格外留心。“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和对世界上一切苦难的蔑视情感的迸发”表现出的悲凉和骄傲在一开始就充满感情的矛盾和张力。悲剧的高尚与毁灭感充斥其中。对“隐藏的深刻含义”的不解低回婉转,为下文积蓄情感的力量。但作者认为这还不够,猎狼的快意将情感推向高潮,而面对狼“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而充满愧疚和悲悯的情感马上袭来,形成新的情感矛盾张力。所以,面对“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的忧虑就再自然不过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文章之后进入了理性的归因分析,“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代表了人类的利己主义和鼠目寸光。“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文章结尾扣住开头狼嗥的内涵,警示人们它“极少为人类所领悟”,关切、忧虑和悲悯之情不言而喻。

思维逻辑顺序。因此,作者从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格局:由狼嗥这个着力点到猎狼破坏生态再到审视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文章的叙述布局遵循从局部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偶然到必然,从浅近到深邃,以小见大的思维顺序。总之,三重顺序都遵循层层深入的规律;同时,三重顺序的交织和重叠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纵深。这也使文章有一种阅读的跃进感。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三重顺序的变奏,形成了“层层深入”的思考深度。

三.“细枝末节”中说技巧——基于明线暗线的勾连

基于明线暗线的勾连,文章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关于本文明线的认识,一般认为是“狼”,也有的同学认为是“山”,还有的同学认为是“我”。因为它们都贯穿始终。狼与山互为理解和见证,从关系的角度看也无不可。结合题目,可以理解为“(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狼……)”,狼是最表象的,其次是山,最后是“我”(人)。因此说,即使是明线,本文也是很有层次感的。

至于暗线和主线,应该是“思考”。不仅题目中有暗示,而且有关思考一词及其同义、近义词散落在文中,随处可见。如在第2、3、10段反复出现的“含义”一词,第8段中的“我现在想”,第9、10段中密集出现的“思考”“启示”“内涵”“理解”“领悟”等词汇。与“思考”相关词汇还有第4段的“秘密的看法”,第5段的“认识”,第6段中的“认为”“观点”等。而通过反常、对比、细描、比喻、拟人等手法引起人们注意和思考的地方就更多了。

基于纵横捭阖的论述,文章闪转腾挪,生动自然。明暗线交织形成强劲的线索链条,为全文纵横捭阖的叙述提供前提,也为加大思考的强度提供可能。作者对我们思考的引导,可以概括为“形象才有切身的感受,对比才有思考的张力,展开才有比较的空间,总结才有思想的延伸,反常才有发现的启示。”以下面几句为例。

(1)“南面的山坡由于新出现的弯弯曲曲的鹿径而变得皱皱巴巴。”叠词起到形象、强调的作用,拟物则使文章生动形象。“他不知道像山那样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这句话将“山”拟人化;“未来”与“河水”虚实并置,借代中表达了问题的严重性。“那原来渴望着食物的鹿群的饿殍,和死去的艾蒿丛一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在高于鹿头的部分还留有叶子的刺柏下腐烂掉。”为什么要化说理为形象的描述?因为形象才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有切身的感受。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生动的描述拉近读者与作者论述的问题之间的距离,进入共同关注的思维范畴。

(2)小狼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老狼“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太多的安全可能产生了长远的危险。”作者通过对比将矛盾并置在读者面前,形成思想的张力。而像“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这种对比、拟人联用的句子,往往表现出作者的强烈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

(3)“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表面的铺叙是事实的展开,展开才能有比较。如前文所述,文中有大量排比语句。而作者往往在展开描述之前后加以归纳总结,而有总结才有思想的延伸。

(4)“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荒野是没有人迹的地方。给人类的启示怎么会在没有人的“荒野”呢?这种反常自然引起人们的思考。

作者把诗意的叙写和深刻的生态忧虑杂糅在其中,给人以震撼和思考。无论是细腻的描绘、沉着的叙述,还是带入式的思考,都凝结着挚诚的情感。文章语言简洁传神,却又挟裹着作者深深的忧患意识。这些都源于作者对人类的忧虑、对生命的热爱和深沉的悲悯情怀。

综上所述,文章基于明线暗线的勾连,形成了“纵横捭阖”的思考强度。

体验决定内容,动机决定写法。奥尔多·利奥波德丰富而直接的野外观察经历让作者能够走出人群,真切地感受自然,并以宽广视野的关照世界。利奥波德又好像一位和蔼的传道者。其教授身份使本文具有深邃的思想和循循善诱的学者气质。《沙乡年鉴》之所以被称为“绿色圣经”是因为它在讲生动的故事,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感受自然,引导人们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牢笼中走出,远离自身的狭隘和浅薄。

[1]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

[2]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郭丹妮译.天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11.

[3]百度百科“奥尔多·利奥波德”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54833.htm

(作者单位: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利奥波德尔多文章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环境伦理学何以可能?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艾尔多安“秀”球
最强魔术师
蝉(1)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关于利奥波德生态伦理思想的翻译、解析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