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前列

2016-04-02王正泉

上海农村经济 2016年1期
关键词:浦东现代农业农业

■王正泉



走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前列

■王正泉

浦东农业现代化体现着浦东新区创新发展的进程,新农村建设是浦东城乡融合的标志,农民增收是浦东改善民生的重点。浦东农业的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五大理念”,适应新常态、新形势、新要求,走在全国现代都市农业的前列。

一、机遇与挑战

一是野十三五冶期间对浦东野三农冶发展的战略意义遥主要体现在,“十三五”是促进浦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浦东创新驱动发展和自贸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五年里,要优化浦东环境的绿色生态屏障;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副食品市场供应;要切实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要为上海市乃至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二是紧紧抓住野十三五冶期间浦东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机遇遥这些机遇体现在,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加大支持政策力度,有利于“三高”农业的发展;上海和浦东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浦东农村地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的转变;上海市整体创建国家农业示范区,有利于浦东发挥“示范中的示范”作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自贸区扩区效应,有利于浦东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加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上海浦东加快向“四新经济”转型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催生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培育和应用,有利于形成新的增长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农业新生代”和“农业创客”的创新创业;国家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有利于提升农业的服务功能和产业融合。

三是野十三五冶期间浦东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遥浦东现代农业发展基础有待提高,城乡发展不协调比较突出,资源环境和人才约束加剧;农业经营成本不断攀高,农业企业效益低下,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粗放型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受到挑战;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用地碎片化的格局,与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的集约发展不相适应;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导致农村的人才结构与提升现代农业农村的目标不相适应;“三高”农业发展受到用地审批、人才政策、投融资等制约;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村生活改善受到遏制。

二、目标与任务

“十三五”期间,浦东“三农”以“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为导向,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高端、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都市现代农业集聚发展,促进浦东城乡一体化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定不移走产业高效、产品高品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上增创新优势,在建设美丽乡村上展现新形象,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实现新突破,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上取得新成效,在建设农业科创中心上做出新探索,为全市乃至全国作出新示范。

三、功能布局和重点项目

一是体制机制创新遥以市场引农、科技兴农、组织强农、服务保农、改革促农为路径。围绕市场转方式调结构,围绕科技创新提升质量和水平,围绕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提升效益,围绕健全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体系提升竞争力,围绕土地流转和产权改革提升活力。

二是思维创新遥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考“三农”,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念谋划规划现代农业。充分发挥浦东特有的农发集团、镇农投公司的平台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加快经营方式转变,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把握和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发展口岸、离岸、创汇农业,开展跨境交易、跨境融资、跨境合作。

三是科技创新遥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器为抓手,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基金,培育一批现代农业上市公司。建设好孙桥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的“一个中心”,农业科技研发服务平台、现代农业展示交流平台和科研培训推广平台的“三个平台”,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基地和示范应用基地的“两个基地”,推进种子种源、互联网+农业等领域的自主创新,发挥农业科技总部和运营总部在“三高”农业中的引领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结合体系,提升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构建科技农业的新平台、新形象、新效益。

四是功能创新遥浦东农村的功能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生活家园、生态田园和文化水乡。要在新常态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谋划,建设“人的新农村”。坚持城乡一体的科学发展、融合发展、均衡发展,重点挖掘农业中的生态、生活、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健康等元素,使新农村更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使农民生活更富足更安康更幸福,使具有江南水乡现代田园风情的浦东农村成为城市的后花园和市民的精神家园。

一是优化示范区功能布局遥按照“一带、一心、一区、十园”的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孙桥国家级现代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和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器建设,加快建设南北走向的现代农业发展带,高标准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布局10个示范基地园区,打造高效、生态、低碳的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平台,特色农业的典范和城乡一体化的生态家园,体现“示范中的示范”。

“一带”是以孙桥农业科创中心为核心,重点发展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产业带。接受浦东自贸区扩区的辐射,承接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的带动,集聚国际国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种源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产业化,高标准建设集约型设施粮田、设施菜田等。

“一心”是以孙桥现代农业科创中心,以一平方公里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载体,重点集聚发展种源农业、智慧农业、平台农业、生态农业和健康农业,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启动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器和研发创新大楼,围绕农业高新技术与产品研发服务、农业高科技企业集聚和农业小微企业孵化创业、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与交易、农业教育培训等打造国家级农业科创中心示范平台。培育和集聚一批现代农业上市公司,发展农业总部经济,着力将孙桥农业园区打造成现代农业“硅谷”和生态“绿谷”,成为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一区”是粮食生产功能区,以滨海万亩粮田为重心,建设8万亩集约化、规模化、设施化、高产化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在北部滨海地区规划建设示范区,率先推广应用自主创新的高产优质良种,提升机械化种植和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水平,提升粮食安全和质量,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围海造田和土壤改造,扩大粮田规模,发挥新型龙头农业组织的带动效应,带动家庭农场和农户的发展。

