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农村改革发展“升级版”

2016-04-02宝山区农业委员会

上海农村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升级版宝山村级

■宝山区农业委员会



打造农村改革发展“升级版”

■宝山区农业委员会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是宝山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任务。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三五”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规划,对推进宝山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宝山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二五”期间宝山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的回顾

“十二五”期间,宝山区稳步推进现代都市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与发展。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利用宝山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效、设施、休闲、品牌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设施化水平显著提高。2015年,全区农业劳动生产率超过了10万元,全区粮食和70%以上的菜田实现了适度规模经营,粮食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农产品“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率达到61%,全区2.5万亩农业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占全区可耕地的78%,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可控状态;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化肥使用量年均减少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规范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改善,新农村风貌初步显现。

(一)农业发展方式持续转变

一是以“精品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规模经营形式不断完善,合作农场健康发展,家庭农场发展实现新的探索。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特色种养等优势主导产业稳步发展,一批农业重点项目建成并取得成效。超大(上海)食用菌有限公司、上海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注重精品农业发展,加大了对大宗作物农业品牌的培育推广力度,带动整个区域农业品质提升。积极推进“宝农34”优质大米产业化加工基地建设,洋桥牌“宝农34”大米连续五届获得上海市优质稻米评比金奖。三是休闲农业建设不断推进。近年来闻道园、东方假日田园、天平村生态农家乐、罗泾北部沿江生态园等一批休闲农业景点陆续建成,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娱乐的场所,罗泾镇洋桥村被评为上海市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罗店镇天平村被评为上海市第二届“我最喜爱的乡村”。

(二)农村改革力度持续加大

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规范化流转工作,有序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到2015年底已完成89个村的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完成率达到86%,到2016年底将全面完成全区的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同时,积极探索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监管平台,搭建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和仲裁机制,积极探索推进村级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改革,农村社会治理进一步规范。

(三)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

至2015年底,全区累计总投资4.68亿元,全面实施完成了惠及1.4万户农户的农村自然村宅改造工程,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与处置系统,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的全覆盖。改造后的罗店天平村、月浦聚源桥村等,已成为宝山乡村旅游的名片和热点,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也为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延伸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2015年宝山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2.7万元。加强农村综合帮扶、深化村级产权制度改革,经济薄弱村造血机制逐步形成,村级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随着区镇两级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基本农田、公益林、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幅明显。

二、“十三五”期间宝山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宝山农业农村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首先,中央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农业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力度持续加大;其次,市委、市政府对宝山区“十三五”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实现宝山“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承载区、城市转型发展最佳实践区、城乡一体化先行示范区”目标,对宝山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上海整建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正在实施的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也给宝山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同时“十二五”期间,宝山区农业农村工作基础扎实,都市现代农业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面貌的整体提升以及农村治理体系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也为宝山农业农村工作“十三五”规划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三五”期间宝山农业农村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农业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主要体现在农业发展面临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抬升挤压,农业生产水平有待提高,农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较弱。二是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加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用地呈持续减少趋势,且呈散点状、线状分布,镶嵌式、边缘化特征明显,规模效应难以进一步提升;同时,养殖业废弃物、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形势仍然严峻。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耕地资源减少、农业比较效益低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结构有待提高和改善,全区从业农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5%,50岁以上占60%,不同程度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技能偏弱等问题。四是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农村公共服务资源仍然不足,农村社会治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民持续增收依然困难,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差距还在逐年拉大。

三、“十三五”期间宝山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野十三五冶期间宝山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上海市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走在全国前列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宝山迈向更高水平的城乡一体化的总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安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以加快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任务,大力实施转型提升战略,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技术先进、产品安全、规模适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竞争力强的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着力优化农村生态空间布局,扎实推进农业生态保护和农村生态治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着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二)野十三五冶时期袁宝山农业农村发展的总体目标

全面创建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服务市民、致富农民和改善生态的作用和效益显著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业资源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显著提高。

