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自然握手 与土地对话
——湖北谦益农场新农人创业团队扎根农业的故事

2016-04-02

农村经营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新农农场基地

本刊记者 付 姓

与自然握手 与土地对话
——湖北谦益农场新农人创业团队扎根农业的故事

本刊记者 付 姓

现代农业呼唤职业农民,呼唤高端人才。很多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也看到了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勇敢放弃城市职位,回归土地,运用新知识、新理念演绎了很多新农人创富记。然而在湖北,有这样一位新农人,他不像其他新农人孤身奋战,而是组建了一个以10多名大学毕业生为主的团队,他们源于对自然农业共同的热爱,汇聚大别山,开启了自然农耕生活。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被誉为新一代知青下乡的典型。近日,记者对话李明攀和他谦益农场的小伙伴,聆听他们的创业故事。

“理工男”跨界当农民 只为种出放心粮

35岁的李明攀原本是个“理工男”。涉足农业,纯属意外。2001年从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系毕业的他,先后在多家知名IT公司担任手机芯片工程师。2007年,他所在团队曾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本人也多次赴美国、新加坡进修。

正当事业稳步上升时,李明攀的身体素质却在下滑。从2005年开始,他开始频繁地拉肚子,经医生诊断是溃疡性直肠炎。身体每况愈下,最差时甚至连走一站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后来,李明攀开始改变饮食,加强调理,身体也慢慢好转。一场大病让李明攀重新审视生活和事业的意义,“如果没有安全的粮食,没有健康的身体,手机芯片做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2009年,李明攀辞去在上海的高薪职位,来到妻子的老家湖北黄梅县,在山谷里流转了108亩土地,开始尝试以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的方式种大米,让食物回归本源。

最初的探索,却以失败居多。不用化肥、不打农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产量低,收获的稻谷还没有撒下去的种子多,有一片田地甚至绝收。

李明攀咬咬牙,开始想办法:不用化肥,就在水稻收割后,在稻田里种上紫云英,这是一种绿肥,水稻育秧前让大面积的紫云英烂在地里,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同时,在稻田里撒菜籽饼、稻谷壳等有机肥。“实践中发现,即便不打农药,虫害也糟蹋不了多少稻谷。”李明攀说,因为不打农药,田里的青蛙、飞来的白鹭等动物也就多了,它们帮忙消灭了不少害虫。

渐渐地,稻田的产量逐步上升:从最初的亩产300斤稻谷,到400斤、500斤,现在,平均亩产稻谷能达到600斤了。当然,基地旁其他村民的稻田,亩产都在千斤左右。“目前,在产量上我们处于劣势,但我们的粮食品质会更高。”李明攀认为,既然是自然耕种,注重的是粮食质量,在产量上必然会差一些。比如,其他农户的秧苗通常会植得密,但自然耕种就不行,如果秧苗密得连青蛙都跳不进去,还怎么防病虫害呢?不过,李明攀也坦言,用生物链等“土”办法不能百分百防治病虫害,“我们愿意承担由自然耕种导致的一些损失,因为这是我们创业的初心。”

随着探索的逐渐成功,基地面积也日益扩大。李明攀相继在湖北黄梅、蕲春建了3个水稻基地。随后,又在河南南阳、山西长治开辟了小麦和小米基地,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这些基地都在山清水秀的深山小村里,远离工业污染,用清冽的山泉水浇灌农田。

除了感叹于农场分外秀丽的景色外,更让记者出乎意料的是,农场所用的种子,不是科研机构培育出来的良品,而是坚持选用老农流传下来的老种子,“既然能一代代传下来,本身就证明老种子是物竞天择的结果。”李明攀介绍说,坚持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自然农耕方式,并选用老农留种,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安全粮食,是他们的特色,也是一直坚守的情怀,而这就是自然农业的根本。