“十园”是重点建设10个示范农业的基地园区。东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以东滩粮食生产基地和“祥欣”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基地及种公猪站为核心,率先成为市郊粮食生产规模化、良种化和标准化产业基地,与种猪有机肥相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以及高效生态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孙桥-老港种源农业示范基地。依托现有智能化种源服务中心、植物基因技术试验中心、种苗繁育中心、奶山羊种群技术中心等,进一步引进和培育种子、种苗等优质种源产品,示范和输出高新育种技术,形成瓜果、花卉、蔬菜、苗木、奶山羊等种业产业集群,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种源产业高地。浦东农耕文化旅游体验示范基地。依托滨海“世外桃源”现有的1600亩桃林和100多个桃源品种资源,发挥“上海桃博园”的观光体验示范功能,建成研发创新带动、农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良好、农耕文化丰富的城乡互动体验示范基地。曹路设施菜田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以曹路地区循环农业设施菜田为依托,结合园区综合服务平台和市场化蔬菜生产企业,创新循环农业的种养模式,为上海大都市构建优质安全可控的蔬菜(绿叶菜)大型保障基地,满足约10万市民以绿叶菜为主的“菜篮子”需求。祝桥名特优农产品示范基地。依托临空区域的农田,选育和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培育新的具有产地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体现上海临空农业的形象和功能。桃咏品牌瓜果联销平台示范基地。以桃咏品牌瓜果为依托,成为南汇水蜜桃、8424西瓜、翠冠梨等浦东本土特色农产品的示范生产基地和展示交易平台,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带动联产联销,推动地产特色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南汇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农产品物流平台,开展国际农业合作与示范,建设现代农业出口创汇平台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多利农庄有机蔬菜示范基地。以多利农庄有机蔬菜基地及配送平台为依托,以“从田间到餐桌”直供会员的服务模式,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天然、健康的有机蔬菜,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合庆火龙果基地。集火龙果种植、采摘、观光、科普于一体,建成种植观赏采摘区、冷藏保鲜配送区、展示营销中心、科技教育及深加工区,成为规模化火龙果生产展示和营销配送基地。上海鲜花港。通过产学研联盟,成为我国花卉苗木自主创新和观光旅游农业的新亮点。

二是实施重点项目的推进遥孙桥科创中心建设项目。建设农业科技研发公共实验室、国际现代农业孵化器、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中心、农业科研培训推广中心等四大服务平台。设立现代农业发展基金和现代农业总部基地,高标准建设国际化的大宗农作物育种基地。美丽乡村创建。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域已完成村庄改造的212个行政村中,遴选创建20个左右生产、生态、生活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若干个区级示范村。农村综合帮扶。健全完善经济薄弱村联合发展平台,强化“造血”功能,夯实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实力。实施畜禽养殖减量化五年行动计划。实现养殖业产业布局与结构基本合理、生产管理稳定提升、优质品牌推进有序、环保减排基本达标、动物疫病可防可控、动物疫病净化有新进展、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养殖及监管水平处于全市前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设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1万亩设施农田,建设东滩和孙桥(老港)优质种源繁育基地。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涉及粮食产区13个重点镇的年烘干总量2700吨装机总量的全区谷物烘干体系。翻建改造农校培训教学楼。用于开展加强农业职业经理和职业农民培训。

四、发展路径

一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遥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农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上的引领作用。建成孙桥农业总部经济园区。引进集聚一批国家级和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增强其创新能力、融资能力、市场辐射带动能力。发展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0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50家。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在品牌农业和带动农民致富上的平台作用。以示范合作社、达标合作社评选为抓手,引导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以品牌联社为载体,推进农民合作社农产品的标准化、商品化、品牌化建设。规范运行的市级示范农民合作社40家、区级示范农民合作社80家、区级达标农民合作社300家,品牌合作联社5家。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粮食规模化生产的载体作用。支持粮食生产型、粮经结合型、经济作物型等类型的家庭农场发展。到“十三五”期末,发展家庭农场500家,全区50%以上粮田由家庭农场经营,并涌现一批国家级、市级、区级示范家庭农场。