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基本建成更具风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自然生态风貌进一步显现。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基本实现农村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增收机制初步形成,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到2020年,全区可耕地面积4万亩,其中,永久性基本农田1.34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粮食生产能力0.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9000亩,蔬菜上市量4.2万吨;林果2.1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000亩。

(三)主要目标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3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万元,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85%,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林牧渔增加值比重达到7.6%。

——农业生态保护与治理成效显著。到2020年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至23公斤和0.9公斤以下,耕地质量(一二等耕地占比)达到60%,全面完成规模化畜禽退养,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户)整治比例达100%,森林覆盖率达15.5%以上。

——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要基本达到100%;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率达到70%以上。

——农业科技装备水平逐步提升。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持专业证书的农业劳动力占比达到63%,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83%,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比重达98%,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覆盖率达78%。

——打造互联网+农业平台。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水平提升,以创新农业商业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智能化为目标。到2020年实现各村“农业一点通”全覆盖,蔬菜田间档案信息上网率达40%以上,畜产品电子档案联网率100%。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和无差异化。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达5个以上。

——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股份分红的村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总数的比重达50%以上。

——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到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41000元以上。

(一)主要任务

“十三五”期间,围绕整建制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与发展,推进8个方面主要任务。

1.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进一步深化组织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完善集体合作农场经营管理体制,探索推进家庭农场等多种农业经营管理方式,重点提升蔬菜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基本实现全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其中,蔬菜生产规模化水平提升到90%以上。二是全面提升农业设施化水平。聚焦北部地区相对稳定的农业区域,大力实施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农村土地整理以及农林水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蔬菜标准园建设,建成3000亩粮食功能区,1000亩设施菜田,400亩设施果园,基本实现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和蔬菜标准园全覆盖。三是继续提高农业装备技术水平。

2.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四、“十三五”期间宝山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一是做强高效优质种植业。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和茬口布局。充分发挥宝山水稻、小麦、蔬菜种质资源优势,深入开展高产创建、推广绿色增产技术,打响“宝农34”、罗麦系列、宝科1号黄瓜和宝青1号青菜等种子品种品牌,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做优特色精品养殖业。稳步实施畜禽退养计划,积极推进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推广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模式,做优长江口大闸蟹、长江鮰鱼等特色水产品牌项目,形成900亩与休闲垂钓、观赏相结合的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三是做活精细林果业。改良低质低效林果,引进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和果树品种,推进水果标准园建设,形成猕猴桃、水蜜桃、葡萄、梨等为主的3000亩特色水果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提升林地的综合效益。四是做好生态休闲旅游业。以农业产业资源为依托,以生态公益林为支撑,重点打造北部沿江农业生态旅游集聚区和以潘泾路、石太路沿线为重点的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园,形成点面结合、连线成片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

3.推进农业科技与管理创新

一是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坚持引进和选育相结合,大力推广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广、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提高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水平;大力推进保优栽培、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率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二是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深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农业发展模式,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联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业的经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创建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三是进一步强化农业人才培养。大力加强农民培训工作,农民持证上岗达到60%。四是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工作的体制机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以标准园建设为平台,充分利用好专家工作室、科技入户等载体,进一步推进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的联合协作,提升科技创新与应用合力。五是推进“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建设宝山农业信息云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和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农业生产、流通、质量安全、溯源等各环节的数据共享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4.加强农业生态建设

按照“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原则,全面实施农业生态保护与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增加冬季深耕晒垡规模,逐步形成麦子、绿肥和冬季深耕晒垡各占1/3的茬口模式,减小环境压力。同时,积极探索种养结合生态模式,着力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稻虾共作、稻蟹共作以及林下经济。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完成畜禽退养计划和不规范畜禽养殖场的综合整治,促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确保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

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为抓手,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监管网络,继续探索推进以生产者自律为基础,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全面实现宝山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无遗漏、全覆盖、可追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地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健全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成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农产品“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率达到70%以上。