年轻人慕名而来 源于被绿色理念征服

李明攀的奋斗故事,也得到众多年轻人的关注。

25岁的马晓军常州大学毕业后,在新疆的大沙漠里挖了几年石油。2014年4月,小马在网上发现了李明攀的创业经历和对人才的渴求,再三斟酌后便辞去工作,从新疆赶到黄冈,找到青石基地,在这里一干就是两年多,期间,小马总共只下山了3次。作为生产主管的他,当记者让他展望一下未来时,马晓军平静地说,“我对谦益充满信心”。

薛兆利是谦益农场的技术总监,从天津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开了一家蔬菜生产公司。得知谦益急需农业技术人才,他便将蔬菜公司托付亲戚打理,来到基地潜心研究自然农法。

蕲春基地虚心谷主管范学海,是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物制药的硕士,从网上对李明攀及其公司做了半年多的观察后,也放弃了在南京的优越工作,来到了谦益农场虚心谷客栈当起了“店小二”。

毕业于北京一所高校的“90后”赵鲁来了;被称为“学霸”的“川哥”吴汶峻也来了;曾在湖北省一家媒体工作多年的谭新杰也加盟了谦益。

谭新杰与农场的缘分,源自于4年前他对这家农场的深入采访。“我被李明攀的精神深深打动了,被谦益的绿色理念征服了!”谭新杰真诚道白。面对李明攀的邀请,谭新杰经过3年时间的思考,最终觉得自己可以为谦益的发展助一臂之力,便于去年3月,辞去了媒体部门主任职务。“谦益,可以为我们提供舞台。”谭新杰说,来谦益一年多,他为农场成功注册了“简箪”、“香畴”等品牌,还有一项新型实用技术专利。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让谭新杰感到很满足。

近几年来,共有10多位年轻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加盟谦益农业,有的负责生产,有的负责电商,有的负责品牌运营……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扎根大地,成为现代新农人。

自然农耕联手现代科学 探索生态农业新方向

新农人新在哪儿?新在理念新、脑子活。谦益农场的小伙伴也不例外。从2014年底到现在,农场的年轻人给农场更新了官方网站,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淘宝店、微信商城,京东店也相继全新上线。记者打开农场的简箪良食微信公众号,“奇葩农场”一栏可了解农场的有趣故事和自然风光,“买吃的”一栏即可直接购买农场生产的各类产品,手机下单,方便快捷。

互联网扩宽了销售渠道,却不只局限于此,一群年轻人脑洞大开,运用“互联网+”玩出了新花样。最让谦益人难忘的是去年7月实施的一场生态农业众筹活动,此次众筹,面向谦益客户群中的3000位粉丝,精准投放;筹集资金目标为300万元,分为5万、3万、5000元三档认筹;对认筹的客户以“商品米粮+免费休闲游+经营分红+订制种植”等方式回报。公告发出短短两天内,便有110多名粉丝认筹,特别是5万元一档,认筹最为热烈,300万元筹资目标圆满实现。

这次众筹的成功,让李明攀和他的团队更加坚定地认为,品质和信任是农产品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一亩地除草,如果使用除草剂,成本30元都不要,但我现在全部是人工除草,人工费在300元以上。无论我们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不用化肥农药的耕种方式永远不会改变。”李明攀说,他最大的目标,就是10年内,基地扩张到数万亩,把自己的产品打造成国内知名的生态大米品牌。

目标如何实现,李明攀的思路也很清晰,那就是拟用工业思维做生态农业。李明攀解释说,简单讲,是探索种植环节的标准化,即把什么时候播种、怎么育秧、密度多大、一株秧多少棵苗、怎样培育饼肥等工序细化,“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每项工序的最佳工期摸索出来,并建立标准,然后再到其他地方推广。”

“当然,这种工业化思维种植模式,我们还需要很长时间摸索。”尽管遇到各种困难和质疑,但李明攀说,“我会一直坚持自己的初心,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都是生态农业,即便身处工业时代,我还是想为生态农业的未来探索一个新的方向。”

猜你喜欢

新农农场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农场假期
农场
我的基地我的连
新农人时语
一号农场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新农人时语
丰收的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