二是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遥粮食生产以稳定生产规模和粮食安全为主线,按调控面积和重点镇进行布局;蔬菜生产以保障“菜篮子”市场供应为主线,按生产区域和控制区域进行布局;林果生产以产业化为主线,按重点镇和特色镇进行布局;畜牧业生产按生态达标和“限量提质”为主线,按减量化要求进行合理布局;水产业生产以“提质增效”为主线,按结构优化进行布局;食用菌生产以工厂化为主线,按特色品种进行布局;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三是实施野三品冶战略遥品牌农业增强带动力。“十三五”期间“三品一标”工作的主要指标是确保地产农产品认证覆盖率稳定在70%以上。集聚发展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以品牌整合为引领,总结推广桃咏合作社“联销平台+农民合作社+农户”成功经验,继续加大浦东地产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扩大以南汇水蜜桃、8424西瓜、南汇翠冠梨和甜瓜为主的合作社品牌联盟,提升品牌联社的影响力。特色农业增强影响力。“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增强浦东地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及市场份额。在农协的牵头下,以品牌联社为龙头,探索在种子、质量、营销等方面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营销平台,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种源农业增强竞争力。着力发展种源农业,力争在高产优质稻米、蔬菜、畜牧、水产、花卉、瓜果、食用菌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四是推进农业科技化尧信息化尧标准化遥加快农业科技化。聚焦孙桥农业科创中心建设,加强形态开发和功能开拓,支持科研院所、跨国企业和国内农业总部集聚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带动浦东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网络。加快农业信息化。大力推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实施智慧农业创新工程,信息进村落户示范工程,农业大数据应用工程。整合已有“三农”管理信息系统,统一数据标准,完成浦东农业数据中心建设,推进政务行政许可和政务业务分类管理,健全农村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助推浦东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GIS平台应用、农产品安全、村庄改造、休闲农业、农村集体“三资”、农民增收等信息管理系统整合与建设,完善“三农”数据库,深度挖掘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将“互联网+农业”全方位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中。加快农业标准化。积极参与农业标准的制定,体现浦东在农业标准化建设中的优势地位和话语权。对不同等级的农产品标准实行差异化的梯次推广,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的有序覆盖。以创建曹路镇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镇为契机,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和老果园标准化改建。

五是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遥推进基本农田排灌设施和农林水一体化配套建设;推进设施粮田、设施菜田和标准化果园建设;加速实现农机装备现代化。

六是加强农业生产安全体系建设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级农产品安全监管示范县(区)建设,全面推行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地产农产品生产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区、镇、村(涉农经济组织)三级农产品检测服务体系建设,实行地产农产品上市快速检测全覆盖;整合市、区相关系统数据互联互通,逐步形成外供农产品供应链全程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信息化控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开展农业企业的诚信评级试点,探索建立诚信体系。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和保护。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大力实施规模化养殖场污染源减排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收集系统建设。加强农业生产安全。完善农业生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推进“平安农机”示范区建设,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巩固整治农业“三违”成果。

七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遥建设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直供基地,逐步建成产销一体化经营体系;推进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升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网站建站率、信息化系统使用率,建立可集成浦东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合作社电子商务联合平台。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为社区、饭店、食堂、农贸市场等提供批发价配送的高性价比、高品质生鲜食品和特色农产品。

八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袁打造美丽乡村遥着力巩固村庄改造的成果,提升建设美丽乡村的设施水平;着力打造农村生态文明宜居的环境,促进城乡居民生活同质发展;着力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创新创业,促进农民增收;着力弘扬和睦、团结、向上的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稳定;着力改造一批有自然环境禀赋、产业发展特点和历史文化积淀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重点片区建设;着力挖掘浦东农村历史传承,唤起美丽的乡韵记忆。结合农村生态旅游和众创空间建设以及新场、横沔等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开发,集聚浦东农村民间、民俗主体文化元素,打造浦东乡村生活体验街区和村落,突出亮点和特色,重点建设“古镇桃源、迪士尼市民农园、机场都市村庄、临港滨海田园”四大板块。“十三五”期间,创建20个左右宜居、宜业、宜游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五、保障措施

一是组织保障遥加强条块结合的统一领导,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党管农村工作不动摇,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发挥各镇特别是农业重镇推进“三农”工作的主体作用,发挥农发集团建设现代农业科创中心的主力军作用,发挥农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作用。

二是人才保障遥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经营人才;引进培育一批爱农村、爱农业的优秀青年农业人才,到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创新创业;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相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聚焦或倾斜;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农业科技人员从事农业创业;鼓励科技、教育、文化、医疗、金融人才落户新农村。

三是政策保障遥保持支农、强农、惠农的支持力度,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导入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三农”项目;加强对孙桥农业科创中心和现代农业国际孵化器的重点支持,建立农业发展基金和农业创投基金;建立健全农业规模化经营资格准入制度和扶持政策配套,加强对总部经济、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分类扶持;实施土地流转的鼓励政策,简化并规范流程,给予流转土地补贴;实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政策,对重点农业区域、示范基地、特色农业工程、职业农民项目给予倾斜;探索“三高”农业项目的认定和支持政策;探索支持农村农业创新创业的补贴政策和激励政策;探索建立农民职业保障体系。

四是农业服务体系保障遥强化农业信息、科技教育、金融服务平台、农产品检测、植保、农机、农资农药、农产品销售会展、农业保险、农业气象预警等1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惠农通”、“农业一点通”等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大力推进浦东农产品电子商务联合平台建设,支持互联网+农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深化金融服务“三农”政策研究,加大“银政保联合”支持“三农”的力度;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利用自贸区资本项目可兑换政策,发展涉农离岸金融和要素市场。

五是农村管理保障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综合环境治理和外来人口服务管理;加强农村综合执法,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明确责任,加大投入,稳定队伍,更新设施;建立网格化管理系统,探索建立村民家园村民管的管理自治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发展和服务并重,生产、生活和生态并重,政策激励和长效机制并重,通过加强考评,把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渊作者系浦东新区农业委员会主任冤

猜你喜欢

浦东现代农业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三十年的浦东
“三不”工作:打造人民调解浦东模式