6.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村庄布局规划,加大土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力度,优化农村空间形态布局。围绕“农村更具风貌”要求,启动实施郊野单元规划,大力推进美丽乡村重点片区建设,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浓郁的美丽乡村,创建5个以上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修缮建设计划,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以及农村市容环境优化长效机制建设,建立符合本区农村特点的常态化、规范化的投入机制,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继续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计划,推进农村林网建设,完成2000亩造林计划,全区森林覆盖率达15.5%。

7.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级基本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村干部薪酬管理体系。继续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规范流转,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到2016年底,本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应改尽改,基本完成。积极开展镇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实现集体资产与财政资金的分账管理,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探索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途径,建立并形成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财产性收入增长长效机制。

8.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十三五”期间,全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保持在10%左右,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力争缩小到1.5:1之内。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股东)的收益分配机制,形成成员(股东)财产性收入的长效增收机制,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积极拓展非农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大农业地区生态补偿和农业扶持力度,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

(二)重点工程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一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以北部镇为主要布局点,建设形成3000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推进高标准粮田建设,完善现有农业基础设施、机械装备、粮食烘干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二是高效生态蔬菜生产基地建设。2016年建设344亩的高水平设施菜田项目,2018年建设500亩高水平设施菜田完善和提升项目。三是特色种养基地建设。建设球根花卉种球繁育基地二期项目,建成年产高品质朱顶红、马蹄莲籽球150万个、商品球30万个,集聚生产、观光和科普功能的球根花卉综合示范基地。推进宝山区食用菌生产基地改造,形成上海地区面积最大,设施化水平最高的棚栽食用菌专业种植基地。

2.农业装备技术提升工程

一是蔬菜育苗工厂建设。建设引进一条高标准蔬菜工厂化育苗流水线,建成一个技术、质量、功能结构一流的育苗工厂,生产提供优质种苗,服务宝山区内规模化经营场。二是农业机械化装备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全面提升蔬菜、林果生产机械化水平,基本实现全区农业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三是标准园(场)创建。扩大优质示范区的带动效应,加快蔬菜标准园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基本实现蔬菜标准园全覆盖;建设市、区级水果标准园4个;建设水产标准化养殖场155亩。

3.农业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

一是全面推广绿叶菜绿色防控集成技术。防虫网设施建设200亩,使用防虫网面积2000亩;二是推进畜牧污染防治工作。完成8个规模化畜牧场(户)的退养计划和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户)的综合整治;三是推进农村造林计划。重点开展农田林网、道路林网和河道两侧林网建设,新造林面积2000亩,加强林业资源管理,到“十三五”期末本区森林覆盖率达15.5%以上。四是建设罗泾沿江农业生态旅游区。以罗泾镇沿江地区为主要布局点,建设沿江生态农业旅游区示范项目,形成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果蔬采摘、特色垂钓、科普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旅游景点。

4.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一是推进美丽乡村重点片区建设。遴选一批有自然资源禀赋、农业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积淀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着重打造六个片区。二是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整修工程。三是全面完成村庄改造。推进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改造扫尾工作,进一步强化已改造地区的长效管理工作。

5.农民增收工程

以促进北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和经济薄弱村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支持村级经济发展为着力点,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效应释放,使农民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一是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强镇级统筹,探索创新推进村级经济发展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提高村民收益分配水平。二是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加快推进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完善改革后的村级收益分配机制,切实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组建宝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服务,鼓励组建合作联社,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大市场和小生产之间的矛盾;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的联动发展,以“产加销”一体化为核心,实施“公司+基地”,“公司+农户”,带动合作社、农户提升经营效益。□

猜你喜欢

升级版宝山村级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程宝山书法作品选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亟待“升级版”
广西崇左市外贸发展的SWOT分析及“升级版”战略对策
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一拖将打造海外战略“升级版”
马宝山小小说欣赏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
中欧关系“升级版”路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