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二)
——秦汉时期

2016-11-14文/刘

中国粮食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秦汉储备管理制度

文/刘 坚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历史沿革(二)
——秦汉时期

文/刘 坚

(一)秦朝的仓储管理制度

古代历史提到秦汉时期中的秦朝,是指公元前 221 年秦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但秦代的粮食仓储管理制度基本上是在先秦时期已经制定并行之有效的延续。因此,这里提到的粮食仓储管理制度是指春秋战国以来的秦朝到秦始皇执政时间内的制度。

.甘肃敦煌大方盘仓城遗址 (汉代)

秦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仓储管理制度。《秦律》是秦的国家大法,从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云梦秦简中可以得知,《秦律》108 条律文中,有26条涉及从谷物储藏到粮食加工的方方面面。如一直基本为后世历朝所沿用的粮食入库、 发放的“封隄制”登记管理规定, 手续烦琐,过程复杂,体现了秦仓管理制度的严格。

秦代在储粮设施上也有发展,秦仓除了窖和仓外,还有囷,囷是外形为圆形的仓。秦囷仓以厚实的夯土建筑仓壁,顶部用瓦覆盖,仓顶留有带子母扣的透气孔,囷门结构严谨,仓体结实,是造价低廉,施工技术简单,密闭性好且便于调节的粮仓。

此外,秦还统一了度量衡,使粮食有了统一的计量标准。

(二)西汉时期的储备调控政策

1.“贵粟”政策。公元前179年,汉文帝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主张——“欲民务农,在於贵粟。”建议提高粮价以促生产,并让农民收获后,自己留下一定的粮食做防灾性储备。淤贵粟政策的实施对西汉初年恢复农业生产和增加粮食储备,都起了积极作用。

2.均输和平准政策。公元前150年,汉武帝时,大农令桑弘羊力主在全国实行均输平准政策。均输法是在中央主管国家财政的大司农之下设立均输官,由均输官到各郡国收购物资,易地出售,辗转交换,最后把中央所需要的货物包括粮食运回长安,用以缩短运输时间,减少过于昂贵的运输成本。平准法是在京师设立平抑物价的机构,由大司农所属诸官把全国各地输纳的货物集中起来,作为本金,物价上涨时卖出,物价下跌时买入,使富商大贾无法牟取暴利,以稳定物价。实施这些政策的结果,不仅有效促进了粮食及商品流通,而且广开了国家财源,为西汉初期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进而使粮食储备大幅增加。

3.创建常平仓。公元前54年,汉宣帝即位后,连年丰收,粮价不断下降,农民种田已经基本没有利润。时任大司农中丞的耿寿昌,主张建立官办粮仓,其主要职能是在国都长安周边郡县就近采购粮食,以节省运力,保障国都的粮食供应;随后“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常平仓的建立,很快使朝廷的大型粮库都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的仓廪也不断充盈,粮价回升。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对平抑粮食市场价格和巩固西汉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我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秦汉时期的粮食调运

秦汉初期,粮食运输基本以人力车、马车陆运为主,区域性的粮食调配往往受到当时落后运输条件的制约。为此,秦在建立政权后,统一了“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全长1800里、道广50步的驰道,为粮食调运创造了便利条件。同时还在山东、关中地区利用旧有运粮河道,段落性地开展漕运。但当时造船技术低,陆运、水运效率都不高。

西汉时期疆域扩大,粮食需求量随之增加。公元前129年,汉武帝为解决日益加剧的运输问题,下令开凿与渭河平行的漕渠,“穿渭为渠,下至河,漕关东粟径易,……三岁而通,人以为便”。淤漕运的低成本和规模运输效果显现出来,不仅保证了当时长安的粮食供应,而且也使西汉时期地区粮食调控能力大大改善。

(本文摘自由白美清编著的《中国粮食储备改革与创新》一书)

猜你喜欢

秦汉储备管理制度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我与秦汉东北史研究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秦汉宫苑的“海池”
流变与传承
——秦汉时期“伏日”考论
简评《秦汉军制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