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粮食物流通道
2016-04-02吴志华
文/吴志华/
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粮食物流通道
文/吴志华/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崛起过程中的一个全球大战略。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形成国内外联通的粮食物流大通道,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并支撑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有效利用。
我国粮食产销区具有突出的区域特征,长期的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孕育出了以环渤海为核心的东北粮食收储与外运物流通道、黄淮地区玉米和小麦的收储及其向销区发散的水陆转运通道、以北粮南运与进口粮转运为重要特征的长三角、珠三角粮食物流通道,以及陇海线、西南线等内陆铁路粮食物流通道,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中,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我国各粮食物流通道,以及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国内外产销区密切联动的“一带一路”粮食物流核心通道。
(一)整合打造“一带”粮食物流核心通道。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推动中亚粮食进口、西北粮食入川和西南粮油综合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新疆铁路中转枢纽,打造贯通国内东中西、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粮食疏运大通道。
(二)整合打造“一路”粮食物流核心通道。以参股或控股的方式在南美、北美或澳洲选择建立1~2个粮食物流港口,并以此为基点向产区与我国国内延伸,构建国外粮食主产区与国内主销区无缝对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粮食物流体系。
(三)在全球粮食供应链整合中发挥“一带一路”粮食物流核心通道的重大作用。融入全球粮食供应链整合,稳实掌握部分进口粮源与物流通道,逐步改变对我不利的“大国粮食进口”现象,有力地支撑起我国粮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为沿线国家、地区提供粮食物流与供应链服务,做大做强“一带一路”粮食物流经济与相关产业,并借此更好地服务于国内粮食安全与经济转型。
为更好的贯彻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议编制“一带一路”粮食物流通道发展规划,规划宜从以下六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对“一带一路”粮食物流通道准确定位,并与相关国家战略的异同等进行分析。二是对各省市、粮食企业现代物流战略匹配分析,如人才战略、协调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等。三是分析“一带”、“一路”粮食物流通道的沿线各区域特色,建立合作机制,如江苏区位与率先发展特点所决定的长江与欧亚大陆桥联动。四是对粮食物流通道战略制高点的优选及其标志性工程的个性分析,如郑和从太仓七下西洋等所赋予“一带一路”粮食物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等。五是对粮食物流通道与相关粮食收储、加工、配送体系的一体化取胜战略、策略分析,如建立以“一带”为载体的东西开放国际粮食大通道建设,以及面向“一路”与江海河联动战略为基本特征的北粮南运与进口粮转运、增值服务体系建设等。六是对粮食物流通路、通航和通商三个关键战略问题的条块解决方案与协同机制等等。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